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秦学建:老小那些事

作者:秦学建   发表于:
浏览:47次    字数:1528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02篇,  月稿:0

  人们说老来还小,容易让人想起孩提的时候。

  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是最为珍视的,被公认为金色的童年。孩子单纯天真两小无猜,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沒有城府极为可爱。孩子的眼神像蓝天一样纯净,心里像阳光般灿烂。不知什候孩子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大概是青春期吧,朦胧地感到男女间有些异样,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手拉手了,不能随便在一起了。总之,男女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单纯了,沒那么随意了,懂得疏远了,知道烦恼了。

  烦恼加剧时期大概是从学校踏入社会后。我们知道,学校的教育多是理想化的,但当孩子看到一些社会现象不那么理想时,疑惑就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如孩子刚参加工作时,发现有些事说的与做的不一样,感到不解,后来明白了这些只是一种宣传,不一定要落实?那高高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或只是一种摆设,与实际似乎没有太大关系,这虽是个案,却给刚入社会的孩子带来不小困惑。

  问题还不止于此。那时(改革开放前)的一些大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管职工的工作外,生活中吃喝拉撒等全部管完。如职工子弟的入托、入学、招工以及职工分房等,可以说,单位掌握着职工的“生杀”大权。更不要说还有入党、提干、升级、调资、评职称等。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说真话,谁敢得罪管事人,不仅不能得罪,还得想方设法讨好,于是就发生了请客送礼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同时,员工之间的关系也需谨慎,如评先评议什么的,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如此利害关系的群体工作和生活,不仅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最好是不说和少说,避免祸从口出。于是就出现了“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奇怪现象。有些事感觉很假,似乎带上了假面具,一些正常的东西被扭曲了,正应了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还有时有还无”。

  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孩提时发生了质的变化,两小无猜变成了防备多疑,直言被谨慎取代,虽不是普遍现象,却反映出一些人的思维模式。说实在的,这种思维藏在假面具里,不坦率,不真实,不仅让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别扭,即便是老“江湖”也不会好受。难怪人们退休后,多会想起儿时的同学,时常搞点聚会,期待重温金色童年,回忆儿时那桃花源似的生活,大家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虽然,偶尔也有互相比较富贵的现象,但毕竟已退休,沒有相互竞争了,只是成人思维的惯性而已,这也说明成人思维还根深蒂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化。

  人们退休后不仅感觉环境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单纯起来,又想起儿时的玩伴,如打蛋子、捉迷藏、抓蝴蝶、捉蛐蛐等。可作为老年人,玩这些似乎不现实了,于是不少有才艺的老年人,又捡起了年轻时的行当,如拉二胡、吹笛子等,老人们童心焕发,吹拉弹唱不亦乐乎,在为自己带来快乐的时候,也为大家带来了欢欣。乐友们还时常切磋商榷手艺,或相互欣赏鼓励,或坦诚提出不足,善意的建议大多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没有那么多顾虑了,不用再戴上假面具了,退休后大家都是平等的,沒那么多厉害关系,就是一个儿童大家园,个个都像活泼的老顽童似的。

  老人这时亦不需要再管孩子的事了。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他们已在社会上立足,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长辈没必要再在他们耳畔唠叨,那样不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关键是你说的可能已经落伍了,即可能是不正确的,非但不能帮助孩子,可能还会为家庭添乱。实际上,这时孩子已然成了家庭的顶梁柱,老人反倒成了被照顾的对象。即使暂时不需要照顾,至少应该不管孩子的事了,安享自已的老年生活就行。如果还有能力,可力所能及地帮孩子带下孙子,不过,若体力不支不可勉强,更不能养成孩子依靠老人的习惯。

  老还小确实很可贵,很令人欣喜,让老人们都保持快乐的童心,安享幸福的晚年吧。

  2022年9月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秦学建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黄小琴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