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文人与铁匠

作者:鲁公青夫   发表于:
浏览:70次    字数:303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文人与铁匠 “文人”是现代词,360百科解释:文人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会写文章的读书人。喜欢写作的人,无论他学历高低,哪怕没读几年书,但写过不少文章的人,习惯上也归在“文人”行列。典型的是莫言,莫言开始写作时上学并不多,小学只上了五年级便辍学,好在又在部队里上了艺术学院文学系。现今,很多人在从事写作,写出的作品是让人看的,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别人愿意看,才说明你的作品具备了一定水平。如果作品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除了到达一定水平外,也说明作品适应了当今潮流,符合报刊、杂志刊出宗旨。作者至少取得了类似的成绩,才具备了加入所在地“作家协会”的资格,加入了“作家协会”就是得到官方组织认可,好像就可以称之为“作家”了,否则,充其量只是一个“写手”。

  “铁匠”是锻造铁器的工匠,俗称“打铁的”。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铁匠用来打铁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铁钳、砧子等,还有一个加热锻铁的炭炉。据考古人员对出土宝剑的考古发现,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使用锻造的铁制宝剑了,锻制铁质宝剑需要很高的技术,远比锻制生活用具、农具复杂得多,需要多少代打铁人总结、积累经验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这说明锻造这个行当远比西周时期更古老。传说木匠、石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铁匠的祖师爷是太上老君,而铁匠打铁用的砧子就是太上老君的膝盖。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炼出了使人长生不老的九转金丹,也把孙悟空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传说太上老君也锻造了很多神兵利器,所以铁匠将其奉为祖师爷,也是跟道士的修行炼丹有关。“炼”字本意是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而丹药炼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要用到煅烧等工艺,所以铁匠与道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有渊源的。

  从字面看,文人与铁匠风马牛不相及,是不相干的两回事,但文人与铁匠集于一身,比较典型的是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晋书·嵇康传》记载:“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 嵇康生性非常灵巧,喜欢打铁。宅子中有一棵长得很茂盛的柳树。于是绕着它挖了个水沟,每当到了夏天,嵇康就在那里打铁。另一段记载:“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从这段记载看,嵇康不仅仅是打铁,实际是开了一个打铁铺,一点收入,补贴家用。而嵇康与钟会的对话更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对对话,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当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临刑,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虽说是司马昭处死了嵇康,但后人多归咎于钟会,是钟会进谗言,害死了嵇康。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古曲《广陵散》高亢、悲愤,更为千古绝唱。嵇康大约是唯一一位被历史记载,既在文学上取得很高成就的文坛巨匠,又从事锻造的业务,也就是说嵇康既是文人,又是铁匠。嵇康身高一米八多,容貌俊美,身体健壮,那时如果有篮球运动,肯定是一个优秀的篮球中锋。《嵇康传》中提到的向秀,也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一起打铁,《向秀传》有这样一句:“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旁若无人。”在打铁时向秀只是打下手,是嵇康的帮手,但他们却非常投入,以至于“旁若无人”,这向秀也是文人、铁匠。

  当今,在文坛取得成就又是铁匠出身的是蒋子龙。蒋子龙1941年出生,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现任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蒋子龙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改革文学”作家的代表。

  蒋子龙先生年轻时兴趣广泛,他喜欢篮球、乒乓球、二胡、手风琴,还当过文艺演出队的队长。我是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报刊和杂志上的文章里,知道了蒋子龙,对他的作品非常欣赏。蒋子龙从机械学校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当了几年兵,回来在锻造车间踏踏实实工作了十年,因工作出色,被提拔担任了车间主任、副厂长等职,是地地道道的铁匠。蒋子龙共出版了87本书,一千多万字,显然这是艰苦的劳动成果。他说这些书他都很喜欢,不喜欢就不出了。

  现在,有一笔名“鲁公青夫”的作者,经常在几个文化网站发表文章,文章阅读量颇高,博客与公众号户名也是“鲁公青夫”。鲁公青夫十六岁就进入机械学校学习锻造,毕业进入工厂也是在锻造车间,在车间生产第一线踏踏实实工作了十五年。后进入技术组,负责锻造和冲压工装模具设计与绘制,并做出成绩,又在锻造车间和科室担任过领导,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铁匠。

  鲁公青夫酷爱文艺、体育活动,酷爱唱歌,二胡、笛子演奏有声有色。曾代表威海市少年篮球队,与外地球队比赛。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均为所爱,更在上千人的工厂担任篮球队长、教练二十余年。退休后,鲁公青夫开始了写作,由于喜爱古典文学、古诗词,作品大量引用典故、诗词,作品富含哲理,部分作品在报刊及杂志发表,出版了作家合集,预计不久将会出版专辑。

  鲁公青夫是青岛作家协会会员、深圳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散文一百三十余篇,四十万余字,曾作《打铁的》一文,详述打铁经历。按照文人定义,他是否也归在文人范畴?!当今,工业如此发达,从事锻造的人不计其数,但能写文章者寥寥无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寓其意:“工能同与锻,暇余述以文者,鲁公青夫也。”

  由此看,文人与铁匠并非风马牛不相及,文人与铁匠紧密相连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了。人们把对文章字句反复斟酌,力求精炼,称之为“锤炼文字”,这句话就道出了文人写作与打铁之间紧密关系。锤炼文字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唐朝卢延让的《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都是留胡须的,捻须也是一些人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自己作诗时为选好一个字要思索很久,甚至无意中捻断好几根胡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唐·顾文炜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诗句,贾岛“推敲”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他在《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这都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文人们为了一句话、一个字,都需要反复“推敲”和“千锤百炼”,这才能做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如果嵇康是文人、铁匠,那么嵇康发出的光芒与日月同辉;如果蒋子龙是文人、铁匠,那么它的光芒如同闪耀的星光;而鲁公青夫也称作文人、铁匠,他发出光芒就如同小油灯,照在一间陋室孤芳自赏罢了。鲁公青夫与嵇康、蒋子龙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明显是在蹭嵇康与蒋子龙的热度,好在他们都是地地道道得铁匠,这是无疑的。

  鲁公青夫谓谁?——在下是也!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铁匠 文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