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随笔||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作品

作者:风月散人   发表于:
浏览:64次    字数:412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9篇,  月稿:0

  近日,虔心拜读了朱湘山的散文集《苍烟》,掩卷覃思,余味无穷。

  书中既有沉郁顿挫、苍凉通脱的现实主义笔墨,又有繁弦急管、浅唱高歌的浪漫主义风采,二者水乳交融、相映生辉。三十多篇作品汇成巨著,恰如一席甘旨肥浓的文学盛宴,乍一涉猎,便怦然心动,油然意乐,如沐春风、如醉佳酿,欲罢而不能。

  《苍烟》真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一

  作者秉承了新闻记者和历史学家的笔风,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数典叙史,都严格遵循亲历亲闻、言之有据的原则,其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契机、背景、结局等,都秉笔直书,据实摹写,交代得准确无误,清楚明白,绝无穿凿附会之嫌,字里行间都凸现了作者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风格的忠诚笃爱。

  譬如《通顺河》写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在2020年春节期间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与省领导立下军令状、日产30000件防护服的故事,就高扬着现实主义的旌旗大纛。仙桃市唯一一家生产防护服的合格单位誉诚公司,其总经理周利荣“连续几天的劳累和熬夜,她脸上还留有明显的疲劳,头发有些蓬乱,眼圈发黑,声音沙哑,但是目光透着坚定、自信与安详。”开篇就来了个传神的形象摩写,彰显了文章的主角地位。

  当时缺少贴条工是防护服生产的瓶颈,仙桃市劳动就业局副局长王桂红在年关期间,用电话向全国招聘贴条工,如大海捞针,难度极大!“5天5夜的不懈努力,王桂红从全国十个省市招募252名贴条工”,“破解了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篇末,作者说:“彭场镇在抗击疫情中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截止2020年3月18日,以彭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仙桃市日供应口罩已达到5000万片以上,医用防护服日供5万件以上,累计向省指挥部调拨医用防护服191.68万件、一次性医用口罩1.54亿片、N95口罩293.3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1221.96万片、一次性民用口罩7.19亿片,解决了全省战'疫’的燃眉之急。”

  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描写的客观性,这些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特征,在《苍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豫南时光书》中记述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遭受特大洪水的状况,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那次洪水的巨大灾难,其中没有作者任何的感情色彩和观点态度,而其悲天悯人、肝肠欲断的痛苦心情却昭然若揭。

  纵览全书,像这样的现实主义笔触几乎是每篇文章的主导和底色,又譬如其历史散文《芳草夕阳》,通过范墓园的描述,写范仲淹一生四次遭贬,宦海沉浮的经历及“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刚正不阿的品质;

  《沧海归去》写苏东坡结束了海南儋州3年遭贬的生活,渡海北归,先到广西廉州,又改任到舒州、永州、常州,一路抱病奔波,最后客死于常州驿站中的故事;

  而《碑石》则以海瑞墓园为背景,记述了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海青天”的故事。文章波澜不兴,款款道来,却让读者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二

  《苍烟》的超乎寻常的特色和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忠实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且更富有绚丽多彩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主观情感和独特个性的自由表达;热爱和赞美大自然;夸张和对比手法的运用;灵动优美的诗情画意等,这些浪漫主义作品的基本要素和规范,在《苍烟》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体现。

  譬如《江津路》中对云朵的描写:“它们看上去比之前的更飘逸了一些,犹如并蒂的金银花,在那无尽的洁净的天空里,无限地延伸下去。似乎,它们已失去了形体,只留下空灵的魂魄,以圣洁的白,漂浮在苍茫宇宙之中。”这段景物描写,其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尽在其中。什么是云朵“空灵的魂魄”?一可任君赋予见仁见智的想象。

  紧接着,“忽然看到两只鸽子,悠闲地在树林里踱步,它们的羽毛在树空隙间漏下的阳光里闪烁着光华。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犹如它们的王国,一排排樟树则是庄严肃穆的士兵。风吹过树林,树叶哗啦啦作响,犹如一首舒缓的奏鸣曲。而鸽子就那样孤傲地走着,不关心尘世的喧哗,不关心马路上呼啸而过的车辆。那一刻,它高贵的灵魂里,仿佛流淌着一条自由奔放又野性不羁的河流。”这一段里,其比喻、拟人和夸张等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得圆熟精美。请看,在鸽子的灵魂里,竟然流淌着一条奔放不羁的河流!这个夸张是何其大胆狂放!

  又如《笪家湖》:“秋日的阳光如同瀑布一般洒在芦苇荡里,芦苇脱下了曾经翠绿的衣裳,毫不掩饰地摇曳着身姿,用它那似云似雾的白絮,瘦瘦的筋骨,苍黄的躯干,把黄昏的暮霭、远处的炊烟、劳作的薄影裹在灿烂的微笑中,把野地的宁静、沼泽的秋意浓缩在略带寒意的荻花中。”此处可见,写景中裹挟着幽幽的抒情,饱含着对大自然的怡然陶醉,其思维诡谲,比喻新颖,创意独特,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水墨芦荡图。

  如此优美的景物描写,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所有这些,都确凿地反映了作者热爱大自然、歌颂大自然的浪漫情怀。

  思接千古,想落天外,无疑是《苍烟》的又一大浪漫特色。在一系列历史散文中,作者的思维穿梭于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从京都汴梁到海南儋州;从东京洛阳到威海刘公岛,“穿越时间的隧道,在远处那片废墟中,我会搜寻到怎样的历史碎片?”作者把范仲淹、苏东坡、海瑞及宋朝宰相李纲、李德裕、李光等遭贬流放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历史悲剧,诉诸笔端,悲歌慷慨!

  透过《苍烟》可见,作者文思敏捷、臆想活跃,如天马行空、游龙戏海,笑傲红尘、磊浪不羁,文中常见“穿过时间隧道”、“仿佛游走在梦幻中”等表述。如《风暖四月天》中写“海南行政区岭脚干校”状况时,“走近当年的房舍,眼前的一切恍如时光倒流,那几处低矮破旧、看不出本色的房舍,有的已经坍塌,有的成了农场职工的鸡舍猪圈,难道这就是那些干校学员昔日赖以栖身的'营房’?” “恍如时光倒流”,使作者如梦似幻,更加烘托出当年条件之艰苦。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承载着太多人的心酸回忆。”在此,作者竟抛开隐忍幽怀而直抒胸臆,将满腔悲情对天而泄。

  瞬间,其思维又穿越了时间隧道,投向了1969年4月至1974年12月的湖北咸宁向阳湖干校。“那时,文化部系统6000余名文化人去到那个地方,向阳湖也以汇聚全国数千名文化人而闻名于世。”一个意念,激起了心中千重波澜,任其思绪如脱缰野马,纵横驰骋和穿梭于久远的历史中。

  “一群山鹧鸪发出急促响亮的啼叫,它们从林子里扑打着翅膀,飞到我附近的灌木丛中。”“我的思绪陡然被拉回现实。”

  让一群扑棱着翅膀的山鹧鸪拉回自己的思绪,这个细节极具戏剧性和浪漫意味。

  最能令人手不释卷的魅力,当属其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可以说,《苍烟》简直就是一部散文诗,其诗情之澎湃、诗意之盎然、诗韵之跌宕、诗味之浓郁,都是同类著作所难以比拟的,较之散文诗,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词化的遣词造句和意境提炼,如《芳草夕阳》中在写老病无依的范仲淹溘然长逝之后,作者感慨道:“从此,不再有疾病,不再有漂泊,不再有排挤,不再有辛酸。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高蹈理想,还是朝中权贵的攻讦,都成为尘封的记忆。”

  多么锥心煽情的诗词化语言啊!层层递进的四个排比句,饱含着凄怆悲愤之情,岂不令人扼腕唏嘘!

  又如“林中的暖阳发出炫目的光,在空中飘飘洒洒,像从天宇间散落的思想碎片。(《芳草夕阳》)”什么是“思想碎片?”这就是诗的朦胧意境,由此拓展和升华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二是文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锦句,彰显了画龙点睛之妙。譬如在写到春风洛城时,就引用了李白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和司马光的“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又如,在《杏花疏影里》写到岳飞时,就引用了清·赵翼的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写到靖康之变,宋徽宗李佶被俘时,便引用了徽宗自己的诗自我描述其囚徒境遇:“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一事一诗,恰好揭示了宋徽宗的个性特征:治国的庸君,把国家治到了最糟糕的境地;诗词的天才,把诗词写到了最辉煌的巅峰!

  细细品读,感觉每一章节都有诗魂萦绕、诗韵回响。作者每每写到感情激荡的波峰浪谷时,或写到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的节骨眼上,则往往都会信手拈来十分贴切的诗词丽句予以烘托渲染,使文章的氛围和意境为之焕然优化。甚至,文章的标题也直接选自古典诗词,如“杏花疏影里”、“望断南飞雁”等。

  更为玄妙的是,其每篇文章的标题与内容之间都保持着一个朦胧迷幻的距离,若只看其标题,你还真不知道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馨香如故》《风吹麦浪》《绿荫覆盖》等。其标题并不直接揭示或挑明文章的核心内容,而只是标明其内容的媒介、环境和氛围等,通过其相关事物的描绘,间接地影射内容,从而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和想象空间。当然,如若将其改为《母亲与油菜花》《访莫言旧居》和《渔民老吴家》,也未尝不可,但却兴味索然,少了些诗意的空灵。

  三

  综上所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苍烟》中犹如双花齐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许多段落的描写,往往是两种风格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有的甚至难以弄清其分明的界限,是两种风格的浑然一体。

  如《莫愁光阴诗卷里》:“一个高大的戏台赫然立在眼前,虽然朱颜尽改,斑驳破碎,但又明明白白地透出高高在上的威严。戏台的旁边是一座青瓦覆顶的老房子,房前有几棵槐树修禅悟道般静默着。”几棵槐树如僧似佛、修禅悟道般的拟人化描写,便使整段文字都濡染了浪漫色彩。

  又如《蓝紫色记忆》:“在这被岁月侵蚀的老房子的身旁,没有游客,没有声音,只有淡淡的芳香和流进骨髓的思念,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静谧的蓝紫色花蕊沉默于寂静的墙下,孤独着,美丽着,或许它内心的思念,如同夜空的星星,成为一世不变的歌吟。”

  这段描述,其“岁月侵蚀的老房子”、“蓝紫色花蕊”是现实主义的,而“流进骨髓的思念”、“梦幻一般”地笼罩、“它(花蕊)内心的思念,如同夜空的星星”则是浪漫主义的,从整体上看,这段文字是两种文学风格的高度融合。如此妙笔,不一而足。

  读《苍烟》总的感受,一言以蔽之,就像进入了散文艺术世界的大观园,其万千景象令人陶醉,世态炎凉发人深思,感慨之余,一不小心便又穿越了时间隧道,云游和高蹈于历史沧桑之中。文中真善美,叹为观止!美哉,《苍烟》!

  2023年12月26日于深圳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