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张爱琴:山水小镇寺前走访

作者:翀翀   发表于:
浏览:30次    字数:374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我老家所在的太湖县地处大别山中,山青水秀。在城市生活了30多年,人到中年,我对老家的山山水水却越发眷恋起来,乘回老家时机,我到山里到花亭湖边转了又转。五月的一个周末,我在花亭湖畔的寺前镇不仅看到山水小镇秀丽,也感受了山里人的淳朴和对家园的守望情结。

  那天下着时大时小的雨,一大早我们一行冒雨驱车向山里的寺前镇进发。一路上,虽然多是在崇山峻岭间上下穿行,但也不时行到花亭湖边,或沿着溪流而行,不时穿过山穿过山村,从山里人家门前经过。

  早上我们出发时,大哥听说我们要到寺前镇,就说:寺前镇有个洪畈村,村里有个徐大哥以前帮过我,一晃三十余年未见了,不晓得他还在不在?老刘问他是不是想去看看那位朋友,大哥说,当然想去,只是原来到他家有段路不通车,不晓得现在可通了。老刘说,现在的车路村村通。于是大哥就跟着来了。经过罗溪村时,大哥说,这罗溪村原来是一个乡,现在成了寺前镇的一个村,过了罗溪就得转小路去洪畈村。于是我们便转向岔道先到洪畈去看大哥的朋友。路上大哥感叹,早年进山到洪畈,要么乘船搭便车到罗溪,再步行或骑车前往,翻山越岭要两三个小时,如今都是平整的水泥路,虽然也是一路弯弯绕绕,却是方便多了。路变了村子也变了样,大哥只记得大致方位找不到朋友家了。在一个岔路口看见有几幢房屋,路边立了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朴初故里,云水洪畈”八个大字,于是我们便停下车,边找人边观赏山村景色。

  这里高山夹峙,沟壑纵横,紧邻花亭湖,湖汊众多,居民依山临水而居,环境非常清幽。雨中的山村,细雨朦胧,云蒸雾绕,房屋若隐若现……大哥到路边小店去问路,说了朋友的名字,店家说是他前几年病故了,他老伴就住在附近。大哥来之前专门带了两瓶酒,一听这话,一边叹息说“可惜了”,一边赶紧在店里买了两箱牛奶,要去看朋友老伴陈大姐。这时小店门口又来了辆小汽车,下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进来买东西。店家告诉我们,这是陈大姐的侄女和侄女婿。听说我们要到陈大姐家去,他俩说正好要回去,叫我们跟着他们的车。我们两辆车在雨中山道行驶十来分钟,到了一个村庄小广场停下来。村庄依山傍水,左右两边都是联排的三层楼房,陈大姐家就住在左边的一栋楼里。进了陈大姐家,大哥一眼认出了陈大姐。陈大姐七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但反应不太灵敏。大哥解释了一下,她才记起大哥来,一连声说:“想不到,想不到你还会来看我。”然后显得一脸愧疚和忧伤,一再说:“当年怪我看走眼了,误了你和孩子。”原来大哥的前妻是陈大姐和老伴介绍的,也是洪畈人,九十年代初吵架赌气跑了,丢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让大哥又当爹来又当妈。大哥对陈大姐说,他从没怨过她们,一直感谢大姐两口子,让他成了家儿女双全。并告诉她,后来前妻也回来跟他办了离婚手续,好聚好散,各自都重新成了家。陈大姐说老伴因爱饮酒,得了脑梗塞前年去世了。一边说着,一边给我们倒茶切西瓜。又带着我们参观她的家,这一排共有三家,陈大姐家在中间,左右两边是一层三间,中间是两间,每家室内有楼梯,通往二楼三楼,一楼为客厅和厨房,二三楼是卧室书房。站在她家阳台可以看见近处的菜园和远处的花亭湖。陈大姐说,她们原先的家都被水库淹没了,这是是后来建的移民新村。儿子和女儿都双双到外面打工去了,现在就她一个人在这里帮女儿看家。她说像她们这样的村庄、这样的人家很多,儿女和孙辈都到县城到外地去工作和上学,农忙或者周末才回来下,平时就只有老人在家留守。

  离开陈大姐家,驱车二十来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寺前镇。

  这是一个位于大别山西南麓、花亭湖北岸的山中小镇,房屋沿着湖湾而建,依山傍水,独具湖光山色。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来往进出的人,显得从容不迫……也许是雨天的缘故,湖边码头边,船只静静地停泊着,不见游动。其实自花亭湖水库大坝到寺前镇坐船来就十五公里。路边的立石和灯杆上都写着“朴初故里,禅文小镇”,令人顿生禅意诗情。

  镇上最引人注目的景点是赵朴初文化园,赵朴初文化园座落于花亭湖岸边的双凤山,巍峨两山相拥,山下花亭湖湖面开阔,水波荡漾。文化园就坐落在两山的臂弯中,顺着山势而建,虽然建得简朴,但仰观仍显得颇为宏伟、庄严。沿着石阶层层向上,依次有徽州青石牌坊、月塘、门楼、诗碑亭、赵朴初铜像和树葬墓地。自铜像平台往西为纪念碑林和纪念堂。我们拜谒赵朴初文化园时,细雨绵绵,文化园中游人稀少,肃静安谧。一路上亭台廊柱和碑刻上都是赵朴初先生的诗词书法作品,我们一边欣赏优美的诗词和人文故事,一边品味先生清雅禅意的书法,对著名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一生增加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与我们同行的大哥没有带伞,却比我和老刘更积极。见雨势越来越大,我和老刘打算不去位于山巅的平台,大哥却不容分说往上爬,我们便跟着,频频驻足品读,大哥见到动心的诗词都要拍照留存,忘却了雨早已打湿了衣衫。顺着西边的诗词碑林边欣赏朴老的作品,边下山,来到了位于镇上的状元府。

  赵朴初先生是清代嘉庆年间状元赵文楷的六世孙,祖居地在太湖县北中镇的玉望村,赵文楷去世后,他的儿子赵畯、赵畇将家搬到了寺前河畔的虎形山下(原洪诸畈),当地人称他们家为状元府。赵朴初先生于1907年出生于安庆,幼年时跟随母亲陈仲瑄回到寺前镇状元府第生活、读书,并在这里经常跟着信仰佛教的母亲上佛寺烧香拜佛,逐渐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后来成为一代佛学大师和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于14岁时离开太湖外出求学,此后除十九岁时曾匆匆回太湖短暂小住,因参与抗战难民救济、爱国民主运动、宗教活动,工作繁忙,60多年没能回过故乡。1978年应太湖县文化馆之请,他为县办《长河文艺》创刊号题词,其中有诗句“托衷情于纸片,望故乡而高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990年赵朴初乘到安徽九华山参加佛教活动之机会,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故乡。当时他乡音未改,一个劲的说“少小离家,老大方回呀!太湖是我的父母之乡,我是太湖人民的儿子,所以我常常在想,做梦里都在想。”然而,桑田沧海,他儿时住过的状元府已经沉入花亭湖水底。朴老站在花亭湖边,没有为自家状元府第被淹没而伤感,而是喜悦于故乡的变化,挥笔写下诗篇,赞美花亭湖,抒发爱乡情:“神驰远景无疆,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不教往事惹思量,任故里水深千尺,抑又何伤!问还余几多光热,报我乡邦。”他关心故乡建设,多次为故乡捐款救灾、助学。2000年赵朴初于北京逝世,2004年家乡人民将他部分骨灰迎回举行树葬,建立赵朴初文化园。状元府第也是随后建设的朴老纪念性建筑——赵朴初事迹陈列馆。先生一生结缘佛学,致力于佛学研究,倡导和平友爱,虽坎坷却超凡脱俗,其学术思想和诗词、书法造诣享誉海内外。如今先生长眠于这“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梦里故乡,成为太湖的人文名片。我们感慨状元后裔,四代翰林翰墨留香;感叹赵朴初先生的佛学情怀禅意人生,他以出世的精神巧妙地入世处世行事,成就斐然,成为一代楷模。

  其实,如今的寺前镇并非原来的古镇。长河上游发源自岳西多枝尖,在大别山崇山峻岭间流淌,沿途寺前河、罗溪河、东河、西河等多条河流汇入,河道越来越宽阔,水越来越深。历史上经常给下游造成灾害。为了防洪、灌溉和发电,1958年开始在花凉亭修筑大坝拦截长河蓄水,寺前、洪畈,罗溪等,许多沟壑山地和17个乡81个村庄被淹成水库区,73,000亩土地,54,000间老屋,永久留在了花亭湖底,6万多人背井离乡,告别世代生活的家园。其中有一部分的村民故土难离,向湖边的山腰和山上迁移,重新在花亭湖边建设新家园,如今的寺前镇亦是自湖底迁移新建而成。高峡出平湖,就是现在的花亭湖,形成山在水中,水在山中、民居村庄在山水间的奇特景观。

  游览完文化园,走出状元府,发现已接近下午两点,我们才发现还没有吃午饭,但已过饭点,便继续在镇上转转看看,然后找一家小商店买了三碗方便面和几个面包充饥。我们边吃面边和店主攀谈起来。店主是一对50多岁的夫妇,很是热情,专门给我们泡了好茶。他们家里的房子是上下三层的小楼房,屋内收拾得干净整齐,自来水、网络、有线电视一应俱全,门口还养了几盆当地很少见的花,红红的开得很是艳丽。我很好奇,问他这是什么花,店主告诉我,他也不知道花名,是在合肥工作的孩子带回来的,孩子们已在合肥买房成家,过时过节会回小镇来。我问他是否是当地人,他告诉我们,他们的老家就在花亭湖底,搬上来已经有几十年了。原来是靠种地采茶为生,后来因花亭湖搞旅游开发,他就开起了小商店小旅馆,虽然平时来人不多,但一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小镇游人不少,生意还好。看着他俩恬淡自得的样子,我感到了山里人淳朴勤劳的品质。他俩和陈大姐都是花亭湖上迁移居的缩影,寺前镇是库区变迁的缩影,花亭湖是国家水利建设的缩影。库区移民为国家的水利建设奉献了世代生活的家园,艰苦奋斗,又在异地荒山上建立起新的家园。

  大别山青山不老,长河水水流不断,斗转星移山水相依。巍巍大别山孕育了悠悠长河水,长河水哺育了两岸的人民,造就了花亭湖,造就了山水小镇。山水寺前镇人杰地灵,不仅出了赵朴初这样的名人,而且移民可敬可亲。“花落还开,流水不断。”禅源太湖源远流长,处处有风景。走过千山万水,蓦然回首,发现故乡是一本值得我一读再读的书,故乡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个村镇,每一个乡亲,都是这本书上意味无穷的文字和符号。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翀翀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