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浅谈杨仪之死

作者:墨鱼   发表于:
浏览:36次    字数:91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0篇,  月稿:0

  我前几天看《三国志》,看到蜀书杨仪传时感受颇深。杨仪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三国演义中诛杀魏延的杨仪。三国时期,杨仪初是蜀国诸葛亮相府的参军,后因诸葛亮爱惜杨仪的才干,升迁杨仪为丞相府长史,加绥军将军号。建兴十二年,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兵屯住谷口,诸葛亮病死于前线。杨仪根据诸葛亮临终的安排,带领军队顺利撤回,又诛杀魏延,自己认为功劳很大,可以代替诸葛亮主持朝政。然而后被任为中军师,不统领军队,只是个闲职,职务远在蒋琬之下。杨仪经常跟诸葛亮出征担任着辛苦繁重的任务,他自认为资格比蒋琬老,才能比蒋琬高,怨恨的情绪表现在脸上,不满的语言发自内腑。当时他身边很多的朋友和同事怕杨仪说话不加节制,都离他远远的。只有后军事费袆前去慰问看望他,杨仪多次向他说出对蜀朝不满的情绪。杨仪对费袆说:“当初丞相去世的时候,我如果带领全军投降曹魏,那么,我在世间生活会那么寂寞失意吗?”费袆秘密的把杨仪的这些话报给了朝廷。朝廷把杨仪罢官为民,流放到偏远地区,到流放地后,杨仪又上书说了很多对蜀朝不满的话。蜀朝派人逮捕了杨仪,杨仪自杀。

  杨仪的死是很可悲的,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个典型的大舌头,口无遮拦,祸从口出的人。诸葛亮选接班人只所以不用杨仪就是因为他性情急噪狭隘。如果杨仪他闭上嘴,城府深一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拿好自己的薪水,也许还有升迁的机会。可是他偏偏把权利看的太重,又加上自己交友不慎,交了费袆这样的小人,仅仅发了几句牢骚就被别人抓住了辫子,罢官为民。可是他还是不甘心,不停的抱怨,落了个被捕自杀的结局。我们看看杨仪的举动,想想他为人处世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惹祸上身,都是自身不注意小节,把权利的欲望看的太重,不善于隐忍的原因造成的。

  在现代的生活中,像杨仪这样的人很多。我觉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还是由此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意志的崩溃无助于解脱危难,相反,它只能让人雪上加霜,方寸大乱,惹来更多麻烦。我们每个人要在不如意的时候,要停止抱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时候若坚持不住,成功就注定和我们无缘了。事实上,只要人的意志不倒,在失败面前止步,这就是成功的资本,柳暗花明的一天迟早会来临。

  (2007年9月13日,写于石河子泉水地)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三国演义 杨仪 浅谈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墨鱼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