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趣事

邵燕云:凉粉记忆

作者:邵燕云   发表于:
浏览:47次    字数:178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8篇,  月稿:0

  从前,蔚县农村人娶媳妇,要先打听打听女方会不会蒸黄糕,除了这,最好还应该掌握有一手绝活,那就是能把除了黄糕面以外的任何面粉做成凉粉。

  在家乡,做凉粉叫出凉粉,也叫出粉坨,普通人家的女人只要不手懒,都能学会。在炎炎夏日,一般是早晨出好,盛到碗或盆中,自然晾凉,就等中午或晚上从地里做农活回来,放上调配好的汤汁,汉子们美美的吃上三大碗,那个爽快,真是叫人羡慕了!

  凉粉,因面粉材料的不同,可以做出满足不同口味的粉坨。深入蔚县人心的凉粉有:玉米粉、荞面粉、豆面粉等。

  小时候,物资匮乏,农村三顿饭有个顺口溜:“早上粥、响午糕、晚上糊糊锅里煮山药”,除了夏天能吃到新鲜蔬菜,其余季节就只有干菜、咸菜了。可蔚县的家庭主妇们聪慧,会给家庭成员们想尽办法改善伙食,玉米凉粉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粗粮细做”。

  火热夏秋两季,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太阳直直地炙烤着大地,连一点风的影子也找不到,这时候,妈妈就会给一家子出上一大盆玉米凉粉(我们也叫淋蝌蚪)。

  玉米蝌蚪的制作并不难,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了的,也有一定技巧。妈妈做的时候,我在旁边看:只见妈妈先找出玉米面,在一个盆子里搅拌成稠糊糊,然后生火烧水,等水开了再倒入稠玉米面糊糊,并迅速地用勺子朝一个方向搅拌,等妈妈觉得搅拌的时间足够长后,再盖锅小火烧锅,(妈妈说:好多人出玉米粉不够筋道,就是因为缺少这一步的原因)等锅里微微传出玉米糊糊烧焦的味道,妈妈再拿起勺子用力地搅拌,盛一勺糊糊倒在锅里,微微地能起堆就是糊状稠稀正好了,然后把糊糊盛到底下面放有凉水盆的漏瓢里,只见遇冷成形的一颗颗带尾巴的、欢快的玉米“小蝌蚪儿”在水中快活地畅游。

  成形的玉米粉一一一“蝌蚪”再过两遍刚从井里提上来的现巴凉水,一顿美餐就完成了。盛一碗,浇上用新炸的花椒麻油、醋、盐、酱油做成的汤水,然后再撒上点切的细碎的葱花和香菜,爱吃辣的再来点辣椒油,色香味就俱全了。只见金黄金黄的凉粉上,葱花儿碧绿诱人,辣椒油鲜红,再大大地喝上一口凉粉儿,玉米面的软糯香气连同凉爽就一直美到心底,真是夏、秋季最顶级的享受了。

  荞面粉有苦荞粉和荞面粉两种面粉。荞麦中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所以可以有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的作用,前者味道略苦,下火。做法和玉米粉差不多,但不同的是把面糊糊盛到碗里、盆里,待面糊糊凉透定形后,再切条装盘盛上与醋、葱花儿、蒜末儿、辣椒油、盐、味精等一同搅拌均匀,再淋上一勺现炸的花椒油,凉爽筋道又带荞麦面清香的味道让人久久难忘

  豆面粉是我记忆中的“贵族粉”了。豆面粉一般是用豌豆或绿豆制作而成,做豆面粉先得把豌豆或者绿豆泡发再磨制作浆,因过程麻烦,所以妈妈很少做豆面粉,记得有一年夏天特别热,空气和太阳仿佛勾结在一起燃烧。树木软弱无力地垂下长长的手臂;地里的庄稼无精打彩地匍伏在滚烫的田地里,而我确得了一场热感冒,和地里的农作物一样萎靡不振,吃了几天药后依然是爬在炕上不想动,也吃不进任何东西,妈妈愁眉苦脸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我听到大街上有卖豆面凉粉的声音,大声对妈妈说道:“我想吃豆面粉”。妈妈把买回来的豌豆面粉过了凉水切成细细的条状,放上足够多的麻油、醋等调料。只见一个大海碗里,白里透粉而又晶莹剔透一大群面鱼儿在棕红色汤水里微微泛光,待我吃了妈妈卖回来的豆面粉,只觉得浑身凉快,病也很快地好转了。许是见证了豆面粉能治病。妈妈便张罗着为我做了一次绿豆面粉。绿豆粉白里带着些许碧绿,软溜溜颤微微地粉上面再浇上调配好的汤水,凉粉便顺着嗓子不用吸就溜到肚里了,那透心凉的畅快,是我那个夏天里最美好的味道记忆。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生活也发生了好大的转变,各种美味的食品数不胜数,在家做凉粉的人已经很少了,凉粉自然也成为调剂生活的一道小菜,而不是主食了。但我相信凉粉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因为我们蔚县人还是固执地认为,一年四季都不能离开凉粉,尤其是在感觉上火的时候,还是满大街找个卖粉的,痛痛快快吃上一两碗。偶尔我也会做一些凉粉给家人们品尝。做凉粉对于我来说不光只是为了调剂饮食,更多的是融进了对往事的回忆,我将时光赋予自己的凉粉情结,如一缕微风,放飞于生活的琐碎之中,让昨日的怀念,今日的味道,一次又一次地侵占思绪和味蕾。于是,这舌尖上充盈着的,便是无穷无尽的凉粉美味.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凉粉 邵燕云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阿源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6-06 14:40
    美文苑
    蔚县特色美食小吃凉粉在燕云妹笔下描写令人口馋,每次去早市上我都买上几个,或者吃上两碗解解馋虫,留住乡情、乡愁,留住一方净土!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趣事

    查看更多生活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