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
王夫人先斩后奏撵了晴雯,和贾母汇报时,用了一句话,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
然后如何如何,感觉上很奇怪,贾母和王夫人没有公开是让晴雯作妾,那么王夫人何必接这个话。这话说的应该不是晴雯,王夫人口里的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这个人,不是晴雯。应该是赵姨娘。
1、晴雯的事情,贾母为什么让步
晴雯是贾母放到怡红院的,她自己也说,这丫头的模样言谈爽利,只有她配给宝玉使,对晴雯的评价高于袭人。对袭人说是据了嘴的葫芦,这说明,贾母不喜欢沉默话少的,她喜欢爽利机灵美丽的。
而王夫人撵晴雯,不管多么有理,可是有一层,却是失礼,是先撵了后汇报,就妥妥的不尊重,哪里如此对待长辈,长辈的人,你不请示就打发了,先汇报后打发不成吗。可是贾母没生气,因为贾母自知现在不比从前,王夫人势力上升,她因为年纪,不可能和儿媳妇争权,家和万事兴,她不得不让一步,或者,她有顾忌的就是黛玉。
所以贾母感叹,谁知道晴雯变了,其实感叹的是王夫人变了。
2、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
王夫人和贾母的那段话,藏了不少机锋,比如老太太什么没经过,有本事的人难免调歪,这也是话中有话,一样指的是赵姨娘。
老太太挑人是习惯,比如把她袭人晴雯给宝玉,紫鹃给黛玉,翠缕给湘云,素云给了李纨,我们就知道,贾母是喜欢把丫环送给喜欢的晚辈。这是贾母的习惯。自然不是始于宝玉。
那么孙子的通房,她要安排人,儿子呢,肯定也会安排,感觉上,贾母当年给过两个儿子丫环,都给过,贾赦给的应该是迎春的母亲,就是邢夫人口中的比赵姨娘强十倍的,而贾政的,应该就是赵姨娘。
这两个丫环,贾母同时做了安排,一个给了长子,一个给了小儿子,这也是为什么,王夫人安排了周姨娘这个挂名通房,她自己有儿有女,为什么要容忍赵姨娘生子生女,赵姨娘有来历,是贾母的丫环,王夫人不能学凤姐那样打压,或者迫害。
可惜,迎春的母亲知礼安份,却早早没了,而赵姨娘后来是变了,有些狭隘和嚣张,失了分寸,王夫人自然不喜,贾母也有些看不上。所以王夫人提及往事,就是暗指,贾母挑的赵姨娘,其实很差劲。
老太太有什么不知道的
王夫人最大的一个手笔,就是不汇报就先打发了老太太给宝玉的丫环,其实她不傻,能不明白吗,贾母素喜美女,把一个大美女晴雯,放在宝玉身边,为什么,宝玉可不缺人手伺候,十六个丫环,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其实是当通房预备的,如果不是这个打算,王夫人可能会让一步,不就是个丫环吗,到了年纪放出去好了,何必和老太太较劲。
可就是知道了这个意图,就不能小视了,一个丫环好说,可是如果一个通房,那就有些麻烦,万一到时候,贾母先开口,那如何,她能反对吗,那就被动了,所以这才是王夫人为什么急于打发晴雯的原因。
1、就是要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对吗,当然不对,这是越权了,贾母的人,你打发了,要是贾母把周瑞家的免职了,你乐意吗,可是王夫人就是做了,是莽撞吗,不是,王夫人听了王善保家的话,叫来了晴雯,当场开人,知道了是贾母的丫环,就说,回了贾母再处理,可过了半个多用,中间加了过节,才动手,人是慎重考虑过。
也就是王夫人是打算就这样罢了,是后来,怡红院里必有人说了什么,王夫人发现,晴雯和宝玉的关系,挺密切,这才不同意了,原来真信了晴雯的话,以为晴雯只是看屋子,不和宝玉接触。
2、老太太有什么不知道的
王夫人打发了晴雯到容易,如何和贾母交差,是一个难题,百用百灵的借口,就是晴雯得了女儿痨病,这是传染病,当然不能在园子里,王夫人用这个借口,自然老太太不得不同意,能如何,能打发个大夫,看一下晴雯到底有病没病吗,不过也的确病的不轻。
王夫人还提了一句,老太太有什么不知道了,有本事的人难免调歪,这话大有深意,老太太知道什么,知道有什么曾经的案例吗,那自然是双方都知道的人,而且这个人,应该还在眼前,那自然是赵姨娘。
所以赵姨娘其实很可能是贾母的大丫环,给了贾政的,王夫人原来也是凤姐一般作风,要不然,探春贾环皆小于宝玉,说明,王夫人贾政成亲的十几年里,没有庶出子女,只一个挂名通房周姨娘,人到中年之后,贾母做主给了赵姨娘。
不过赵姨娘后来行事乖张,让大家都有些吃惊,而赵姨娘的行为,让王夫人在婆婆面前,有了一个可以委屈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