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对恋人,一起在这座城市读的大学,而后俩人又在同一所院校考研读博。从相识、相知、相爱,共同走过了十年时光。
那时候,俩人整天腻在一起,陪对方去教室上课、手拉手去图书馆、每天在食堂吃三餐、一起攒钱计划假期旅行。想见面了,只要几分钟就能走到对方宿舍楼下,一通电话就可以换一个吻。
平时,和所有热恋中的情侣一样,逛街、看电影,一起撸猫、插花、做手工;天气晴好的假日,一起骑着单车在城郊漂流。骑行的路上,男孩常常落在后面,看女孩白衣飘飘的裙摆随风轻浮,仿若微漾的涟漪在撩拨他的心。有时他也会超过女孩,而女孩又反超男孩。速度的竞技不够过瘾,俩人开始撒开双手,风一样“飞翔”。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欢喜与幸福放飞出去让所有人知道。这样的感觉,简单,单纯、自由,仿佛可以什么都不必去想,只看着眼前的路,只欣赏两边的风景。他们在梧桐大道中穿梭摇曳,在高楼大厦间兜兜转转,在江畔驻足停歇,有时候看夕阳太美,夸父逐日般地去追。
那时的他们情浓如蜜,觉得风花雪月可餐。在俩人心中,只要有彼此便是良辰,都认定对方就是要相守到老的人。
男孩对女孩的爱既热列又直接,他指天誓心: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寸,可女人们却有个共同的七寸,那就是爱情。爱情是每个女人的致命诱惑。面对男孩的深情表白,女孩有一股要流泪的冲动,她信誓旦旦:往后余生,我要始终笃定地与你一起,山一程,水一程,风雨同舟。
彼时被爱包围着的女孩真是美丽,她眼里有柔情,心中有爱意。
爱情的模样始终相同,而故事的结局却只有一个。生活的细节在慢慢考验他们的爱情。她为了他变成他想要的样子,而他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其实,影响故事走向的脉络骨架,早在他们相识时就已缓缓铺就。开始双方都带着恋爱的滤镜,渐渐地,不同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彼此日日相看,日日生厌。男孩是个不修边幅大大咧咧的性格,日常中,他好动,她喜静;他要吃臭鳜鱼、螺蛳粉;她喝奶茶、吃甜品;他呼噜太响,她睡眠很轻;他很随意,她有洁癖。女孩非常在意生活的秩序:用过的物品会放回原处,不常用的物品会收起来,吃东西时会注意不撒落碎屑,每天回家即便再累也会先收拾房间。而男孩是她的反面:物品随意摆放,用的时候再找,房间只要不脏,怎么乱都行。
开始,男孩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女孩看不下去会主动整理,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然而,习惯是一个可怕的东西。男孩仍是我行我素,女孩崩溃了。吃东西的时候,他有时还没下口就被提醒不要撒到地上,男孩气急败坏,严正声明:“不要干涉我的生活方式”,女孩也郑重其事地表示:“请尊重我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
男孩心里感到天大的委屈,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女孩在小题大作,家嘛,不就是一个让人休息放松的港湾嘛?
“哼,港湾”,女孩心里觉得可笑。这熟悉的场景使她想起了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一段对话。有一次陈屿和钟晓芹吵架,陈屿说:“婚姻不就是避风港吗?”钟晓芹嚷道:“都想避风,谁当港啊?”
当初那个爱得天崩地裂的那个人,那时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她,可现在,不愿为她做一点点改变。这跟一个路人有什么区别,此刻女孩的内心对他泛不起一丝丝波澜。
各自对彼此的付出和想法,说了无数遍对方还是不懂,于是开始诋毁对方、互揭伤疤,一次次的争吵,磨平了彼此那颗想要追问是非对错、追问承诺的心。没有堕胎、小三、家暴这类常见分手的场景,杀死他们爱情的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琐碎日常。爱情没能成为爱情,海誓山盟也没能抵的过现实洪流,让牵着的手最终分了手。
十年恍然如梦,他们把爱情熬成了故事,让幸福在漫长的日子里终究变成了不幸,而那个发誓要永远在一起人,也最终变成了陌生人。
原来,承诺在现实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后来,男孩偶然得知,女孩已成为了别人的新娘。那一刻,他觉得这个整个世界是灰色的。自此,他为自己穿上重重的盔甲,开始学会了伪装,他把人生的富贵繁华,都晒在朋友圈里,而自己内心的思念,都给了黑夜,藏在了心底。每年女孩生日当天,他都会在朋友圈转发只她可见的《比我幸福》,他觉得只有这首歌能表达出自已全部的心境和对她所有的祝福。
失去才知道后悔,这大概是人类的通病。他想起往日的生活场景,在春日里饮酒吟诗,也曾学古人的样子一一赌书泼茶,赢得欢声笑语,幽香满堂。唉,这一切当时只道是寻常。可是,现在只能停留在无奈的回忆之中了。
可惜,人生没有重来。正如刘若英在《后来》里唱的那样: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就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至尊宝,纵使化成盖世英雄,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七彩祥云,也追不回离开的紫霞仙子。
错过,不是错了,而是已经过去了。
可是,过去了,就让他过去吧,即使有机会坐上时光机回到他(她)的身边,得到的爱也未必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再见,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