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李丹玟:宇宙浪漫广阔,我们生生不息

作者:李丹玟   发表于:
浏览:91次    字数:277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67篇,  月稿:0

  于我而言,我能想到有关浪漫的事物,一是玫瑰,二是星空。

  这是一张NGC2237号星云的图片,或者我们也可以叫它玫瑰星云——玫瑰与星云,这是我对浪漫的终极想象。星尘为泥,银河滋养,永远盛放,永远存在,这是宇宙级的浪漫。

  何为宇宙?“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中国先民对宇宙的探索从古至今,未曾停歇。“天空无限高远才显苍色,一切都漂浮在无边无际的虚空中”这是“宣夜说”,并不主流,却也极具浪漫情怀。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古希腊民族因绚丽的星座引出无数迷人的神话;还有,泰勒斯专注的仰望与深沉的哲思,毕达哥拉斯学派宇宙中心火焰的遐想。美丽浪漫的星空,永远是人类不竭的思想源泉。

  后来啊,开普勒三大行星定律打破了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完美设想,伽利略的望远镜打开了新的宇宙,牛顿万有引力横空出世,相对论的提出突破了固有时空观的局限,哈勃发现星系的红移现象,爱因斯坦承认宇宙常数的错误,动摇了科学界稳态宇宙的主流观点,伽莫夫的大爆炸理论提出期待已久的宇宙新图景。

  仰望星空的人永远不会绝迹,我们仍在极目远眺,远方的梦想也依旧熠熠生辉。

  探索长路艰苦,而我们生生不息。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是其中接受度比较高的一种。科学家将大爆炸分为了好几个阶段,其中有一个特殊阶段,是大爆炸开始后的10的负43次方秒,在这个阶段,宇宙从量子涨落背景中出现,开始独立存在,因此这一时间也成为宇宙诞生的节点。

  在宇宙大爆炸发生的一万亿分之一秒之后,宇宙中就有粒子、电子、夸克、反电子、反夸克。简单说来,就是正反粒子。在尚且混沌的宇宙里,正反粒子相遇,碰撞,湮灭成为光子。

  在宇宙的高温作用下,光子继续产生正反粒子,然后它们不断地再次相遇、湮灭,循环往复。这里有一个科学界至今仍然在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这些正反成对的粒子相遇后只剩下正物质?

  答案仍不明晰,我们只知道,这些粒子的幸存概率是十亿分之一。

  之后,宇宙不断膨胀,温度和密度飞速降低。在低温作用下,电子被原子核吸引,成为原子;原子又在引力的牵引之下成为恒星。恒星有的爆炸了,有的留下来,比如太阳——在宇宙这个庞大世界里平凡又渺小的一颗恒星。

  再过亿万年,这个“平凡又渺小”的恒星又去吸引其他的重物质和气体,形成行星,比如地球。于地球而言,太阳又是极伟大而不可或缺的存在。

  时间永是流驶。又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围着太阳转的小行星上出现了液态水,出现了生命,最后的最后,出现了我们。

  这些都来源于那些幸存的粒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甚至整个宇宙,都来源于幸存的十亿分之一。

  请永远相信,我们珍贵又伟大。

  我们是正反粒子相遇十亿分之一的幸运,是单细胞生物经过40亿年漫长时光的不断坚持,所以,即使是最微小的概率,当遇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时,也会创造奇迹。

  努力创造奇迹,我们追求生生不息。

  在高中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条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熵可以理解为一个物理系统的混乱程度。在自然过程中,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玻璃会被打碎,环境会被污染,超新星会爆炸,恒星会熄灭,黑洞会蒸发,这些都是熵增。熵增是宇宙唯一永恒的过程,打碎的玻璃不会复原,熄灭的恒星也不会再亮起来。因为熵增不可逆,所以时间永远不会倒流,死去的人不会复活,离去的事物也不会再归来,这是科学规律。

  所以死亡永远多于诞生,在宇宙的层面上,不存在新陈代谢和动态平衡。熄灭的恒星永远多于诞生的行星,直到有一天,恒星全部熄灭,宇宙暗淡无光,黑洞也慢慢蒸发,再也没有东西可以被毁灭,宇宙中的熵达到最大值,将在热平衡里——永寂。

  这就是热寂,宇宙的死亡,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向的最终命运。

  熵增是微观层面,而不严谨地说,死亡可以算是宏观层面的熵增,我们都会物理死亡。熵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物理规律,所以不管是什么,最后都会消失。那我们的文明也会消失吗?宇宙广袤无垠,恒星不计其数,至于行星则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在广阔的宇宙面前渺小地不堪一击,我们的文明同样如此。但说得浪漫一点,我们正在努力对抗热力学第二定律,努力让自己不要消散。

  在永恒的沉默里,宇宙诞生、膨胀,然后死亡,归于永恒的热寂,这个过程很宏大,但即使是这样宏大的东西,最后指向的也是绝望的结局。

  宏大如宇宙,也终将逝去,更何况与之相比如此渺小的我们呢?

  洪水、地震、疾病、战争——天灾人祸,避无可避。上苍不曾眷顾,但我们仍竭尽全力,一路前行,星河长明。

  浩瀚星河永远在夜空高悬,即使无从得见,但它仍然闪耀,亿万年不会改变。但生命不同,它和星辰相比,简直如同一粒尘埃。但尘埃啊也梦想高远,自成世界;也想像星辰那样永远明亮,永远存在。有限的肉体支撑不了无限的生命,那就用延续代替永生。

  我们历经苦难,我们企望生生不息。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作费米的科学家,他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关于宇宙的整个想象——外星人,或者外星文明——最后,他仰望星空,产生了一个疑问。

  “where are they?”

  假如存在外星生命,他们在哪里?这个问题从此成为一个对宇宙的终极疑问。宇宙不应该如此荒凉,但我们确实又很孤单,这就是费米悖论。

  为了解决费米悖论,我们有很多假想,其中被广泛承认的一个叫作大过滤器。这个假说认为,生命的演化过程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可能只有我们得以跨越,也或者,我们也不曾经历,它就在我们前面,从行星文明到星际文明间,所有试图远航的文明都灭亡了,所以宇宙才这样荒芜。

  又或者,这个大过滤器是某种技术,比如核武器,比如基因改造,当实验室开始对人类的DNA进行修改,就预示了结局——总有一些变异会在实验室中发生,然后某个病毒出现,消灭地球文明。就像我们之前说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它很悲观。但其实所有讨论宇宙规律的理论和假说都是这样,指向不可避免的灭亡。

  但其实费米悖论还有一个解释。我们的宇宙还非常年轻,星际广袤无垠,形成的行星全都单调无趣,只有地球是一颗浪漫又有趣的尘埃,其他所有的行星都还没有孕育出生命,也没有环境可供生命存活。所以我们是唯一的生命吗?宇宙为什么如此温柔却又十分残酷呢?可能宇宙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说,它创造出我们来,就是为了思考自己。

  所有的化学元素,在宇宙大爆炸前零点三秒就已经形成了,我们身上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可能来源的恒星不尽相同,但我们都是星辰,这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情。

  你我皆为星辰,于一杯水中饮下宇宙,然后向着故乡前行。

  所以死亡也并不可怕,人的死亡不过是有机生命重回无机状态,离开的人们回归宇宙,我们也终会在星辰大海中重新相逢。

  残骸散落宇宙,我们终将生生不息。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生生不息 浪漫 宇宙 李丹玟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