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华四射,给人光明,赋大地温暖,助五谷生长,予人们以滋养。如过去那些老歌的歌词唱的:“万物生长靠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可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太阳的好处也不是绝对的,太阳的光和热与万事万物一模一样,也有着自己的两面性,既有正面的作用也可能起负面的作用。当太阳太多太盛的时候,就会有折磨人的日子,甚至折磨得人痛苦不堪、民不聊生、无法忍受,以至生命受到威胁。
“好东西”太多了也可能是灾难,这是辩证法,俗话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隆冬时节,雪花飘了,人们望着满天飞舞的洁白的雪花,欢喜雀跃,但是,雪花如果下的太大,没完没了,就会带来雪灾,千里冰冻,交通不便,停水停电,停车停运,到那时,人们也就免不了抱怨雪花了,太阳也是一样的道理。古代传说里天上曾经有过十个太阳,那个日子里太阳简直如同是瘟神,光和热泛滥,刺得人们眼睛也张不开,灼得人们的皮肤滚烫,甚至丧失生命。
因为温度太高,于是森林起火变成了灰烬,动物被灼伤、烧死,河流与大海烤得干巴巴的,鱼儿死光了、农作物枯萎了、果树烧成了枯木,没被烧死的人和动物无处觅食,人们在“火海”中挣扎。
英雄后羿为了救生灵于火海,越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多么艰难的历程才来到东海边,登上高山拉弓搭箭,嗖地一箭射去,第一个太阳被他射了下来。
后羿矢志不渝、再接再厉,又一箭射落两个太阳,再后来又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古书上记载: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冬风凛冽的酷冷中,春寒料峭的清晨时,火红的太阳不仅仅给人们带来愉悦与美丽,还给人们带来温暖。可是一旦日上中天,烁烁不可终日时候,就不再是愉悦美丽,也不再是温暖,那么刺眼、炙热、汗流浃背、焦头烂额呵。
生命离不开太阳,太阳又送来了死亡,有功有过,其辩证关系怎么评说呢?
读过一首李贺的诗叫做《啁少年》:
李贺看不惯纨绔子弟们虚度光阴,他们金鞍肥马、花天酒地,绫罗香衫、招摇过市。于是写了一首《啁少年》。录其一段: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
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
李贺诗的“啁”字很有趣,既是爱、又是恨,既是劝、又是骂,既是褒、又是贬,包含了关怀与批评,期望与爱护,包含了对纨绔的关心,又是对纨绔的惋惜、劝戒、打趣。
太阳值得歌颂,它给人类光明,赐给大地温暖,助五谷生长,赋人类滋养。可是太阳也可恶过,可爱又可恨,温暖又残忍,给人生命又残害生命,折磨得人苦不堪言、死去活来,所以难免又遭诅咒、埋怨,甚至是恨之入骨。
常常学习辩证法讨论一分为二的年代,曾有过稀奇古怪的想法,难道事事、人人、物物、处处都具有自身的矛盾吗,都有正面与反面、正确与错误、好处与坏处、积极的方面与消极的方面吗,都是可爱又可恶的吗?后来才渐渐明白确实如此,即便太阳也是如此。
太阳是个宝,绝对少不了;
如果它太多,生命被烤焦。
十个太多了,生灵无处逃;
百姓盼英雄,快把它射掉。
九十九座山,九十九条弯;
九十九峡谷,登上最高山。
后羿弓箭上,嗖嗖射太阳;
一连射九个,世代美名扬。
后羿三箭嗖嗖嗖射下九个太阳,人们欢天喜地,终于能够过安静日子,不再处水深火热中,人不再被烧烤,树木不再烧焦,河水不再干枯,牛羊犬马包括鱼儿保留了下来,后羿的英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忽然想以“啁”字写一篇文章,就叫做《啁太阳》,痛快淋漓的“啁”一下太阳。啊,太阳!你这雄伟壮观的太阳,你这让人又爱又恨的太阳,让人又敬又怕的太阳,不过,我想太阳还是功大于过的,太阳有时对人类确实很残忍,那也是热情过度罢了,但是,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阳光的普照,那才是真的到了最可怕,最暗无天日的死亡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