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十岁,被称之为“天命”之年,这来自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的这段话,很多人都有解释,由于理解不同,各种解释五花八门。而就我个人理解,五十岁的人,无论家庭婚姻、子女儿孙、仕途财产、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基本已经定型,即便有变化,不会改变基本命运,这时你一生是什么样的命,你都可以回顾了,可以下定义了,这就是你的“天命”!从前人们劳动生产效率低,营养条件、医疗条件差,平均寿命很短,五十岁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进入尾声。三国时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就有这样一句:“人年五十,不为夭寿。” “夭”指小孩未成年就死去,而人活到五十岁,就不能说他是短命。
“四十而不惑”,人四十岁时明白了很多道理,已经不被外物所迷惑了,但这时你仅仅明白了一些事物的外表,理解的是一些自然现象。对一些人生的大彻大悟,一些非自然科学,要想领悟、贯通,必须得到五十岁,只能说四十岁你懂得了战术,五十岁才悟透人生的大战略,才能悟透人生天机,这实际需要时间和积累。这也体现在指挥战争的将军大都白发苍苍,谁见过毛头小子青史留名?!现代社会,领导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无不白发苍苍,五十岁以下的人是很难胜任的。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人五十岁之后或发了大财,或担任一个国家领导,这好像与“五十知天命”不符,我们还是要辩证的看问题,事物是发展的,我们论述的是大多数群体,不否认个别现象。
按照本人原来的理解,四十、五十岁是一个大概范畴,不是准确数字,但实际古人把五十岁准确定位一道坎,《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是说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这就是成语“伯玉知非”,也称五十岁是“知非之年”。 白居易在《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李白在《寻阳紫极宫感秋作》有:“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苏轼看到了李白的这首《浔阳紫极宫感秋》诗,也和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东坡此诗也作于49岁,刚从黄州贬所东归,路过九江,有人赠他太白手书的石刻拓本原诗,有感而发。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只活了四十九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朝时还没有纸,用的是竹简。这是说天下无论大事、小事都得由秦始皇来处理,秦始皇以杆秤来称量需要批阅的文件,白天、晚上都有定额,不完成定额就不休息,有资料说每天批阅的文件(竹简)重量是120市斤,合现在的六十市斤。后人评论秦始皇 “贪于权势之如此”,但这个人还是勤奋工作的,并为中华民族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始皇身材高大,大眼睛,昂首挺胸,《太平御览》记载:“长八尺六寸,大七围。”也就是说身高一米九八,腰围四尺八。秦始皇胸肌发达,《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挚鸟膺”,有解释说“挚鸟膺”是营养不良造成鸡胸。秦始皇母亲赵姬娘家是赵国有名的大户,父亲子楚虽说是在邯郸做人质,但作为一个公子哥,这都不可能缺了秦始皇的饮食,这么高大威猛的秦始皇,不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鸡胸。可惜,秦始皇在一次东巡途中病死,死时才四十九岁,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这一定义,秦始皇还没来得及检讨前四十九年的是是非非,更谈不上怎样修正这些不足,倒成了史学家和文人们两千年来说不完的话题。
看过一本自传,蒋介石的幕僚张群,在九十岁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七十才开始,六十岁犹在摇篮里”。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实际是张群对自己人生发出的感叹。细品这句话,这其实也是张群
在“非”自己七十年前的六十九年,六十九年来都是像一个婴儿一样,做一些幼稚的事情,或者说不成熟的事情。按张群的说法,“知非之年”是七十岁,可是太多的人还没明白人生怎么回事,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张群的“知非之年”,远比公认的“知非之年”多了二十年,这与个人对人生事物领悟、认知时间段不同,更与个人认知能力以及寿命有关。不必怀疑张群的能力,像他这样的智囊人物,到七十岁才“知非”,可见要正确认识人生是多么艰难和漫长。
老话说:“一份年纪一份心”,没到那份年纪,体会不到那个年纪的思想认知,每一个有思想的人,对自己的追求取舍、所作所为,其实每天都自我反省,不同年龄段,反省的内涵不尽相同。更甚者自我悔恨,在悔恨中度过余生,“无穷后憾漫余胸”就是表达这样的情感。
人无论活多大岁数,对过去岁月的是是非非做总结,并非要到五十岁,但只有五十岁后,你才能领悟到人生真谛,才感悟到“天命”真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