杂文精选

张启超:小名外号见乡情

作者:张启超   发表于:
浏览:155次    字数:379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篇,  月稿:0

  众所周知,名字是一个人特定的名称符号,是由姓、辈分、名或字组成的。一个人一般有两个名字,小名和大名,小名就是奶名(乳名),大名就是学名,小名是小的时候或长辈叫的,大名是上学和长大以后或者在正式场合叫的。小名一般一个或两个字,大名一般两个或三个字。通常是第一个字是姓(复姓类推),第二个字表示辈分,另外一个字则是名。另外还有文人墨客取的号、字或笔名,比如毛泽东:字润之,乳名十三伢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艺人也给自己取个或请老师赐个艺名,比如申小梅,小香玉,刘小河,在很多场合也被人当成名字叫,用以表明一个人的职业、身份和地位。

  据说,我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因为那时候还是母系社会,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后来由于社会的变迁又随了父姓,虽然是延续的,也有皇室赐封的。在宗氏家族至尊的中国乡下,姓与名既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首要信息,也是人的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既是对祖先的尊崇和纪念,也是家族的延续标志,同姓的被视作一家子,异姓的被当成外人,外码(蕾、苞,不同枝)。所以人们对自己的姓名十分珍重,“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即便是倒插门做上门女婿也不愿意改姓的,更不会卖姓,在他们看来,改了姓就像是被插了草拍卖了一样。即便是带肚子改嫁也会为孩子的姓而争执纠比(追究)。

  甚至不能同名,也就是别人的爷爷叫个什么,你不许再叫,如果叫了就是明骂人,子孙会找上门去勒令更改,同名的只能抱歉不知道而马上改掉。

  一般的情况下,第二个是辈分的标志,也就是表示每个人所属的辈分,辈分都是从家谱中延续下来的,是不能随便乱取、乱叫的,它既不能和叔侄同字,也不能和爷孙同字,那样就乱了辈,所以同姓或本家族的人从这个字就能判断出它的辈分。比如同是万字就是一辈的,岁数大的叫哥,岁数小的就叫兄弟。如果不是同辈,比如爷字辈,即便是岁数小于自己,也不能叫小兄弟,而必须叫爷爷。

  最后一个字才是名字,在乡下,给小孩取名字也随便,不像城里那么讲究,什么“同义互训、反义相对”,什么“使典用事,景仰前贤”。大部分都是溜地搬,或就地取材,男孩就顺嘴叫大蛋儿,小蛋儿,大娃,二娃,大乖,二乖,或者劳动工具:抓钩,石磙,铹石。如果孩子是单根独苗,就叫栓住,留住,逮,捞。或者叫动物的名字,牛,驴,骡,马,狗,傻狗,意思是比较好养。再不然去河里捞,叫蛤蟆,赖头(蟾蜍),泥鳅,鲶鱼,捷燕,鲢鱼,螃蟹,王八,龟。到地里拾,坷垃,粪堆,石头,蚂蚱,棍儿,豆,路,桥,河。有的为了不忘本叫念祖,继先,纪宗。有的人穷怕了想发财富裕,就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给孩子取名有财,万财,银行,金斗,有福,富贵,高中,大学,书记,或者叫公社,北京。弟兄姊妹的就把一个词或词组分开来使用,以示亲近,老大叫光,老二叫明,老大叫高,老二叫兴。或者志、勇、超、群,进、忠、保、国。

  如果说男孩的名字比较粗犷阳刚,那么女孩就比较秀美,优雅,女孩就叫大妮,二妮,或者庄稼:叫棉花,米花,麦花。季节:春,秋,雪,雨。花卉:菊花,香花,牡丹,兰花。

  也有的反其道而行之,男孩叫女孩的名字,女孩叫男孩的名字,也把儿子叫秀叫春,把女儿叫亚男。有的家庭接连生了几个孩子就把最小的叫做末疙瘩,意思是老末,够了、不再要了。

  这些都是小名,直到七八岁上了小学,才让老师给起大名。老师拿出新华字典,先把姓氏放前面,辈分放中间(或最后),最后一个字才是名字,男孩比较强悍大多叫山、叫伟、叫锋、叫岭、叫魁,女孩的比较柔美多是花、云,凤,荣,秀,丽,莲,梅,玲,桃,兰,彩。所以那时候的名字大部分都是什么山,什么伟,什么锋,什么岭,什么花,什么云。

  除了大名小名以外一般人还都有一个外号,也就是绰号。人们平常不再叫他的名字,而是直接或间接(背地)地叫外号。有时候一个人的外号比名字还要响亮。

  外号有的是按形态取的,比如一个人个子比较高,就叫他麻秸腿,或叫老高,大个,洼子(乌鸦)腿,大长腿,大长脖。嘴比较大就叫大嘴,眼比较大就叫大眼儿,比较瘦就叫蚂蚱,刀螂,柴狗,老干。脸长的叫大长脸,驴夹板子,老马。按特色取的:说话柔和叫二妮子,性格随和就叫老好好、大花鞋,声音尖细叫公鸭腔或老叫驴。爱笑的叫笑面虎。有的人比较矮,叫短不粗,老短,老矮,佗子。怕老婆的叫面叶子,妻管严。女人吃得肥胖叫大白鹅,穿得花叫花蹦蹦,花蝴蝶子。人比较聪明就叫能豆,圣人蛋。比较憨厚就叫老憨,八成,囊猪。调皮捣蛋的叫愣头青,二不斗,二杆子,老二。性格耿直的叫别筋头,杈拐子,犟驴。能说会道的叫好嘴,张铁嘴,铁嘴鸭子。厉害的女人叫穆桂英,厉害的老婆叫老太君。漂亮的女子叫杨贵妃。不好的人叫老蒋(蒋介石),秦桧,座山雕。聪明的叫诸葛亮,小诸葛,二诸葛,刘伯温。好色的叫狼猪,老骚物,老苗(苗子羊,种羊)。眼睛有毛病的叫斜眼子,疤拉眼。比较好手、吝啬就叫老鳖一,夹根头。头发白的叫少白头,老白,白毛大侠。好吸烟的叫烟鬼子。有的反其意而用之,低个子偏叫老高,有的人明明特别聪明,偏偏给他取个傻子,意思是聪明过头了。

  也有按事件和留的典故取的,比如一个男人正在和人打牌,他的老婆去了,拧着耳朵问他:你改不改?他说改啦!改啦!于是人们都把他叫老改。一个明明怕老婆的人却和别人吹牛,我在俺家是一把手,俺老婆都听我的。于是人们就把他叫一把手。有的人来枚的时候爱定枚,只喊五,不喊别的数字,也不许别人喊五,人们就把他叫做老五魁。有的人爱装模作样地戴个眼镜,人们就把他叫做二饼,四眼。爱说假话的人叫做瞎话篓子。爱搬弄是非的人叫翻鞋笸箩子。看到老婆来了就跑的叫飞毛腿。有的人不孝顺大家都叫他大罐。爱瞅便宜的叫王华。

  大罐和二罐是豫剧《墙头记》里的人物,弟兄俩不孝顺,因为大月小月一天之差,把他老爹扔到了墙头上。王华是豫剧《王华买爹》里面的人物,王华只花了几百钱,就买了个爹,而买的居然是八贤王赵德方。

  也有的是谝能自己给自己取的,他在人前自谥我是草上飞,人们就把他叫草上飞。我是孙悟空,别人就把他叫猴子、大圣或猴哥。

  只是有的外号当面可以叫,而且本人还能答应,有的只能背后叫,当面叫却不答应,甚至有因叫外号而吵架或打架的。

  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们那里的人都不叫名字,人和人见了面都是按辈分称呼,见了叔叔,就叫达吃罢啦?如果是弟兄两个三个,就叫二达三达。见了爷爷也叫爷吃罢啦?爷回来啦?而叔也说吃罢啦侄子?爷也说,吃罢啦孙子?为了便于区别有的也把称呼前面加上字叫山哥,伟叔,花奶奶,荣太太,因为辈实在太晚,一个村的奶奶太太太多了。

  女人就更没有名字,或者说女人的名字只是限定在娘家叫,出门子的时候就把名字撇在娘家,并不是随着人和嫁妆一起陪送到婆家来,她们到了婆家以后,人们就不好题名道姓。有的依附男人的姓,官称就是张王氏,李赵氏,或者叫某某家里的,某某屋里的,某某的女人,某某他娘,他嫂子,他婶子,侄媳妇或孙墩媳妇。晚辈也是叫大娘,婶子或奶奶,为了便于区别也带上男人的一个字,叫伟婶,锋奶。甚至连户口本上也是写配偶、妻子。或者称老婆、夫人、她、太太、爱人、内人、媳妇、那口子、拙荆、贤内助、老伴、孩他妈、孩他娘、婆娘、糟糠、娃他娘、孩家娘、家里、×家娘、贱内、女人、马子、老妈子、主妇、女主人、财政部长、娘子、屋里的、另一半、女当家、发妻、堂客、婆姨、领导、烧火婆、伙计、黄脸婆、屋里的……即便是开会点名也是某某家里的来了没有?或者依附长子长女的名字,某家娘来了没有?红白喜事列理事名单也是陪客某家娘,搀亲某家娘。女人也忌讳别人喊自己的名字,如果问一个女人叫什么名字,女人不但不告诉,还会抢白,你管我叫啥?如果串门,问她谁在家啊?女人一定会说,没有人,人都下地了,或者他爹下地了。

  如果哪个小孩听到别的同学叫自己爹娘的名字,那是非打架不可的。

  夫妻之间也不称呼名字,和别人就称他或她,当面也是孩他爹,孩他娘。或者叫孩子的名字,某他爹,某家娘,或者干脆叫一个通用的名字,哎!女人需要招呼男人就哎一声,男人就知道是叫自己了,马上答应,弄啥?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电影电视这些新文化的影响,70年代就不叫牛马粪堆拴住了,都一窝蜂地叫起了文革、跃进和建国。到80年代小名也叫起了山、伟、岭、锋。80年代开始,70后的新婚男女不再叫孩他娘了,在卧室里开始直呼其名,女人才正式有了名字。后来渐渐开始在公开场合直接呼叫女人的名字,而女人也开始直接呼叫男人的名字。有的叫小名,有的叫大名,父母也不再叫孩儿,妮儿,也开始呼叫孩子的名字。直到90年代也渐渐地开始随儿子叫媳妇的名字,而不再叫他嫂子,娃家娘。渐渐地别人也不再叫侄媳妇,孙子媳妇,也开始直呼女人的名字。这时候人们又多出了一个名字:QQ号和网名。

  同时给子女取名字开始文雅起来了,已经不再仅仅限于叫山、叫伟、叫锋、叫岭,花和云,开始富有诗意和优美动听而又有寓意。男孩叫轩、梓、涵、然。女孩叫倩、佳、雅、彤。

  21世纪实行了身份证以后,取名字转向了新颖别致,同时出现了一些生僻字和新奇的名字。(城里的夫妇也把爱人的名字隐去叫老公或老婆)有的干脆直接用一个符号,就是外面是一个圆,里面是一个口或者一个卐(wan吉祥)。具此,国家还出台了《姓名登记条例》《户口登记条例》专门对名字进行规范、管理和保护。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乡情 外号 张启超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