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乡情与亲情(上)一一记父母与朱子奇夫妇30年的交...

作者:晖哥   发表于:
浏览:2522次    字数:665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作者:宋春晖

  01 | 朱子奇及父母生平简介

  朱子奇,湖南汝城县卢阳镇津江村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生于1920年9月30日,1937年参与组织学生抗日救亡队,1938年到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考入延安大学和军委外语学院,毕业后,任蒙古苏军司令部联络翻译,《北方文学社》秘书、编辑,华北大学共青团副书记,1949年以后任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的秘书,政务院文委对外联络局苏联东欧处处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联络部副部长、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常委,世界和平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亚非团结基金会副主席,对外友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主席团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编委。著作等身,被誉为“世界和平诗人”。

  父亲宋孝纯,生于1928年农历7月27日,汝城县马桥乡高村村人,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汝城县文化馆、汝城县附城公社、汝城县文化局等单位工作,曾担任文化馆馆长、文化局正科级副局长、县政协常委等职务。

  母亲叶琳珠,中共党员,生于1935年10月11日,汝城县卢阳镇锦堂叶家村人,195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汝城县土桥村、外沙村、石泉村、蔡家村、新井村、益道村、横巷村等村小学和县城镇小学任教,后担任县机关幼儿园园长一职。

  2008年9月28日,父亲患癌症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0岁,2008年10月11日,朱子奇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2011年1月2日,母亲因车祸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6岁。

  朱子奇的第一任妻子叶明珠(到延安后改名为白皓)与母亲是同胞姐妹,叶明珠于1941年在延安与朱子奇结婚,1942年在陕北绥德牺牲后,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朱子奇与妻子家人中断联系达数十年。1979年恢复联系后,直至他们先后去世,这段时间达30年,都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这30年,人生半辈子,他们交往了30年,他们之间留下了数十页来往书信,书信里,饱含着浓烈的乡情、亲情和友情,这一封封普普通通的家书,至今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字里行间,它见证着一位远离故土的游子对故乡的热爱和关心,倾诉着对亲人和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今天是2O21年10月11日,是朱子奇逝世13周年祭日和母亲的生日,我开始动笔,我想把他们留下的这些书信和资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下来,通过文字和图片,真实反映这段历史,纪录父辈们的交往史,这也是对先人最好的纪念和敬意。

  02 | 1979年3月9日来信

  他们恢复联系后,朱子奇第一封来信是1979年3月9日。1979年,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是一个滚滚春雷、浩浩风帆的春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春天;那是一个让数以亿计的人盼来的冤假错案平反、右派平反、地富反坏摘帽的给予人第二次生命的春天。感恩邓大人,让我从此后非常喜欢这首《春天的故事》,每逢走进歌厅,这首歌是我的首选,不仅旋律优美,更是唱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声。

  197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之后,身为军属、烈属时年81岁高龄的外婆被摘掉了地主分子的帽子。因为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亲人间音讯两隔,父母亲将这一喜讯拟写了一封书信,直发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收信人便是为免其受牵连而中断联系几十年的母亲的姐夫朱子奇。同时也了解母亲的姐姐叶明珠当年在陕北牺牲前后的一些具体情况。

  朱子奇收到信后,当即回信给父母亲,并给我外婆朱好逑写了这封信(见图)。家书抵万金,这第一封信,那留有父亲端正工整字体的信封,朱子奇一直珍藏着。(见图)

  朱子奇回信写道:

  好逑伯母:

  来信悉。得悉你的情况,甚感欣慰。

  白皓(叶明珠)同志,是一九四二年在绥德牺牲的,党组织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并刻在了她的墓碑上。墓碑和其他烈士墓碑,于一九四七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平毁了,解放后又重新修建了。

  白皓的革命事迹是许多同志都知道的。她一九三八年去延安参加革命,三九年在陕北公学毕业,四一年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毕业,为响应党中央关于知识分子下乡的号召,于四二年去绥德地区工作,任分区代理区委书记。不幸因公逝世于绥德三五九旅医院。绥德特区党委正式决定追认白皓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当时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同志的爱人安排她住医院的。

  我于1951年回故乡时,带有证明信,在当时县委民政部门办了正式手续。县委同志也证明烈士名单上有白皓同志的名字,从此,好多年都由好逑伯母享受烈士家属待遇。现因县合并失落了证明文件,应由组织证明。你可以将我这信交给当地领导同志,请他们设法补办证明,我想这不该有什么困难。白皓同志是对党有功的,她不论在学校,在工作岗位上,都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她临逝世前,在与国民党斗争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因此才获得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如还需我补寄什么证明,请当地组织来信告知,我将照办。结果,盼告知。

  随信寄上人民币一百元,给伯母一点生活补助,请查收。祝你老人家保重身体,长寿。

  朱子奇

  一九七九、三、九

  收信后,父母当即到县民政部门,落实恢复了外婆的烈属待遇,直到享受到1981年外婆去世。

  03 | 1981年4月来信

  1981年4月,外婆仙逝,母亲去信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朱子奇,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的朱子奇当即回信,对外婆的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在信中,他又满怀深情地回忆起白皓,想起了当年在延安的窑洞里白皓鼓励他写诗的情景。宣纸信笺里,我仿佛看到了朱子奇动情时滴下的斑斑泪迹。在那段婚后的生活里,朱子奇先后有一些诗作品问世,其中写于1940年的《杨家岭出太阳》、写于1941年7月9日的《飞蛾扑火的故事》、写于1941年12月的《我的心飞向莫斯科》,特别是一首长诗《我歌颂伟大的七月》,写于1941年6月的延安,10月去叶明珠工作所在地探亲时在绥德修改后定稿。

  朱子奇给母亲的回信写道:

  琳珠妹:

  回电悼念老母去世,并汇出人民币伍拾元,想均悉。光荣烈属应悼念她,感激她。我们活着的亲人、同志,都应好好学习烈士的革命精神,积极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寄出刚出版的《春鸟集》一册,其中有几首延安时代写的,也是在白皓姊鼓励下写的。我每读起这些诗,就会想起她,想起她对我的帮助和严格要求,至今,还是鼓舞我前进的力量。希望你们也继承她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一切都好,现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遥祝你和韶达、楚翘及全家安康、幸福。

  朱子奇 一九八一年四月

  叶明珠出生于1919年,比朱子奇年长一岁,他们属于姐弟恋,故朱子奇在信中称白皓为姊。信中所提到的韶达、楚翘均为叶明珠的弟弟,其中大弟叶韶达于1993年病故,二弟楚翘(叶超)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享受离休待遇,现年93岁。

  04 | 1981年5月来信

  收到朱子奇来信后,父母马上给朱子奇寄去回信,感谢他对外婆的悼念和寄来的50元礼金。同时,母亲还一并寄去了我们一张全家合影照和一張外婆的遗照。并在信中表示希望能找到一张叶明珠烈士生前的像片。

  朱子奇于5月给父母回信:

  琳珠、孝纯同志:

  很感谢你们寄来的信和老母及你们全家的照片,我将留着珍贵的纪念。很可惜,白皓的照片我一张也没有了,原来有两張,从延安出来过敌人封锁线全遗失了,这是不能弥补的损失!我想你们也没有保存的吧,只好想其他办法了。

  你们决心继承明珠遗志,学习他英勇对敌斗争,忠于党的革命精神,并以此教育后代,我很同意,只是关于他的革命事迹确实纪录下来的太少了,让我们共同设法收集吧。我准备写下所知道的有关情况,写就定寄一份给你们。虽然她为党的工作时间短,但在那重要的短暂的年代里,她发出的光彩是异常的,出色的!应该为后人纪念和学习的。也许是我们故乡汝城在革命圣地延安最为有成绩的一位党的儿女,也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更感激和敬爱她的母亲的地方!你们寄来的《汝城革命史料》对我很有帮助,我从小离家,很多情况不了解,我正在仔细阅读它。关于我的记载不确,我是一九三八年(此处应为一九三七年/作者注)十一月至十二月参加湖南学生寒假抗日服务团,朱琦叔等对我表示党组织认为我的言行好,称赞我勇于挺身而出,去找胡凤璋反动头头讲抗日道理,指责不借戏院给抗日演剧团的错误,并且这场说理斗争取得了胜利。我当时又自动愿演放下你的鞭子中的香姑娘。朱琦等鼓励我去长沙找徐老特立同志。我于一九三八年三月四日到延安,四月四日入党。这段历史我可回忆一下,供汝城同志参考。我写了信给在江西的朱琦(朱碧波)叔,请他回忆一下,这是很有意思的。我调到中国作协担任党组副书记,还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兼任常务理事,又要创作文学作品,工作较忙些,以后再抽时间写回忆。祝你们全家好,在工作中取得新的成绩。

  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普及文化,在我国八亿人口的农村,特别有它的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四化”不可缺少的,希望你们总结经验,适应新的情况,克服新困难,继续做出成就。后要什么有关书刊,可来信,尽力为你们购买寄去。小女朱维平也在文化馆工作。

  陆璀问候!

  子奇 一九八一年五月

  信中所提的朱琦,又名朱碧波,汝城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任中共汝城地下党的县委书记,1938年介绍朱子奇和叶明珠从汝城出发,经长沙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朱琦1940年代初也到达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解放后长期在江西省吉安师范学院工作,对书画有很高的造旨,后面有多处将提及。

  信中所提的陆璀,是朱子奇的夫人,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很早参加革命,资历很老,长像俊美,才华出众的女性。她生于1914年4月,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被誉为新中国的首位女外交官。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是1935年12.9学生运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1938年底与饶漱石结婚,1953年“高饶事件”之后,与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丈夫饶漱石离婚,后与朱子奇结婚。1956年任北京东城区区委书记,文革时受迫害,在秦城监狱入狱达八年之久。1977年恢复自由,先后任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全国妇联常委,中美友协副会长,曾任全国政协第二、五、六、七届委员。1994年离休,2015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05 | 1981年7月29日来信

  这是朱子奇收到汝城县党史办为出版《汝城英烈传》赞助资金的公函后告知父母亲的来信。

  孝纯、琳珠:你们好!

  日前收到汝城寄来县委党史办发给我的一份呼吁为出版《汝城英烈》赞助资金的公函。这件事,对继承先烈革命意志和教育后代,很有意义,我衷心支持。信中提到“对赞助单位和个人在50元以上者,赠送此书一册。”特汇寄给来函所写的:县委财会室,县工行,账号1440263,50元,(已于七月二十九日汇去)《英烈》书中,应有明珠革命事迹,(来函列名简介426人)请查下,如没有,请与县领导根据原则争取商定,请酌定。

  我们还好,我最近应去外地参加会议和访问,现在北京。祝你们安好,顺利!

  子奇

  七月二十九日

  收到信后,经父亲核实,已把叶明珠列为入书人员。

  06 | 1981年10月21日来信

  琳珠、孝纯:你们好!

  我从贵州回来后才见到汝城县委和县政府的邀请函,这次又耽搁了回乡的机会,我写信去道歉,表示了今后有机会回汝城的心愿。贵州省领导邀了几位老作家去,那里是个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去的人不多,我写了一篇小文,现随手附给你们一阅。

  朱利雄的信我读了,写了一点感想给他参考,主要是读些古今中外的名诗,多写点,在写作中提高。他是努力的,也有一定诗“细胞”,我寄了一些诗歌刊物给他,是些非卖品。

  明珠的传记写得怎么样?我最近收到汝城寄来的历史资料,在1938年初那段没有提到明珠。我们1937年10至12月的活动也漏了。以后有机会,我再写信给他们。祝你们安好!

  子奇 十月二十一日

  07 | 1987年父亲一行进京争取资金

  1987年,那一年各行各业各部门都在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汝城县文化局也派出局长、副局长,北上进京寻求资金支援。朱子奇作为汝城当时在外的最高职务的老乡,汝城一行人找到他,得到了他的鼎力相助。他找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并过高占祥向省厅打招呼,成功争取到一定数额的资金带回汝城。

  这是高占祥给朱子奇的回信:

  子奇同志:

  您好,您的来信收到了,因外出及事务忙乱,未及时回信,深感内疚,请您谅解。

  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心,今年,文化部刚批给湖南一些文化事业的资助经费,(一般文化部不直接给各地市县经费,给省文化厅,再由省文化厅拨给各地),不知省文化厅是否给您的家乡了?可请他们与省厅联系。

  前不久,见到北京晚报刊登评价您的文章,拜读多遍,对您更加了解和敬佩,望您对文化工作多关心指导。

  祝您夏安高占祥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六日

  高占祥这篇回信,从内心深处表达了对朱子奇的敬佩之情,而高占祥作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这封亲笔信,更是一件弥为珍贵和精美的书法作品。

  08 | 1988年5月4日来信

  1988年4月,汝城县为筹建县文化馆办公楼和县图书馆,缺少资金,父亲再度受命进京,县里委派父亲和县文化局另一副局长宋训湘以及罗邦明同志,前往北京,希望通过朱子奇的关系,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这次北京之行,父亲带着母亲,宋训湘也带着夫人一同前往。

  母亲是第一次去北京,也是她唯一的一次去北京,他们公私兼顾,既为我县争取到了资金,圆满建成了县文化馆办公楼和图书馆楼,又去看望了离乡50年的姐夫和他们的陆璀姐。在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甲五号朱子奇家中,久别的亲人相见,他们畅谈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倾诉着乡情和亲情。在朱子奇家中,在天安门广场,他们留下了一张张合影。

  此次父亲他们入京争取资金,又一次得到了朱子奇的大力支持,他专门找了文化部部长王蒙,又特地写信给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

  朱子奇给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信:

  高占祥同志:

  你好,有一件事特请你考虑予以支持批示。就是我的故乡湖南汝城,现已定为革命老根据地和贫困山区,他们为更好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决定修建文化馆和图书馆,特派两位文化局副局长宋孝纯、宋训湘同志专程来京向文化部领导汇报求援。

  昨晚我向王蒙同志提了一下,他同意请你考虑给予适当支援。去年你批给湖南老区的文化建设资助费,汝城县已分得一部分款项,他们很感谢。他们又找到我这个老乡。但我又不熟悉这方面的情况及政策。他们带有组织上的介绍信,详情当面向你报告。请你根据有关政策及具体情况,大力给予该老区穷困县以同情和资助为感。

  此致敬礼

  朱子奇 一九八八年四月十六日

  朱子奇一时兴起,应邀为父母亲题词留念:

  乐观者强者胜者,健康是它的保证。书自《我的健康座右铭》琳珠、孝纯同志留念。

  朱子奇赠 一九八八年五月四日于北京

  父亲他们此行,汝城县委书记欧阳杰特地亲笔致信朱子奇,于是朱子奇分别回信欧阳杰书记和蒋桃生县长。

  欧阳杰书记、蒋桃生县长:

  宋孝纯、宋训湘同志谈了汝城的情况、成就和发展,听了很高兴,特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还很注意精神文明建设,抓革命传统教育,又决定恢复文联工作,都是非常正确的,我完全拥护和支持。

  很惭愧,我这个多年在外的老乡,虽经常怀念故乡,但帮不了什么忙,现送上几本小书留念,请你们批评指教。两本是我写的诗集《春鸟集》和《春草集》,一本是合编的《延安晨歌》,也是诗集。建议请文化局的同志考虑,拙作可供文艺、诗歌爱好者参考,他们有不少同志常给我来信来稿。他们向我提出,希望能给以帮助。我同孝纯同志谈了一些意见,请他向你们当面报告,酌情审定。

  此致敬礼 朱子奇 一九八八年五月四日于北京

  朱子奇给欧阳杰书记的信:

  欧阳杰同志:

  宋孝纯同志捎来的信已收悉。听到故乡的变化很高兴,特别是信中提到要努力把贫困山区的帽子摘掉,早日跨入先富县行列,更使我感到欣慰。故乡是老革命根据地,又是山林茂盛,矿产丰富的地区,只要执行党的政策坚决,定能调动群众积极性,迎头赶上。

  我虽离家乡多年,仍时常注视它的发展变化,但我起不了什么作用,我只能从旁尽点力,说几句话。我已向文化部领导同志当面谈了,也写了信。宋孝纯同志等将去汇报,争取一些支持。我也已向中国作协的领导人介绍了汝城将组建文联,以配合党政展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他们也表示愿意给予可能的支持。

  汝城重视抓革命传统教育,把各个时期先烈们的革命事迹早日写成传记,以教育后代,我很赞成。我建议请宋孝纯同志执笔写叶明珠(又名白皓)的革命传记,给他便利条件(如看有关档案),我也当提供有关材料,请参考审定。

  此致敬礼

  朱子奇 一九八八年五月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夫妇 朱子奇 父母 亲情 乡情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