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李靓才‖西河流深

作者:李靓才   发表于:
浏览:8次    字数:1015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0279篇,  月稿:6341

  来自- 中国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悍、深度的议论散文,文章围绕“芝麻可捡,西瓜可拎,最好的选择莫过于怀古以趋时”的论点,合理采用旁征博引等写作手法,通过缜密的文章构思,条理清晰的阐述了人类应该以合理、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读完此文,让人感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好文推荐会员们共赏!并建议版主们推优或精华!(编辑 冬芒江)

  苍山莽渺,草木清幽,相依仙岭八百岁;静水流深,长川漫浩,痛饮西河三千瓢。古来西河出仙岭,蜿蜒流淌,绕郴而逝。千百年集腋聚沙般的沉淀,唱响了西河之一世文明。

  西河的先民从远古走来,57个姓氏聚族而居,逐草以牧,渔樵江渚,晴耕雨读。这里早已不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已然是小桥流水、阡陌交通、鸡鸣桑树、羊牛下括。西河的情怀是厚重的。佛光普照的仁和宝塔、晨钟暮鼓的龙泉古寺、长虹卧波的三合廊桥、雕梁画栋的三厅屋角……一个个经典而独特的文化符号点缀在西河的青山绿水中。

  向来,人类的历史,既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辛酸血泪史。瘟疫、灾害、战火等苦难总是伴随人类而相与始终,很显然,西河也不曾脱此魔咒。譬如:秦始皇进兵岭南,路博德屯兵县境,黄巢顺势而来,太平军两战郴州,日寇大军犯境……哪一场战火不为西河带来深重灾难?

  显而易见,人类的文明成果常毁于愚昧、无知、灾害和战火,那些没落或消亡的文明成果固然要得到及时的拯救、保护、传承。然而,是否需要把所有这样的文明成果,包括废墟在内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不能设想,小埠的邓氏宗祠需要重建,三合的古闹子需要重建,吴山的护龙庵需要重建,招旅的古驿站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面孔又当如何?余秋雨先生说: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或许就是人类的大智慧。然而,并非所有的遗迹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痛苦不堪。

  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不能让西河的一墙一瓦、一砖一石、一栋一梁、一钉一铆因这种观念,而两相挞伐与杀戮,既斫伤了历史,又砍折了现代。芝麻可捡,西瓜可拎,最好的选择莫过于怀古以趋时。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李靓才 河流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