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木渎怀古

作者:汤碧峰   发表于:
浏览:70次    字数:1443  电脑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212篇,  月稿:2

  木渎怀古

  汤碧峰

  木渎,苏州市吴中区的一个古镇,坐落苏州城西。嘉兴离木渎很近,旅行社一直作为热门景点。

  我在年轻时就到过木渎,那时还没称古镇,随单位领导办完事后直接上灵岩山寺。记得那天已是下午四点,上山时已要关山门,但我们还是匆匆进寺参观,印象中寺院规模不小。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国大夫灵姑浮挥剑斩落脚趾,重伤而死,后葬于苏州虎丘山。槜李之战发生在嘉兴城西,现嘉兴秀洲区洪合镇九里港的国界桥是唯一留存的遗址。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大夫伍子胥统领下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为保留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大夫范蠡建议,降吴为奴,等待时机。越国太宰伯噽向夫差荐上越女西施,以博夫差欢心。

  吴王夫差见到了美丽绝伦的西施,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为取悦西施美色,专门在城西灵岩山建筑“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工程浩大,聚材三年,“积木塞渎 ”,“木渎”便由此得名。

  吴王重美色,不听谏言。而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越王复国后,大夫范蠡辞去上将军职务,携西施泛游五湖,随后去了齐国经商,相传两人曾隐居嘉兴湖边,此湖被后人称之为范蠡湖。

  期间西施每天在湖边梳妆,倾脂粉于湖中,螺食之而成五彩,故湖中产五彩螺。宋代张尧同有诗:“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

  范蠡湖旧有西施冢之称,相传西施亡于此,墓葬湖中,清代朱彝尊有诗:“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此乃传说,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安徽涡阳镇西阳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更为确切,毕竟有实物资料。

  再次随单位退休人员重游木渎,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原因有两,一是西施是我家乡之人,西施当年家乡生活的苎萝村,曾是我小学、初中读书之所在,西施是我故乡先人。二是我现在生活居住的地方,就在范蠡湖旁,那是故乡先人生活过的地方。

  可惜当年木渎因西施而得名,却早已没了当年的踪影。现在的木渎古镇除了一条修复过的古街,没有一丝春秋战国时的痕迹。那些河道也许就是当年运木料的河道,但在公路交通发达的今天,已失去运输功能,经过改建成了涓涓溪流。

  当年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的馆娃宫,已毁于战火,豪华的宫殿已荡然无存,在灵岩山原址上耸立的是一座灵岩禅寺,没了歌舞升平,传来的只是阵阵禅音,留下传说中的吴王井、梳妆台、玩花池、玩月池等遗迹。正所谓“响屐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倒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留下的遗迹不少,木渎却是因乾隆而扬名于世。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到木渎,对木渎情有独钟。为此留下亲题的御码头,与他老师沈德潜吟诗唱和的严家花园,与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娱之地虹饮山房,以及那些脍炙人口的传说,古镇留下的遗迹尽出于此。

  想当年,范蠡大夫是何等机智英雄,为复国竭尽全力,后来却飘泊四方。全国有名的范蠡墓就有五处,疑是为防越王勾践追杀而建的疑冢。而西施这一越国功臣,为国牺牲爱情,用自己的容貌换来复国的机会。好在现在有考古证明,晚年和相爱的人在一起终老,不像传说中被勾践沉湖而亡。

  重游西施生活过的故地,让人产生太多的感慨。曾经的荣华富贵已是烟消云散,如今的公园就是当年富贵人家的庭园,每天能坐在范蠡湖公园的长椅上,望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池塘中徐徐伸展的睡莲,悠闲地享受退休生活,何笑人生不丈夫。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八日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怀古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