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主要是用中草药或针灸来治疗各种疾病。
高中毕业时,有幸在乡卫生院跟一位有名的老中医学习了一、两个月。那时说“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位优秀的乡村医生和赤脚医生,是深受乡人们的称赞和尊敬的。“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洁白的白大褂代表着医生是治病救人的天使,圣洁而高尚。
中医博大精深,一般念医科大学的本科生起码要学四年以上。我国的中医理论,主要是以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唐代“药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春秋时期扁鹊的《难经》等为基础。此外,东汉时期的华佗也是一位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著名神医,他发明了“麻醉散”,“刮骨疗毒”治好了关羽的左臂箭伤。
中医讲四诊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辩证治病。西医大都治在病情发作时,打针、输液、做手术是其主要手段,而中医最为看重、讲究的是“治未病”,从源头上探究生病的原因,重视起病之初的治疗,防患于未然。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扁鹊见蔡桓公》就极具代表性,说的是扁鹊见了蔡桓公,对他说:“君王已有病,但现在病还在表里,不治将恐深。”蔡桓公说:“我的身体根本无病,你们医生就爱故弄玄虚,把给没有病的人看病当成自己的功劳。”过了一段时间,扁鹊又见到蔡桓公,说君王的病已经到了肌肤,不治还会进一步加深,桓公不以为然。再过一段时间,扁鹊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再拖恐怕就不好办了,桓公又不高兴。最后扁鹊躲着走,蔡桓公派人问他,扁鹊说:“君王的病已深入骨髓,我已无力回天了。”蔡桓公才后悔不已,到处追索扁鹊,逼得扁鹊逃往国外。果然,蔡桓公不久就病入膏肓、呜呼哀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病要早治、“治未病”,最好是把疾病扼杀在初有征兆的萌芽之中。
好的中医,不用听诊器,手术刀,看病主要靠“望闻问切”。一是“望”,就是察言观色,从人的面部、气色、行动来观察有无疾病。“进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有病之人往往是有气无力、病恹恹的,大都能从神色、舌象上表现出来。二是“闻”,根据病人的说话、咳喘等症状来分析判断。三是“问”,问病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四是“切”,主要是把脉,这是一个中医必备的绝活儿,高明的中医能根据脉的寸、关、尺跳动的强弱、虚实来判断病情,之后对症下药,开出药方,附上药引,手到病除,吃上几副中药便会痊愈。
中医认为,人体器官是五脏六腑,最主要的是大脑、心、肝、脾、肺、肾,胃、胆、膀胱、大小肠等,每一个器官都可以对应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只有阴阳平衡、表里统一、寒热调和、虚实互补,身体才能无恙。否则,只要有一个器官运行失序、受阻不畅,或阴阳虚实此强彼弱,打破平衡,就会生出毛病来。
中医与《易经》易理相吻,讲究天人合一,人体要符合自身的运动规律,也要符合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才能健康无忧。在一天,就要遵从二十四时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月,就要遵循上、中、下旬潮汐规律,月升而涨、日升而退。在一年,就要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循环行进。冬天冷了,该晒太阳的就要晒晒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夏天热了,该出汗的就要出出汗,“雨露滋润禾苗壮,”到了春天和秋天,“春悟秋冻”必不可少。
任何作息、饮食、情志、冷暖的失当,都必然会导致身体部位和系统的紊乱,体弱病生。用现代话语来讲就是要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心理平衡”四句话,这样才能使身体的各个机能有序运转,保持健康。特别是心理方面,心是“统帅”,情感喜怒过度、睡眠严重不足等对身体危害最大。君不见一夜休息不好,便会眼圈发黑,满脸憔悴,花容失色,更何况长期焦虑失眠啊!
无论为官为民,心态都要平和,心理素质都要过硬,在困难面前,要随时经得起打击和挫折。《小窗幽记》里有句名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有不如意事便心神不宁,仰天长叹,惆怅不已,连风吹雨打都经不起,更遑论争梅斗艳、傲雪凌霜。
中医能翦除病根,相对能减轻手术痛苦和对身体带来的危害。许多顽疾,特别是肠胃、肝脏等疾病,中医药疗、针灸疗效不错,有的中西医结合更好。不管中药西药,“是药三分毒,”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甚至毒性还很强,因此不能自以为是,胡乱用药。
学中医没有捷径,不会一蹴而就,要有恒心、毅力。首先要了解数百、上千种中草药的汤头歌诀、特性与功效,当归茯苓甘草大黄,什么药治什么病,何种药为主,何种药为辅。知晓药理、药性和药效并不算难,真正难的是用药的剂量和增减,懂得根据病情的变化而调剂和增减药方。中医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非得十年八年的理论与实践不可。不过,认真读一些中药书籍,学些中医药知识和理论,了解人体、疾病与主观、客观及自然规律的关系,亦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