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奉光洲:狮山情

作者:菜鸟   发表于:
浏览:2664次    字数:310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四川师范大学坐落在成都东郊,素以校园林木葱郁、环境清幽闻名于世,是求学和写作的好地方。因其地势缓缓隆起,状如狮,故名“狮山”。我曾在“狮山”工作两年,主要是编书,偶尔去学术厅听听大师们的讲座;白天时间安排得很紧,晚饭后混在大学生中散散步、唱唱歌、跳跳舞,身心逐渐年轻起来;生活虽清苦劳累,但感到愉悦充实。

  一晃16年过去,所编的书墨迹已经枯黄;夕阳西下时,坐在“狮山”顶上看成都平原小烟囱冒出的缕缕青烟冉冉升腾,慢慢与晚霞交汇融合的情景已成往事;舞池中女生们散发的蓬勃青春气息夹着淡淡清香令人陶醉的印象也早已忘却。然而,大师们讲学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在我心中萦绕。其中最抹之不去的是高尔泰先生。高尔泰,江苏高淳人,1956年因发表《论美》一文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遣送到甘肃夹边沟农场劳动改造;改造期满自荐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研究莫高窟壁画。1978年落实政策平反后,在兰州大学、中科院哲学所工作;1984年辗转来到川师大。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哲学家、书画家、文学评论家,与朱光潜、宗白华、蔡仪、李泽厚等一起构建了中国当代美学大厦。其美学观点自成一体,独傲群芳,实属川师大教坛重镇。

  我认识高大师是23年前。1986年秋天,在一个小县城的阶梯教室里,有幸聆听高大师的亲切教诲。他从什么是美开始,一直讲到中国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的区别。他那诗样的语言、精深的见解、渊博的学识、哲学家的思辨,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不知怎么的,听他讲学后去听其他学者讲学总觉乏味。一次听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讲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听了三天,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四个时期清楚了:诗苗发生期(先秦两汉的民歌和乐府诗);诗蕾初绽期(魏晋南北朝的文人诗和乐府诗);诗花灿烂期(唐宋诗词);诗种演化期(元明清各种散曲及各种曲艺)。但是中国诗歌各个历史朝代的特点怎样呢?听者茫然。然而联想到高大师在阐述他的美学观时顺便讲到中国诗歌:魏晋悲壮、南北朝绮丽、唐华美、宋清峻、元苍凉、明清尚理。一分钟的讲解,十多个字的表述,各朝诗歌特点一目了然。这以后我知道了大师的作用,就在于他讲的就是学生想的,他概括的就是凡人只能意会但不能言传的。中西方美学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以前不明白,他讲后明白了:西方美学主张艺术以反映外在的世界为主导,中国美学主张艺术以反映人物内在情感为主导;西方美学讲美在和谐讲的是自然的和谐,中国美学讲美在和谐讲的是伦理(社会)的和谐。这样一来,西方最早的诗是叙事诗,以情节为主导,如《荷马史诗》;中国最早的诗是抒情诗,以抒情为主导,如《诗经》。由此推之于社会生活,西方人穿着为什么袒胸露背,男女相爱为什么那样勇敢直白?中国人穿着为什么那么拘谨严实,男女相爱为什么那么含蓄稳重?答案不言而喻,那是中西方美学观点不同所致吧。

  后来到川师大编书时,偶尔见到他在校园中漫步,头发蓬松凌乱,上身穿圆领运动衫,下身穿红色短裤,现代中透着沧桑。时而东看看、西瞧瞧,脚踢着路上的石子;时而手抚一片道边小树的绿叶发呆,给人的感觉似乎大自然的一切都进入了他的审美视线中。当时他除全国各地讲学以外,主要是带研究生,很少在校内开讲座。于是我只有到图书馆借他的著作来读,先后读了《论美》《关于人的本质》《美是自由的象征》等。翻阅时,每每三行五行,不禁掩卷沉思,既感身心愉悦,又觉茅塞顿开,眼前一片光明。

  美是什么?对这个历来众说纷纭的问题,高大师斩钉截铁地说:美是自由的象征。他认为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的本质是自由,所以美是自由的象征。根据这一命题,我们人类一切追求的最高境界,归根到底不是在追求自由与美么?一个纯学术问题的研究,能把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追求、奋斗联系起来,不仅给人指明振奋心弦的奋斗目标,而且给人指明在奋斗途程中,如何对待忧伤与寂寞、终极与圆满、多样与差异、创造与追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高大师认为,美是人的人化程度的标志,美的哲学是人的哲学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指人的五官感受,也指人的精神感受;不仅指人的快乐,而且指人的痛苦,人特有的痛苦。动物只有肉体的痛苦,人除肉体痛苦以外还有精神的痛苦,诸如寂寞、悲哀、空虚、郁闷等等。对于一个人化程度较高的人来讲,精神的痛苦大于肉体的痛苦,当他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被体验为怅惘、寂寞之类。屈原、李贺之向往山灵水神;拜伦、莱蒙托夫之迷恋于幽谷深山;安徒生之一味拂弄孩子们的心弦;席勒之有意识遁迹于希腊罗马遥远的“黄金时代”,都是由于寂寞。甚至于司马迁写出宏伟的历史巨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寂寞。他们在寂寞中写出了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本身就是对寂寞的一种超越,也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实现,当然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从这个角度上去看,难道怅惘、寂寞之类的痛苦值得憎恨吗?

  人类有没有终极圆满,高大师是否定的。他认为人一旦成其为“人”,就不再满足于起居食宿了,他必定有新的需要,当这种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又会造成新的痛苦。人常常在满足以后感到烦闷,胜利以后感到空虚,任何成功都只能使人感到暂时的快乐;如画的风景使人烦腻;反复演奏的乐曲使人厌倦;情人如果不分离,就会感到岁月平淡无奇;一种持久的荣光,如果变成荆棘的冠冕,就会使人在傲慢与庸俗中沉沦。他认为圆满的生活从来不曾创造过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们即使最快乐的时候,心中也总有一种潜在的忧郁、不安和期待。他们总是在圆满中感到不圆满,力图突破这圆满而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翻开中国文学史,从《诗经》、汉魏以来的几乎全部诗、词、乐曲,都无不表现出一种永不满足的需要,一种对于更高人生价值的渴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种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看来,人的生活意义和乐趣只能在永不停息的追求过程中,而不是在温馨柔软的沙发里,多么精深的见解啊!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程度越大,变化、差异和多样性的因素就越丰富。所以,高大师认为变化、差异和多样性是艺术的生命。如果一个人的作品老是那么一副面孔,如果许多人的作品永远那么一个腔调,那就是说艺术早已不在其中了。只有追求变化、差异、多样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才能形成个性,不可复制。他曾在评论他的老师创作“乱针绣”画种时写道:“她的每一幅画都是独特不可复制的。无论是深巷里墙头落日的余辉、灯影暗处的裸女、雨中的树或者阳光下灼灼生辉的一团黄花,都像是不久就会消逝的东西。猛一看你感觉到的不是肌肤而是肌肤的温暖和弹性,不是雨水而是雨水的清冷与馨香,不是花团而是花团的快乐与喧嚷。再细看,又都没了。”从这段充满个性、灵性与诗情的评论文字中,至少能给人这么几点启示:好的作品是个性鲜明的;好的作品是不可复制的;好的作品给人的美感是独特的,可以使人产生美感的挪移;好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很快消失,表达了美好的东西给人的普遍感受;好的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只要读过高大师文章的人,无不感到他的文章不仅给读者以直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给读者以哲理的思考……

  今年春节刚过,我取道川师后山访友,爱慕与崇敬感驱使我去到高大师的旧居前。这个大师曾自认为“看山看水看夕阳,听风听雨听书声”的好地方,如今残砖垢瓦,枯藤绕墙。打听房主,房主说“他早已不在这里了”。又追问“他去哪里了”?答曰“不知道”。听后悚然。悚然中,不禁想起大师的亲切教诲:“守住圆满的结局意味着生活的停滞,在停滞的生活中就会和自己的属类本质相疏远,而逐渐沉沦下去。”啊,我明白了,大师一生没有固定的家,没有喘息的机会和场所,一刻不停地奔走在追求的大道上,原来是为了不与“自己的属类疏远”,更是为了“不沉沦下去”。

  大师,一路走好!狮山,您永远屹立在我心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