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011.【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悍雨啸风/翻不过去的一页(...

作者:悍雨啸风   发表于:
浏览:25次    字数:239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278篇,  月稿:7678

  故乡,故土,故人,故情——这是一个强大的情感组合。这个组合,是一个永远且不衰的话题。

  历史的浪潮可以烟消所有,但却湮没不了这个扎根于民众心底的话题。

  散文《重回外沙村,我60年的故地》,就是这个话题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作。

  在这篇散文中被赋予重笔的一座古村,便是标题中明注的外沙村,也是宋春晖先生的情感牵系之地。

  外沙村,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朴实,很乡土,却很响亮,很庄重,让人知之其境貌后会肃然起敬。

  文章作者宋春晖先生出生地的高村,就与外沙村比邻。

  这个外沙村,是宋春晖先生念念不忘的故地,也是宋春晖先生人生程途中最重要的一个成长节点,更是对他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特殊驿站。

  宋春晖先生的母亲曾在外沙村小学任过教,让宋春晖先生自小就受到知识的熏陶。在宋春晖先生幼小的朦胧记忆里,驻留着这里的一切:沉默的石埠,古朴的村庄、虔诚的学校、谷香的田埂、映晨的小道,还有那两棵说不清楚年岁的古柏。

  六十个春秋,匆匆而去,沧桑了宋春晖先生的年华,蹉跎了宋春晖先生的岁月,也磨砺了宋春晖先生的信念。他已不再牵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平淡淡装满了他的心田。

  什么都可以看轻,但重回故土外沙村的想法,却不受任何干扰地始终萦绕在宋春晖先生的心头,挥之不去。

  母亲十周年祭日这天,宋春晖先生带着对先母的无尽缅怀,终于如愿来到了故地。过去,宋春晖先生只是因公路过外沙村,由于不能因私驻足,只有在车内凭窗眺望,扪目寄思。

  保存在宋春晖先生记忆中的那条供行人踩踏过河的水中基石埠,已成为过去而殁入水底,原石埠的上面筑成了一座畅宽平顺的跨河水泥大桥。

  不再过河难,这是外沙村人民得到的一个福祉。

  宋春晖先生缓步走进母亲曾呕心沥血的学校,太多的儿幼时的眷恋,就萌生在这里。

  时光荏苒,日月飞渡,宋春晖先生记忆中的那所外沙小学已经容貌异改,旧颜早去。

  母亲为之付出春华的外沙小学,不再是破旧的两幢教学房,被扩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新校园。这让总忍不住怀旧的宋春晖先生心生慰籍。

  在这里,教育,已经被划为重点。

  珍藏在宋春晖先生心底的那两棵古柏树还健在,虽屡经秋冬被风雨斑驳,略显落拓,但依然挺拔,向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们讲述着这里的诸多故事。

  站在这棵古柏下,宋春晖先生似乎又听见了外婆为他讲故事的声音。

  宋春晖先生影响较深的外沙村古祠堂太保第,是汝城著名的古祠堂群之一。这里记载着一位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明朝中期勤政廉洁、刚正不阿的朱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位杰出人物。

  朱英被外沙村人引为骄傲,也被宋春晖先生引为骄傲。

  这自然也成为外沙村的一个历史亮点。

  走在宋春晖先生最为熟悉的外沙村古巷道里,他在纵横交错的记忆隧道中寻觅着,寻觅着那所外沙村幼儿园。

  那所陪伴宋春晖先生度过了他一年多的童年和那段永难忘却插曲的幼儿园,今日,已无一丝踪迹,让宋春晖先生甚是遗憾。

  朱良才将军的故居,是宋春晖先生多次回故地的必去之处。

  我们学过的课本文章《朱德的扁担》,就是出自于朱良才的手笔。

  军事过硬,政治合格,是军中良才,就是毛主席对朱良才将军的高度评价。

  朱良才将军更是外沙村人和宋春晖先生心中的偶像,高大,伟岸,不可磨灭。

  在朱良才将军的故居,宋春晖先生停留了许久,也沉思了许久。

  还有许多给外沙村人带来了幸福安康的人,诸如李涛等显赫人士,永远都珍藏在外沙村人的心里,刻印在宋春晖先生的脑海中。

  吃水,岂能忘了挖井人。

  散文《重回外沙村,我60年的故地》里,宋春晖先生用笔书写着他平生最敬仰的红色壮歌,因为,他的身体里本就流淌着红色的血液。

  通过对以上人物和情景描写的仔细阅读,让笔者感受到了宋春晖先生的心胸,感受到了宋春晖先生的情怀,更感受到了宋春晖先生的厚蕴文字。

  在外沙村,宋春晖先生终于见到了一位有四十多年未曾谋过面的故友。一见面,两人的手就紧紧相握在了一起,这一握,握出了这辈人的人生轨迹和言之不尽的坎坷过往。

  这次的外沙村之行,宋春晖先生像儿时一样,前前后后的重新走了一遍。

  村前大道,荷花塘,休闲广场,新民居,等等,让宋春晖先生的幸福感再次提升。

  故土外沙村的行程探访将要结束,又要别离,只不知何时再来,再来时,又不知还能不能认识?宋春晖先生此时的心,被紧紧地揪着。

  笔者不知道,这篇策马催行的散文是不是被高度提升了的乡愁?

  如果这就是被高度提升了的乡愁,那么,宋春晖先生就是带着乡愁走进乡愁,用心中怀揣的乡愁寻觅渐渐远去的乡愁,又带着新的乡愁离开被封存的乡愁,胸廓里更增添了一层乡愁。

  我们每一个人,谁没有乡愁?虽然,各自的乡愁对应和内涵略有不同。

  散文《重回外沙村,我60年的故地》,是宋春晖先生用最真挚的情意写出来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故土的留恋,对父辈们的缅念,对英杰的敬瞻,对史迁的感叹。

  这篇散文是一部揉入了丰富感情、主题非常鲜明且结构非常紧凑的好文,有着非常高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在这篇极具文学艺术特征的散文中,作者宋春晖先生不惜珍墨地把曾经过往的一幕幕镜像用真实的文字语言将其串联起来,在如溪水般潺潺的叮咚声中让笔者感受到一股力量,领会到一阵感动,产生出一种向往。

  散文《重回外沙村,我60年的故地》的共鸣力就在这里。

  大概,这就是文字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魅力吧。这个特殊的魅力,被作者宋春晖先生用手中的笔充分挖掘,并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难忘故乡,难舍故土,难离故人,难去故情,早已被写进了中国传统,成为人类史源的重要一页。这一页,不论职高位低,富贵贫贱,谁都翻不过去。

  感谢宋春晖先生,又让笔者享用了一顿优美的文字大餐。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一页 过去的 过去 不过 啸风 雨啸 赏析 作品 文学作品 文学 宋春晖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