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绝知AI要躬行

作者:凌枫   发表于:
浏览:4次    字数:250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62

  智能好坏终觉浅,绝知AI要躬行。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好在哪里,坏在何处,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

  如今,我们放眼全国,新的科技模式“互联网+”应运而生,人工智能也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有问题问“度娘”,不会的题目去用猿辅导APP扫一扫,出门前叫上滴滴,想买东西可以“横扫”淘宝、拼多多或京东等网络平台,到了饭点直接下单美团外卖就好了。医院里的医生在AI的帮助下能更精准的去诊断疾病,提高治疗效率。银行里的职员在AI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提高金融安全。在学校,老师同样在AI的助力下,可以更好地利用高科技开展教学活动。可要知道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替代作家的巧妙构思、艺术家的独特创造、身边人的体贴关怀……

  太多的便利事让我们习惯了生活便利,这让我们庆幸这个时代的美好:科技在进步,生活方式的智能化让我们很多人轻松了头脑、解放了手脚、自由了选择。可是,我们扪心自问:科技进步带来的智能化生活让我们的问题少了吗?

  我认为科技再怎么进步,问题都会一直存在。这个问题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它是客观存在的。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它们也弱化了我们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选择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这些问题不一而足。

  对于人工智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经说过:“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很多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科技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确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但是,机器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人工智能的真正风险不是它的恶意,而是它的能力。一个超智能的人工智能在完成目标方面非常出色,如果这些目标与我们的目标不一致,我们就会陷入困境。因此,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只能说是让生活变得更好,生活不可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有问题问百度,世界最高峰也好,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也罢,答案马上出来了。可是,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答案吗?江河大川的形成,沧海桑田的变迁,物竞天择的规律,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可那些千篇一律的答案是否少了些什么?若只是满足于那些已有的答案或前人总结好的经验,人类怎么会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又如何去推动社会进步?更不要说去探索浩瀚的宇宙了。

  要买东西直接在网上买,带动了物流业,盘活了线上经济,可多少实体店生意不景气?有多少人能去逛逛街感受下人间烟火气?还有谁能记得那曾经萦绕在街头巷尾的吆喝声?

  到了饭点,直接外卖下单,先不说外卖是否卫生,就长年累月吃外卖,多少人的身体能扛得住?又有多少人本该有的厨艺也日渐荒废?还有多少人在点外卖上还要花一笔不小的费用呢?

  很多学习的APP能帮助不少学子轻松完成作业,可有几个学生肯再动脑思考问题呢?每年的春运,“抢票神器”让一些人可以秒抢火车票,而有的人却无法拥有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疫情期间,有些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或不会扫健康码带来的出行不便刺痛了太多人的心。

  由此可见,我们觉得这个智能化时代好和坏来自于自己或他人的所见所闻。其实,本质还是哲学里说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智能时代,人们会接触到越来越多超出自己固有的认知现象,这样的认知现象必然会让人感叹这个时代的美好。可是,“苟日新,日日新”,社会进步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生活智能化了,还有人类一直葆有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这些意识也会进步,这样的意识自然就促使人类不断去探索未知领域,以便丰富人类越来越多的物质需求或精神世界。这样看来,旧问题解决了,新问题还会有的,新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依然会存在。

  如此说来,我们不要以为有了人工智能,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智能时代,我们是否问下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智能化社会带来的只有好,就没有不好吗?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以他雄辩的文字告诉后人要想成为人上人,就得先吃苦中苦。问题是智能化的生活,愿意吃苦的人多不多?另外,如果让AI去朗诵孟子的这段文字,相对于人的朗诵,AI语音是否有起伏节奏、有感情升华、有轻重气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用他乐观豁达的心胸度过人生低谷,也让人从中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明天定比今天好。同样的问题是智能化时代,人手一部手机,甚至还有笔记本电脑、平板等,平时忙于上班,一到假期难得休息,一机在手,啥事能办。那谁还有闲心去赏一朵花开,听一只鸟鸣,望一轮日落,迎一缕风吹?

  当然了,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帮手,解决了人类很多问题。可要知道人是“万物之灵”,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仅仅是便利了我们人类,它们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角,我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主人。

  在追求创新的时代,在日新月异的现在,在激情无限的年纪,我们更需懂得的是:去拓宽我们认知的半径,我们没有AI,一样能发现很多问题。用无私与担当的胸怀去打开我们的人生格局,我们少了AI,一样能解决很多问题。

  没有比思考更快乐的事了。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让我们辩证看待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利弊,不只是依赖高科技,也要直面新问题,勇敢发问,乐于疑问,不断解问!

  愿我们怀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善良,拥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葆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探索精神去享受智能化生活,而不是一切指望智能化,更不要期待人工智能可以解决所有前进路上的问题。客观看待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只有牵住“牛鼻子”,勇闯“无人区”,拆除“篱笆墙”,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智能好坏终觉浅,绝知AI要躬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凌枫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