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读林觉民《与妻书》有感

作者:唐高翔   发表于:
浏览:1325次    字数:1162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55篇,  月稿:6

  读林觉民《与妻书》有感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近日,重读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绝命家书《与妻说》几度哽咽、几度哭泣。林觉民的绝命家书围绕着一个有血有肉的“情”字倾诉心曲,在小家和大家方面做出艰难抉择,林觉民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普天下之大众,舍弃温馨幸福的小家,为祖国这个大家,慷慨赴死、英雄就义,他的事迹让荡气回肠,让人可亲可敬可爱。

  林觉民出身富贵之家,其爷爷是林鸿年,道光十六年(1836)考中状元,他最后官至云南巡抚。他从小过继给叔叔,而叔叔是当地的有名之士,才华横溢,饱读诗书,林觉民的家境不算很殷实,但至少也是小康之家,与妻子过着卿卿我我生活,如果他贪图安逸,抑或顺受,纵然就是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满清王朝,也完全可以苟于性命于乱世,甚至凭着他的出身和才华还可名达诸候,完全可以能够平稳一生。

  “为赴国难身先死,为振河山靠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林觉民心系国家,心系社稷,心系普天下之父母妻子,为了让所有人也能够过上安稳日子,拟建立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爱、病有所依的大同世界,不至于国人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义无反顾、坚定执着,舍弃弱弱的爱妻、幼小的孩子、年老的父母,毅然参加了孙中山、黄兴的同盟会,跟着方声洞,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唤醒沉睡的中华大地。其事迹何其伟大,其品德何其高尚。

  无情末必真豪杰。英雄战士、志士仁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当时的林觉民,年近二十五岁。风华正茂,临巾絮语,正是儿女情长,正是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可林觉民在爱妻子、父母的同时,义无反顾的选择祖国,他割舍儿女情长,将自己的生命交给革命事业,将一已之爱扩展到普天下人之爱,用牺牲个人幸福,换得天下人永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的崇高情怀、深情大义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长久。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这个美丽伟大的国度,正是因为有了象林觉民等一代又一代仁人义士的为之奋斗,才有了她的崛起与盛世容颜……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应当向林觉民学习,要学习他懵懂却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的禀性,学习他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思想品德,学习他小爱与大爱融合的博大情怀。先辈已去,英气长存,让我们以林觉民为榜样,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让我们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系国家,心系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怕困难,无惧艰险,奋力谱写为民为国的人生壮丽篇章!零陵唐高翔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林觉民 读后感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唐高翔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4-04-11 22:16
    唐高翔
    谢凌木
    来自·湖南省长沙市
    回复
    2024-04-11 21:34
    凌木千雪
    这篇评论文章深刻缅怀了黄花岗烈士林觉民,通过剖析其绝命家书《与妻书》,展现了林觉民在家国之间艰难抉择的伟大情操。他虽出身富贵,却毅然放弃安逸生活,投身于推翻封建统治、救亡图存的革命洪流之中。作者强调了林觉民不仅是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更是一位充满深情的丈夫与儿子,其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尤为动人。文章激励新时代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林觉民的崇高精神,心系国家,勇担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奉献青春力量,谱写人生壮丽篇章。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