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石金先:墙角数枝梅 ·「潇湘边城」

作者:石金先   发表于:
浏览:108次    字数:466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1篇,  月稿:0

  酷暑难耐,去吉信看梅。

  “去吉信看梅!”绝非我一人,还有众多同行者,且无论冬夏,四季都有人这样说。

  然,炎炎夏日,哪有梅可赏,只是觅一份清凉罢了。

  梅花处处有,此梅非彼梅。

  吉信镇一座名碑亭傲的小山岗上,有梅树几株,或旁逸于岩坎之中,或虎踞磐石之上,或扎根墙角巨石之间。从他们身上能看到一种力,这是生存的力,是生命的力,更是生活的力。目睹这般,你会感慨:还有什么理由没让自己好好地活着!

  这几株梅树,大都树龄上百,树干大口径钵盂般粗壮,树冠偌大,叶茂枝繁,喷薄生机。

  时值仲夏,烈日喷火,大地一片炽热。而岗上有梅树庇护,树下没有阳光照射,加上因地势高而形成特有的气流,这里成了入伏后人们心中的向往。

  冬天更胜,焜黄叶衰之季,白雪皑皑之时,落光了叶的梅树正好生出一种红。于是“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的情景在这里生动演绎。这境地,有动有静,有色有香,有表有里,有灵有魂。这是其它树种难以企及的。因为寒冷,大多植物丧失了气节,只有在严寒中战栗,而梅却凌寒独放,暗吐芳香。

  纵观历史,各个朝代处于时髦地位的花卉不尽相同,先秦时代的兰花,东晋之后的菊花,盛唐之时的牡丹都曾经成为各自时代的翘楚。因而有张九龄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有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到了宋代,除了延续牡丹的天香国色,梅花也在这一时期迅速成为拥趸众多的名花。宋人把牡丹称之为“花王”,而把梅花称之为“花魁”。于是林和靖这样吟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归侨著名作家、诗人陈慧瑛著文《梅花魂》。文中华侨老人一辈子钟爱梅花,一生敬仰梅花,因为梅花有“魂”,这魂体现了梅花独有的品性、气节与精神。同时这魂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这位老人穷其一生都在对祖国的牵挂。

  印象中,从四地赶来看梅的人儿,在梅花树下,大多的表现是静的,静静地看,静静地思,静静地拍。定是看梅的美,思梅的魂,而后拍照定格梅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喷薄的特有的东西。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墙角非彼墙角。

  这里矗立一座建筑,名三潭书院。这楼木质结构,楼阁高耸,飞檐翘角,庄严、雄伟。几株梅树就散居在书院两侧的墙角下。

  这院,头门两边之墙呈八字形,为飞尾式建筑。两侧用青砖直砌到顶。前后四个角,均板装鳌头,上面用白灰框边,并绘以彩色花卉。

  正面,青石台阶十级,由下而上整齐排列。而后是牌坊。牌坊呈横式,用青石与青砖砌成。牌坊下为方门,门上镶一匾额,上书“三潭书院”四个大字。这字端正醒目。细看,“潭”字下方“早”字的一竖写出了头,直穿过“日”字,寓意这里的三潭学子早日出头。

  台阶两侧是两个大圆形花坛,一植金桂,一植银桂。两桂树冠硕大、浑圆。书院白墙黑瓦,两桂墨绿而生机勃发。树与楼相互映衬,成了绝美的组合。

  正院为三层阁楼。底层分三大间,正中为中堂,乃教师点教口授之所。中堂前装六合门,门饰为木雕的方格梅花图案,天楼绘有彩图,地板整齐划一。东西两斋为课堂,乃生童习作之室,每斋可容纳生童40余人。中层供生童住宿,东西两面配有回廊,回廊两端檐角高耸,檐流直下。顶层为藏书之阁。楼面向南北倒水,中冒尖顶,四角突现檐牙。

  后有房舍三间,为教师卧室。中间有坪,宽约二丈,地面青石板铺设;坪两端砌有围墙,墙中各开一圆门。出正院中门,下十二级台阶,是与正院平行的另一土坪。四周筑有白色围墙,坪内植满苍松翠柏。

  去吉信看梅,梅居院墙角。看梅人眼里,梅年开一度,而院四季皆在。仰或看梅是名,看院才是实。

  观院之表,不如知其里;知院之里,不如理其源。

  书院创办人吴自发(1834——1886),号诚斋,苗族,清代举人,两任贵东兵备道,布政使,曾受钦赐花羽与黄马褂及最勇巴图鲁称号,诰封光禄大夫,追赐内阁大学士。

  吴自发,道光14年(1834年)于凤凰县三拱桥乡(与吉信镇毗邻)板参寨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出生。其父叫吴秀正,母名龙妹沙。幼年时,由于家境贫寒,父母便携全家迁于得胜营(吉信镇别称),以开荒种菜为生。自发13岁时,父亲去世,其母含辛茹苦抚育其成人。得胜营的万寿宫侧有一私塾,自发儿时随母上街卖菜,回家经过私塾馆,总是要逗留在窗外偷听。塾师见自发聪敏好学,又视其家贫,便免费收自发入学,使自发在贫寒之中,也得以识字受教育,为其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自发学文之余兼习武功,20岁时,已是魁梧健壮,捷步过犬,在青年人中很有威望。

  咸丰六年(1856年),贵州铜仁道教聚众抗粮闹事。自发便与堂兄吴自烈之子吴朝凤一同入伍,在堂兄吴自烈的指挥下,与教军鏖战。咸丰六年九月,镇筸之兵在黔东北对教军进行全面扫荡。自烈、自发从左翼进攻路溪一带。咸丰七年(1857年)三月,黔东北基本安靖。湖南巡抚骆秉章,奏请朝廷根据援黔战功,奖励随军官兵,授吴自烈为西路军统领,继续进剿教军残部。但吴自烈原为一介书生,又已年过五旬,不惯军旅生涯。加之其子吴朝凤身受重伤,遂将所部交于堂弟自发统领,自己则回居故里。吴自发时年二十三岁,便统率二千八百乡勇,进剿黔东。

  同治三年(1864),吴自发因功升任贵州镇远知府。同治六年提升贵东兵备道。镇远城乡房屋毁于战火,田园荒芜,人民流离失所。吴自发到任以后首先招抚流难之民,令有业者复业,无业者分耕荒地。以尽开垦之利,稳定民心,安定社会秩序。继开仓以济贫困,具棺材以殓遗骸,发放资金、耕牛、籽种,清查田亩,招来流民垦植。捐俸治山修筑城垣,兴立碉堡,修建桥梁。复兴书院,培育人才。设立试舍,以便考试,振兴文教,使地方求学风气日渐兴起。此外如施医药、舍棉衣、筹积谷、置宾兴,自发均为己任。亲自率有关人员,奔赴实地调查,于风木溪等处溪河沿途设塘筑堰,先后开出良田1000余亩。将部分人马留在玉屏、天柱一带与当地苗民开荒育林方园60余里,以便安置失散义军和无业流民,使地方安定。战事完全平息,士兵不愿回湘的亦可留下经营林地。清廷敕封该林为“吴公林”。民国时期,御赐林碑犹在。

  吴自发之母虽为农村苗妇,但勤劳贤惠,曾在吴自发任镇远知府其间,到其所任地小住。因当时官家推崇小脚,而苗民却无此陋习。为顾全体面,自发到驿亭接母亲时,便至轿边轻声提醒母亲把脚缩回轿内去。其母亲当即训斥他:“天生的脚没有什么丑,如果你为官不正,我背上教子无方的罪名,那才算丑呢。”母亲的殷切教导使吴自发茅舍顿开,其母更是时时留心当地百姓的呼声,体察其子的政绩。要吴自发为官清廉,切勿妄权。母亲教诲,吴自发铭刻于心。他为政严明,廉洁奉公,政绩卓著。致使地方清平,人民安居,深得当地百姓拥戴。

  战事结束,朝廷补发历年拖欠的军响。因从征兵丁或阵亡或退役,尚有巨额饷银无从发放。他忖念自己幼时少读诗书致无功名,故萌生将此项无从发放银饷为家乡兴办教育。同治十一年(1872年)便拨出白银8万两,令心腹家人王某(佚名,系吉信王连祥之祖父)运送回籍。要地方父老按镇远道府绘制的蓝图,在得胜营和沙坪各修一座书院(三潭书院和竹庐书院),以造福桑梓。三潭书院竣工之后,管理者将剩余银两全部购置良田,得二百余亩作院产(俗称学田)。学田全部给当地农民耕种,年收净谷450担。

  书院落成,得胜营的官绅请吴自发命名。吴念及该书院系用阵亡官兵的饷金建成,旨在为交通闭塞、文化教育落后的苗乡培养人才,以慰殒命将士的在天之灵,补己之过,便题为“新吾书院”。光绪六年(1880年),吴自发归里省亲,曾到该书院探望。见书院位于得胜营城堡外西南侧的一座山麓上,东面为凤乾商旅要道,西为绕山麓东流的万溶江。万溶江源于拉斗羊,两岸岩石嶙峋。因层层落差,而水流湍急。同流至书院所在的山麓脚下与冷水溪会合时,则水流平缓,形成三个碧潭。人们依其形势,由上而下取名为漆树潭、杨柳潭、罗布潭。伫立书院则三潭在望,秀丽的景物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置身境界,吴自发觉得“新吾”二字未能言其志,便将其改为“三潭”,意为愿山川之颖秀钟于书院学子,使家乡人才辈出。

  书院聘请名儒作山长、业师,每届招生八十余名,书籍、膳食、学费,均为书院给以补贴,因而该书院教学质量甚高。

  于光绪三十二年停止科举考试为止,该院与“竹庐书院”(相距只有几里)共培养出举人八名,秀才三十余名。考入新试学堂之后,又培养数千名苗汉子弟,对发展苗乡教育起着巨大作用。他在沅州府(今芷江)修建考生会馆,供凤凰府考生员餐宿。同时,在乌江上建造一座铁索桥,以利两岸交通。他还号召苗族同胞移风易俗,革除耗费巨资的椎牛祭祖活动。

  面对大额饷银,却无动于衷,这是贞洁;看到家乡偏僻落后,文风不兴,用兴办教育来改变面貌,这是高洁。这不就是梅的品性么?

  吴自发晚年打算退居得胜营,曾托人在吉信镇原联欢村新良子弯里兴建宅院。但后来吴自发却未得返回吉信家中,光绪一十二年(1886年)吴自发不幸在贵阳病逝,年寿52岁,遗体回葬老家板参村。其祖父吴长福,父吴秀正诰封荣禄大夫,并在任所镇远敕建“吴公祠”以表彰自发政绩。

  吉信人民为纪念吴自发,于三潭书院处建一座昭忠祠。书院每年春秋为该祠作一次祭祀,悼念那些跟随吴自发阵亡的将士,供奉吴、杨、田三块牌位,以慰三位为兴建三潭书院而倾力的前辈的英灵。

  民国时期,三潭书院经历几次更名,先后为“存诚学校”“县立第十小学”“县立第四小学”“得胜营乡中心国民学校”。建国以后,书院学制随着历年的方针政策,曾经更名为“吉信镇中心小学”、“吉信完小”。1958年,学校也随着“跃进”的浪潮,由戴帽子的初中班到“社办中学”。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拨乱反正,仍恢复到完小学制,取现名“吉信中心完小”。

  校园内古木参天、绿荫如盖。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楼、运动场众星拱月般围绕在书院周围。远观凸显整体美,近看则呈层次美,入里又觉灵动美,这是如今的吉信中心完小。这所具1000余名学生规模的中心学校,是以书院为核心逐步向四周扩张后发展而成,又以书院文化为核心而打造出校园的主流文化。来这你会发现,书院外,现代教学楼中,学生在书声琅琅;书院内,三潭诗社的诗友们常常吟诗作对;校园里,树上、花前、绿茵地,诗词歌赋点缀其间。你还会发现,绿荫下,空地里,孩子们或捧书诵读,或吟咏诗词,或围着校园里某一诗作谈自己的理解。如果在这里待久了,你还会发现,学校定期组织诗词楹联进校园展示活动;三潭诗社经常组织的凤凰、阿拉、湘西州等多个诗社诗词楹联联谊活动,还有在书院里给老师和孩子开展的诗词楹联知识讲座活动。该校第四十四任校长田景祥说:“文化是学校的魂,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文化,那是可悲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来这里,你就会找到答案。

  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三潭书院”到今天的“吉信中心完小”,历时百余年。这里人文蔚起、英才辈出:前有进士、举人、秀才数十;后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肖纪美,中央民族学院教授龙友鸣,音乐家、湖南省音协名誉主席易杨,原湘西自治州副州长龙再宇,原自治州法院副院长陈伐桂,原湖南省民委主任龙辑伍,以及龙祉承、龙锡庆等。前后还有七个学子从这里走出,并担任县长职务。吉信镇因而有了“蔚文之乡”的美誉。去蔚文乡看梅,进而拜谒三潭书院,成了不少人的向往。

  武陵山,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市,面积10万平方千米。而如明珠般镶嵌在群山之中的名书院却屈指可数,三潭书院则是其中之一。历经百余年的岁月剥蚀,它依旧巍峨其间,而且越发熠熠生辉。

  去吉信看梅,就看那墙角之梅。梅花年开一度,看梅人四季都有。个中缘由,看梅人都懂。

  (注:史料整理及提供/田景祥、向宽松)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边城 潇湘 墙角数枝梅 石金先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