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风雨星火燎原,井冈红绿相间一一井冈山短行记

作者:洪峰   发表于:
浏览:78次    字数:482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2647篇,  月稿:7904

  来自- 湖南益阳 “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在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

  转眼五十多年过去,现在的井冈山已经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一块绿色的宝库;更是一块让人感动的革命圣地。

  “久有凌云志”,只是难得合适的机会。五一节假期,姨夫姨姐,我们一行四人自驾游,终于来到井冈山,选择厦坪镇的一家“星火民宿”下塌。

  这是一栋漂亮的两层楼房,走进房内,设备齐全,干净舒适。民宿的宁静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虽还没正式进入井冈山红色景区,但我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红色文化氛围,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体验到“家”的味道,连民宿也成为了“星火燎原”之地。

  次日一早,天公不作美,我们冒着倾盆大雨来到井冈山客服中心。购好A线票,坐上中巴车,一路放眼远眺,崇山竣岭中夹杂些红绿相间,延绵数百里,美丽而又气势磅礴。

  两边的山林开满了红杜鹃,她是井冈山市的市花,别名映山红。时值四五月间,正是映山红绚烂绽放之时,漫山遍野,一簇簇红的、粉的、淡紫的,就像燃烧的火焰。同这火红热烈的映山红一样,红色,是井冈山从未改变的底色。

  中巴车攀行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穿行于红绿之间。湿润凉爽的山风扑进车里,雨点轻敲着车窗。窗外,远远近近是满目苍翠,起伏的绿色山脉、葱茏的绿树、青绿的苔藓,深的、浅的,各种不同的绿,深潭碧水,青纱翡翠,玉石琉璃,而众绿中以大片大片的竹林墨绿最为瞩目。

  汽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山高路窄,弯多坡陡,沟壑纵横。穿行在群山之中,横看流云涌动,静听溪流潺潺,纵观瀑布飞流,不得不让人叹服。

  下车伊始,就立马看到了著名的黄洋界。

  站立在黄洋界上,一眼望去,雨蒙蒙,雾蒙蒙,层层叠叠的云在山间缭绕,云海翻滚,如同大海的波涛一般让人叹为观止。

  弥漫于云海中的群峰只露出了山尖,如汪洋大海上的一座座小岛,又像一艘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堪称奇观。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云海中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我们漫步在黄洋界的云海边,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限魅力。一场场视觉盛宴不期而遇,惊艳了时光,好似步入“人间仙境”。

  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哨口,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那幕历史:红军指战员曾在这里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利用地势布下了五道防线,与敌人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国民党正规军三个团,创下一个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站立此地,眺望远处,这里山峰似剑,绝壁悬崖,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四周峰峦叠嶂,地势险峻,雄峰耸立,陡不可攀。

  山顶雨雾弥漫,好似游于汪洋大海;山脚川谷如带,俯瞰下去头晕目眩。身临其境,我们这才真正亲身体验到毛主席笔下“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受。

  接着,我们瞻仰着黄洋界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字迹飘逸潇洒,烫金大字鲜明如昨,与周围的战争遗迹上下呼应、相得益彰。

  站在界碑下,我们情不自禁地一齐高声朗读:“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当年激烈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背面是朱德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在风雨中格外鲜艳夺目。

  随着人流,我们拥挤着,拾级而上,一路参观着哨口工事、黄洋界炮台、毛泽东和朱德当年挑粮走过的小路和红军营房旧址。我们深刻体会着革命成功的不易,心里反复咏念着毛主席的那句革命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特别是当我站立在红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心情无比沉重,望着这片曾被烈士鲜血浇铸过的阵地,不禁热血上涌,心潮澎湃,仿佛又看到当年那硝烟弥漫战场上,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身影。

  掩体旁、战壕边绿竹簇簇,山风吹来,细雨飘飘,枝叶沙沙,也好似在诉说着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故事,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红军战士的斑斑血迹,好似在雨水中流淌,掩体和壕沟上的泥土也显得格外的鲜红……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游览完黄洋界,继续乘坐中巴车来到了茨坪的上井村,参观了红军造币厂。

  1928年5月,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军将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红色造币厂,铸造了第一批“工”字银元。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拍照,重走了当年红色金融路。

  距厂址不远处是百竹园。这里是满山遍野的竹林,遮天蔽日,嫩绿欲滴。

  井冈山的天气,就象娃娃脸,刚才细雨朦胧,这时天色却一片晴朗。

  极目远眺,一片又一片的云雾嵌绕在竹林之间,一条条石径歪歪斜斜地隐藏在竹丛之中。

  我们沿着石径悄悄进入那绿色的“湖泊”深处,油然生出一番深情,我不勉低声吟诵李白的诗“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此时,阵阵山风习习而过,偶有鸟鸣清脆嘹亮。竹林是如此地美丽和宁静,每根竹子都高高地伸向天空,显得亭亭玉立、优雅大方,蓬蓬勃勃、苍苍翠翠,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竹是绿色的,而井冈山竹海的绿不同于其它任何的绿。它是经过雨水和鲜血的洗脸后,绿得那样的明净,那样深邃,那样富于生命力。它身躯似碧玉装成,叶片如翡翠裁就。难怪人们常说:“竹下品茶则绿色盈盏,竹下饮酒则翠色满杯”。

  井冈山竹子是革命的功臣,是革命斗争史的见证,是“英雄的井冈山的象征”。

  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守卫黄洋界的红军战士们将竹子削成竹钉,放在马尿中和一些山草浸泡,成为带毒的武器,埋到山坡和道路上,“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还“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

  竹子成为了红军的战斗武器和生活用具,跟随着红军将士们转战在井冈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无不打上了红色的烙印,点燃起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我抚mo着毛竹坚挺的躯干,心想:能做一棵“革命的竹子”,也是幸福的。

  我久久驻足在这里,望着这一片竹海,一边亲近大山,迈向大自然,一边品味绿色的竹文化,忽然记起中学时读过的课文一一《井冈翠竹》,那句“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也许是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的滋养,井冈红米也是红色的。红米是井冈山的特产,当年流行的“红米饭,南瓜汤”歌词中的“红米”就是这种米。

  时值中午,我们四人就在绿树和翠竹掩映的一个院子里,吃上了香喷喷的红米饭,再次感受到了井冈山人的热情和好客。

  午餐过后,又乘中巴车到了小井红军医院。

  井冈山的天气说变就变,又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重新穿上雨衣,或打好雨伞,带着十分沉重的心情远远地凝望着这座红军医院。

  它是一排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楼前是一片宽阔的平地。平地上没有刻意地进行修葺,长着不是很密也不很深的杂草。

  踏上医院楼门前的十几级石头台阶,进入楼内。楼内大厅较为窄小,我们一行进来,似乎显得非常拥挤。楼层又较底,使厅内的空间愈发显得小。

  在这里,我们不知不觉地融入了红军医院战士们的生活。西药奇缺,医务人员就上山采掘金银花、鱼腥草、散血丹等草药;缺少医疗器具,医务人员就地取材,用木头、竹子等制作成镊子、消毒盆、探针等;没有药棉,就将土布洗干净作药棉,一条纱布绷带用了洗、洗了又用,有时用上几十遍直至不能再用为止;没有手术刀,医生们就用盐水泡过的剃头刀、梭镖甚至切菜刀当手术刀使用,用小锯齿的木锯子当作骨锯来给伤员们做手术。

  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点消炎的药水都没有了,就用食盐水,甚至用石灰水给伤员消炎。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偷听着其他游客请的导游讲解:

  红军师长张子清大腿负了重伤,住进小井医院时,发给他一小包食盐,可张师长每天只用茶水清洗伤口,而把那一包盐,全都让给了其他伤员……因此他的伤口感染加重,深度溃烂,不得不截掉一条腿。不久,病情恶化,最后在井冈山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张师长献盐的动人事迹,至今还在井冈山人民中传颂。像张子清一样,红军医院的伤病员,特别是党员和干部,都争先恐后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

  离开小井医院,步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著名的龙潭。此时,雨越下越大,渐渐像掉了线的珠子。

  龙潭分为碧玉潭、金锁潭、珍珠潭、飞凤潭和仙女潭。这里悬涯峭壁,云腾雾绕。

  抬眼望去,雨中的绿树经过洗涤后,更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苍翠欲滴。置身井冈山,如置身在绿色的海洋,山风是绿的,空气是甜的。

  只是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只好忍痛割爱,没有继续深入龙潭。出来时只是心生感慨:“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

  随着人流乘车,来到旅游的最后一站一一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

  我们踏着被雨水冲刷干净的石板,一路前行。远远望去,旧居房屋群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因墙壁为白色,当地人习惯称它为“白屋”。

  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驻扎在“白屋”中的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将他这幢兵营腾出给工农革命军做营房,毛泽东便居住在此屋的东厢房内。

  也就是在这里,毛委员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

  也就在这屋,我们肃然起敬,在当年毛委员办公住宿旧址前,每人拍下了单个留影,以示留念。

  当年,毛委员的住处很不起眼,与伙房相邻,房子小得有些难堪,木板床上那一铺稻草,还仿佛散发着庄稼的味道。

  只见房前那块方方正正的“读书石”,留着敌人利刀砍过的痕迹。毛委员时常坐在那石上,批阅文件,看书读报。

  屋后有两株大树,一株红豆杉,一株柞树,它们曾被敌人放火烧枯过,几十年后奇迹般发了新芽,开出了银色的小花,开在我们仰望的高度。

  还有老墙上斑驳的弹洞,八角帽、绑腿和草鞋,还有关于红米饭南瓜汤的歌谣,以及天井里时而滴落的雨点……革命的往事,在走近井冈的心绪里,变得愈来愈亲切。

  在与毛泽东旧居相邻的东边黄屋依次为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同志的旧居,他们曾在这里运筹帷屋,决胜千里,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最终率领革命军队走出井冈,走向全中国,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便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摇蓝,“天下第一山”。

  我们沉浸在井冈山的红绿当中,留连难返,乐不思归。但夜幕将临,不得不结束本次红色之旅。

  回“星火民宿”途中经过泰井高速公路连接线厦坪入口处,我们又在井冈红旗雕塑前留下了倩丽的合影和单照。

  井冈山红旗雕塑高19.27米,跨度27米,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建于1927年。红旗中间镶嵌五角星、镰刀斧头和“井 冈山”三字,在“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背景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 穹,昭示着“星星之火”从井冈山这里向全中国燎原。

  回民宿的路上,我们一边回味,一边感慨:井冈山真是一座红色的山!

  井冈的红,是曾经在血雨腥红中飘扬在山水之间的红军旗帜的颜色,是用先烈的鲜血染成的。红色是井冈山的初心色。

  井冈的红,融在骨血里,红得鲜艳,红得厚重。不论走多远,不论走到何处,革命圣地初心不改。

  那么,绿色是井冈山的天然色。人类未生之年,绿色早在,人类消亡之后,绿色仍在。井冈山苍茫绿色,那是生命之色。

  井冈的绿,盛在新时代,绿得活泼,绿得灵动。

  红与绿,交相辉映,装扮了井冈山;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充实了井冈山。井冈山精神跨越时空,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人们前赴后继。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星火燎原 井冈山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