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喜欢听喜欢唱那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歌曲。在我老家也有一条河流,河水清澈,波光粼粼,碧绿荡漾的河水自北向南流淌,经年不息。
小河是一条界河,东岸是我的老家,西岸是另外的村庄。这是一条默默无闻的小河,没有谁知道它形成的年月到底有多久。我问过老家人这条小河的名字:父辈们不知道,爷爷生前也不知道。
这条小河是由一条宽窄20–50米不等的长水沟形成,由上而下呈梯级状分布。每流经几公里远便有一处天然的石坡,落差近10米,河底最深处估计也不会超过30米。沿途上下有好几座人工修建的水库,也有好几座跨河石板桥。
老家后面筑起了一座水库,水库堤坝依托小河东西两岸的土山丘而建,河水被拦腰截断,从而形成一座水库。在以农业为本、兴修水利的年代,这座水库可是保了一方百姓的口粮啊!1978年,老家遭遇特大干旱,好多村庄庄稼几乎绝收,而老家水库附近的几个村湾,农作物差不多都保收了。
小时候老家河上没有架桥,对岸的人要过河,需要乘坐小木舟,或者从堤坝排水处淌水过河。后来,在河流的中段上下不远处,各架起了一座石板桥,一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只不过桥面变得越来越宽,交通更便利。
往日里,河水比现在要纯净,能直接做饮用水。无论是去地里劳动的人们、到河边玩耍的孩子,还是路过的行人,他们口渴了,都会在河里捧取水喝。
每逢夏伏天来临,会水的男孩子常下到河里去游泳、摸鱼虾,也有成年人甚至女孩子家。摸鱼虾不需要游到水中央去,只需下半身子潜在水里,顺着水边河堤、岸坡,寻找到水下的洞穴、石罅,两只手掌轻轻去探摸,一旦触碰到鱼虾等,迅速合拢,才有可能抓到它们。
大干旱那年,老家河库的水已经被抽得只剩下不到2米深,河里到处都是摸鱼的人。自己当时只有10岁,不敢下到水里去——人太多,不比平日,万一被谁不小心撞到深水处,那可就危险了。父亲、叔叔,还有大哥,他们可是都游到了河水中央,一会儿抓到鲤鱼、鲫鱼,一会儿捉到鳖、乌龟,他们把摸取的鱼不停地往岸上送;我和俩弟弟在岸上等着,不断把鱼装进大笆篓里:不到半日工夫,就装满了整整一笆篓。
在大集体时代,两岸村湾的百姓大多滞留在家里,他们生活得贫困、落后、闭塞;如今,两岸村庄变得富裕、文明、进步了。有很多人盖了新房,还买了私家车——他们是率先跟上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啊!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步行到小河边,望着清澈的河水、两岸的种植养殖基地、焕然一新的村庄,还有那连接两岸的双车道水泥石板桥、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心里总会涌出无限的回忆、感慨——老家换了新颜,老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这真是一个好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