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端午节后话菖蒲

作者:邢松   发表于:
浏览:19次    字数:156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1334篇,  月稿:0
  端午节的前两天,我在小区里散步,偶见买菜的人们篮子里都多了一份特殊的东西一一艾蒲。我便一时兴起,提笔撰写一篇《青青艾草又飘香》的千字短文发表于江山文学网,以此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怀思。端午节,它与春节、清明、中秋一样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中,插艾蒲是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在民间流传甚广,已延续千年。既然插"艾蒲"已成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心想,如果只写艾草而只字不提菖蒲,心中不免觉得对艾草有偏袒之心,而于菖蒲则有不公之意。于是,便又补写了《端午节后话菖蒲》这一拙文。也算是聊以自慰吧。

  其实,艾草和菖蒲本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草本植物,之所以在端午节人们把它俩撮合到一起,紧密相连,只是因为它们都有着驱虫祛毒的能耐。就像一对原先并不相识的青年男女,因为某种姻缘而结为夫妻一样。

  我认识菖蒲比认识艾草要早。小时候生活在老家,老家的门前从东往西门横躺着一条弯弯的河。河岸的滩地,除了贴着地皮生长的杂草外,就是以芦苇、蒲草具多。每到春天,河滩一片青绿,菖蒲则更是郁郁葱葱。菖蒲与水为邻,群聚而生,根茎姣白鲜嫩、剑叶细长盈绿,亭亭玉立,飘逸俊秀。待到五月,它们已长得极为繁盛,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片青纱帐;走近河滩,那种独特的温润香气则扑鼻而来。那碧玉般的菖蒲,绿意盎然,与流水相辉映。时有鸟鹊扑打着菖蒲的尖稍轻轻掠过、或游浮或觅食的水鸭也不甘寂寞,来回在青绿的菖蒲间穿梭,让整个河滩愈发有了生气。微风吹过,菖蒲就像是芦苇的伴舞,在"沙沙"的声响下轻盈摇摆,翩翩起舞,给人以飘逸雅致的美感。到了炎热的夏天,伙伴们则常常会去门前的河里嬉水游泳。与此同时,最感到惬意的事情莫过于趟进芦苇荡,在茂密的菖蒲间四处探寻,去掏摸隐藏其间的鸟窝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阳光炙热,我们便跟着母亲与村里的乡亲一道,从门前河滩的水塘边割来菖蒲,还从屋后的树林间寻来一些艾草,把它们混扎在一起,然后再一把把地插入门两旁的屋檐和窗口下。那刚插上的鲜嫩艾蒲,顿时便让这个节日充满着草木的芬芳和清润,也会让老家那简陋的草屋,在一整个夏天都充盈着浓郁的芳香。

  菖蒲的价值远不至于仅仅留待端午节扦插。它的根茎鲜嫩姣白,是一道脆甜爽口营养极其丰富的美味佳肴;而剥下来的菖蒲茎叶待晒干后,可用着编织蒲扇;就连茎杆抽出的长穗(我们叫它蒲棒)晒干后点燃也可当着蚊香来熏蚊子。记得儿时,常常去河边成捆成捆的砍割,一根一根的剥去外面秀长的老叶,剩下根部其心的部位则鲜嫩姣白,或炒或煮都是一种难得的菜品,我们都称它为蒲儿菜。现如今,我们也常常会去菜场买回剥好的蒲儿菜,回到家稍作加工,或与虾米炒或与青汤肉圆炖着吃,鲜脆味美,深受全家人的喜爱,是一道地道的淮扬美食菜。

  由于菖蒲择水而居,一生与水为伴,所以分布甚广,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即使离开了家乡居住到县城,也常常会在古淮河畔、里运河边、公园里的湖塘溪水石缝间与之不期而遇。每每如此,总会对其多留意几眼,心里也会不自觉地泛起往昔的记忆。

  几年前,一次因受好友逸飞先生相邀,便有幸来到河下古镇他的隐逸堂作客。谈书论画我是局外一个,品茗闲聊自然觉得必不可少。其间,友人见我格外注目其案桌上的盆景,便对我介绍说这是一盆石蒲,属于菖蒲中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水蒲、泥蒲,它的叶片细密短小,四季青碧,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适合摆放于书斋案头用于装饰。从此,让我对这一植物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菖蒲还是这么一种清雅高洁的植物,难怪有些文人墨客为了显现自己的清雅高洁,追求宁静致远的情趣,喜欢把石蒲盆景置于书桌案头呢。

  如今,端午节已过,但一年一度插艾蒲的习俗仍会年年延续,青青的艾草依旧会岁岁飘香,尤其是水灵碧青、俊逸清秀、雅致高洁的菖蒲更会令人过目难忘,愈发喜爱。

  2024-6-12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