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乔叶:春菜小记

作者:英雄联盟   发表于:
浏览:90次    字数:2184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春天一来就特别想吃野菜。这天就去逛家附近的菜市场。蔬菜区在二楼。我的眼光在寻常蔬菜里跳跃,想找到一些不寻常的面貌。

  在一个摊上看见了香椿。主色调是嫩嫩的暗红,怎么看怎么舒服。有没有一种颜色叫香椿色?

  老板是个壮小伙儿,穿着件花溜溜的夹克。

  多少钱一斤?

  三十五。

  嚯,可是够贵的。

  头茬的呢。

  头茬的香椿是好。我附议。暗自寻思,要是搞搞价的话,能搞到三十不?

  吃鲜物不能心疼钱。小老板又稍稍拖长了音儿:头茬香椿头刀韭,顶花黄瓜落花藕——

  这河南话说得,真叫一个大珠小珠落玉盘。作为一位资深吃货,“头茬香椿头刀韭,顶花黄瓜落花藕”这“四大嫩”我自然也是知道的。前三样都明白,唯有落花藕有些懵,查了资料方才懂:荷花落时气温渐低,莲藕的糖分淀粉也开始沉集,待花落尽,此时新采的莲藕丰盈爽脆,充分地代言了深秋食材的鲜美。

  有野菜没?

  啥?

  嗯这么问是我的错。野菜这个词太统称了。应该问得具体点儿。

  有面条棵没?

  没有。

  有白蒿没?

  没有。他顿了顿,教育道:现在不叫白蒿,叫茵陈。

  对对对,是叫茵陈。我回敬: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

  他笑了,说:你想想,这还没出正月呢。

  哦,就是,还没出正月。我还以为到二月了呢。

  没出正月。

  他看我的眼神,简直就像看个大傻子。

  有荠菜没?

  你点菜呢?他说,这两天都没有。

  听口气前几天有?

  前几天是有。这不是刚下过雨了么。

  是了,前些天连下了几场雨。昨天雨才停住。

  下雨了不是长得更快?那啥时候能有啊?

  再过两天呗。反正现在地里是下不去脚,掏不出来。

  ——掏不出来。真是喜欢这样的句子啊,闪闪发光。好像是掏什么宝贝似的,不过,也是,野菜就是春天的宝贝。

  现在的野菜都是大棚里的吧?

  大棚如今也敞着呢,地泥得不行。

  野长的得到啥时候?

  也还得过几天。又强调:姐姐,这还没出正月呢。

  要是有了,会卖多少钱一斤啊?

  老板又笑。被我的蠢逗笑的吧。

  随行就市呗。他说。

  末了还是买了半斤香椿,十五块。有点儿小贵,不过跟小老板逗了这会儿嘴,很愉快。总体衡量一下,觉得还蛮值。

  继续逛,在另一个摊位上,一眼就看见了红菜薹。问多少钱一斤,答曰四块五。

  这个菜薹的样子和颜色有些面熟,只是和我吃过的不太一样,比我吃过的要娇小一些,气势上要弱一些。最主要的是,感情上也没有那么亲切。

  怎么可能一样呢?

  回家查日记,是前年春节临近时第一次收到了武汉朋友寄来的洪山菜薹,因为之前从不知晓这种菜,便欣欣然在今日头条发了个帖子,全文如下:“收到了武汉朋友馈赠的别致年礼:洪山菜薹。因祖国地大物博,更因我孤陋寡闻,以前居然从不曾见识过此等佳物。洪山菜薹,武汉市洪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唐朝就已经是著名的蔬菜。其茎肥叶嫩,甜脆清鲜,因颜色属紫,也有紫气东来的好意头。看它开的黄花多像油菜!因它本来就是油菜啊。随手把它立到了书桌上,发现也是极好的一景呢。”

  阅读量到了五十万,引起了五百多条的网友讨论。

  “落单的蜜蜂”说,我们武汉在外的游子过年大都会收到“洪山菜薹”。各大菜市场都有。都叫洪山菜薹。不过正宗的产量很低,都被关系户买去送礼啦。

  “君子兰”说,千万别浪费了。好贵的,几十块钱一斤。

  “湘南人家”说,绝佳好蔬菜,头拔的又肥又嫩,4块钱一斤。

  “别样烟火”说,这个应该是298。

  价格大讨论越来越烈,有人说,2008年吃过的洪山菜薹就150一斤了。有人说,宝通寺下,一百块一把。还有人说,现在500一斤的都有,而且就两根。更有人说,塔影田产的2000了。“南无我”说:塔影里的可不是有钱就能吃到的。“手机浩子”说:有次在地铁上碰见一个送货的师傅说,开了光的就是2000一盒……“雪天”说,嗯还有个名字叫做智商菜薹。

  我这外地人看得眼花缭乱,不明所以。好奇心涌起,简直想打电话问问送我菜的朋友,到底是多少钱。到底忍住了。最基本的社交修养还是应该有的,是不是?

  明白了:世界上有两种菜薹,一种只是菜薹,另一种就是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呢也分两种:一种只是洪山菜薹,另一种就是洪山的宝通寺菜薹。

  宝通寺的菜薹是不是也分两种,一种是塔影里的,一种是塔影外的呢?

  不知不觉的,讨论的方向又转向了菜薹的做法。

  有人说,一定要掺五花肉生炒了吃。有人说,一定要用猪油或者腊肉去炒才好吃。不管那么多,菜薹到了我手里,就是我最惯用的清炒。

  这捆菜薹被我吃掉的过程也有趣:起初吃得很土豪。一炒两整根,装一大盘子。不用配肉,清炒就很美味。真是名不虚传。原以为紫色的茎口感粗粝,其实炒出来很是细腻清香。眼看着它在炒锅中的变化,也很神奇。紫色马上变成悦目的翠绿。渐渐的,菜薹越来越少,就吃得越来越吝啬,用各种菜来配着吃。一直吃到最后,它都有些蔫了,可是炒出来依然是那么好吃。

  和朋友拜年时,我反复赞美她送的菜薹,引得她边听边笑道,听出来你的意思了,放心吧,明年还有,只要你喜欢,长期给你上贡。我说好啊好啊,那我可记挂着啦。果然,自此以后,年年都有。

  对我来说,武汉的菜薹也只有两种:自己买的菜薹,和朋友送的菜薹。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英雄联盟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