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车承金——可心的甜

作者:车承金   发表于:
浏览:65次    字数:159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作家   总稿:135篇,  月稿:68

  老家的大枣红了!

  堂兄打来电话,问我是自己回家摘,还是他摘给我送来。我说,我自己回家摘,有两三年没回老家了,顺便回去看看。

  老家今年庄稼长的不好,堂兄在电话中接着说,种地时下场雨,人们抢抓墒情,及时播种,秧苗青绿满沟,但玉米出樱灌浆时干旱缺雨,也就五六成年。

  对此,我并不感到意外,家乡辽西,丘陵地貌,坡地多,平地少,年均降水量三百多毫米,干旱少雨,五六成年属于常态。接着,堂兄话锋一转,嗓音提高两个分贝,说,大枣丰收,满山坡枣树,挂满大枣,红的绿的,蒜辫子似的。

  小时候,听老人说旱栆涝梨。意思是枣不怕旱,旱点没事,怕涝,而梨树正好相反,怕旱不怕涝。枣树适合山区丘陵生长,与山杏一样,耐贫瘠,耐干旱。前些年,绿化荒山,选经济林树种,家乡人选择了枣树和杏树。沟壑山岗栽了枣树和杏树。如今这些枣树进入盛果期。

  堂兄家大枣我没少吃。每年大枣红时,堂兄都会送来鲜枣让我尝鲜,享口福。吃其栆,还未见其树,早就想去堂兄大枣园看看,转转了。以前听堂兄说过他的大枣园,说管理如何好。置身其中,堂兄所言并无虚夸之词。

  那些枣树有镰刀把粗细,一人多高,枝繁叶茂,摇曳生姿,整整齐齐,看得出当年栽植成活率很高。圆形树盘,直径一米五左右。细看,树盘里土多石少,还有些半腐朽的草木树叶残露在外面。人工放些好土,加上草木腐烂,土质在一点点变肥,变沃。

  树上的大枣,大部分都熟了,犹如一盏盏微缩的红灯笼,密密麻麻地挂在枣树上。少数没熟的枣,青翠碧绿,晶莹透剔。在一棵栆树下,我停下脚步,一抬手摘一个大红枣,放在嘴里,咀嚼,味道很甜,细品,还有点酸味。清脆甜酸,满口生津。

  不远处,一个小女孩边摘栆边喊,妈妈,这棵树枣好吃!女孩妈妈说,连着三年来枣园来摘枣了,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没少摘啊!我说。她说,给城里亲戚朋友寄点,让他们也尝尝咱们这里的大红枣。

  那天是周六,驾车前来摘栆的人不少。各种牌子的轿车,在作业道旁排了很长一溜。人很多,有的专心采摘,精挑细选,把一个个心仪的大枣放进篮子。有的不急于采摘,忙着拍照,在枣树下,摆出各种姿势,留下一张张美丽的靓影。枣园里,人们吃着,摘着,说着,笑着,俨然一副美丽的采摘画卷。

  最忙的是堂嫂。她站在栆园门口的看护房前,守着一台电子秤,门框上贴的二维码,过秤,收钱。堂嫂说,今年大枣丰收,价钱比往年低,四元一斤。结算时留整去零,差个三块五块的就抹了,不要了。此时,堂嫂不忘说上一句:自己家的枣树,吃着好吃,明年再来。

  堂嫂身后,是两大摞纸箱,上面印有绿叶红栆的图案。傍边停放一辆快递的小三轮车。快递小哥一边问地址、手机号,一边输入,打印快递单。装箱,封口,贴签。快递小哥说,今天周六人多,早晨到现在办理二十多笔快递业务了,最远的是广东。老家大枣走向全国各地!

  枣园,在大西山南坡,六十八亩,四周用铁丝网围着。1986年,堂哥以每亩十五元价格,竞价买下这块荒山,山上稀疏地长着些刺槐树。一千多元,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买到手后,一直搁荒放着,也没收益。为此堂嫂没少埋怨堂哥。2007年退耕还林,栽上了大枣树。

  堂哥说,荒坡砂石地,树坑是秋天挖的,冬闲没事,我赶着牛车拉土,每个树坑放三锹好土,栽树时别人家浇一遍水,我浇两遍水,起早贪黑地干,没白忙活,成活率比他们的都高,枣树长得也最好,这些年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盖房子,全靠这一坡大枣树了。

  站在山坡上,向对面的后山望去,满眼的浓绿。堂哥说,大西山栽的是枣树,后山栽的是杏树,今年山杏也获丰收,收入也不错。又问我,记得小时候在山上撵兔子吗?我一愣。他接着说,那时兔子少,现在山上野兔野鸡可多了,冬天回来,去撵,准能逮几只。

  经济效益可用金钱衡量,生态效益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下山时,我对堂哥说,来年枣红,我还回来摘,这枣好吃,可心的甜!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周晓娟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