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陈祥发 :家乡丰都,历代文人墨客神往之地

作者:陈祥发   发表于:
浏览:262次    字数:313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家乡丰都,作为长江大三峡腹心,亮丽风景线之一,吸引了宋代“三苏”、白居易、段文昌、李商隐、陆游、杜光庭、范成大等不计其数文化名人来此游历,留下大量诗文和传说,“诗画丰都”声名远播。

  历代名士游丰都:奇闻趣事传古今,“白鹿夜鸣”今尤切

  平都山前为滚滚长江,西望双桂山,北临五鱼山,临江独成一峰。《丰都县志》载,平都山“石径萦纡,林木幽秀,梵宇层出。旧志谓平都福地,紫府真仙之居”。西晋时,平都山寺观始有建筑,至隋又建隋殿。蜀郡太守张堪之孙张衡,于东汉末年在平都山建“天师治”。北宋苏轼登游时,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句,人们始将“平都山”称为“名山”。明万历九年,典史彭镃于平都山顶的天子殿前建“天下名山坊”,“名山”遂广为传扬。最早描写丰都乃是唐朝青城道士的《平都山》:“万仞峰峦插太清,麻姑曾此会方平。一从宴罢乘云去,玉殿珠楼空月明”,将平都山的险、秀、奇演绎得淋漓尽致。

  宋仁宗嘉祐四年,苏轼偕父苏洵、弟苏辙自家乡乘舟沿江顺流而下。经丰都时,乘兴登临平都山。此次登临赋诗,在民间演绎得极具神秘色彩:

  深秋一个夜晚,丰都李知县正在书房读书。忽然,城后双桂山传来一阵呦呦鹿鸣,声音清脆,山鸣谷应。遂令家丁查个究竟,待赶往山上,但见树丛中一只白鹿纵身一跃,不见踪影。一老翁手捋银须静坐石上,道:“白鹿夜鸣,明日将有贤人前来县里。”

  次日,一叶扁舟顺江驶来。苏洵、苏轼、苏辙舍舟登岸,闻听白鹿夜鸣一事,无不大为惊奇。登游双桂山玉鸣寺后,苏轼写下《仙都山鹿》:“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苏洵也在《仙都山鹿并序》里,以“百字文”讲述亲历之趣闻:“余闻而异之,乃为作诗。”诗曰:“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应是仙君老童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历代名士吟丰都:“闻泉声而缓步,爱松色而难别,遂命笔砚,志于岩谷。”

  自汉唐以来,名山名气增大,逐渐成为政界、文坛名流的游览圣地。他们进丰都,登名山,吟诗作文,咏怀言志。

  唐朝宰相段文昌三次入蜀。他第一次游平都山,乃是贞元十五年。至丰都后,系船江边,段文昌沐浴更衣,虔诚地缓步攀上平都山。参观仙都观和庙宇、古洞,他看到的是“石岩灵窦,苍然相次;苔龛古书,依稀可辨。”由于行程特紧,未能停留,书名刻石后匆匆而去。大和四年,段文昌由淮南节度使移镇荆门。有客经过丰都到荆门,言及他前次游平都山题记的文字犹在,但仙都观已年久失修,他闻言倍加着急,即刻拿出一个月俸禄,派儿子段成式亲往丰都,与地方官联手维修仙都观。段成式完成任务后,撰《修斋记》刻于碑。大和七年正月初五,61岁的段文昌再次莅丰,见仙都观维修一新,“闻泉声而缓步,爱松色而难别,遂命笔砚,志于岩谷”,撰成《修仙都观记》,其文曰:“平都山最高顶,即汉时王、阴二真人蝉蜕之所也。峭壁千仞,下临湍波,老柏万株,上插峰岭。灵光彩羽,皆非图志中所载者。昏旦万状,信非人境。”

  唐末著名诗人杜光庭在《道教灵验记》卷三中,记有段氏捐俸修葺丰都平都山仙都观一事,其文曰:“忠州丰都县平都山仙都观,前汉真人王方平、后汉真人阴长生得道升天之所。芜没既久,基址仅存……相国邹平段文昌,旋旅之年,道回峡内,时因登眺……施一月俸钱修观宇……”,可以互为映证。

  历代名士赞丰都:从“平都天下古名山”到“天下名山总不如”,表达了“如画平都壮峡江”之主题

  唐代白居易、杜光庭、李商隐赞丰都。初冬时节,万物逐渐萧瑟,但在丰都龙河有一种植物——元宝枫,却以鲜艳之颜色点缀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千年之前,著名诗人白居易来此作诗《九日题涂溪》以赞:“番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唐末著名诗人杜光庭在《题仙都观》中写道:“往岁真人朝玉皇,四真三代住繁阳。初闻九鼎丹华熟,继蹑五云天路长。烟锁翠岚迷旧隐,池凝寒镜贮秋光。时来白鹿岩前后,应许潜通不死乡”。李商隐在《送丰都李尉》中写道:“万古商於地,凭君泣路岐。固难寻绮季,可得信张仪。雨气燕先觉,叶阴蝉遽知。望乡尤忌晚,山晚更参差。”

  宋代“三苏”赞丰都。苏轼诗中写道:“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闻鹿催班。”又曰:“日月何促促,尘世苦拘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苏轼途经丰都共留诗五首,最著名者乃《平都山》:“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常苦辛,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宋代陆游、范成大、冯山赞丰都。陆游在奉命赴前线抗金救国、逆水而上过丰都时,留下《平都山》一诗,诗中“名山近江步,蜡屐得闲行”一句,与苏东坡的“平都天下古名山”遥相呼应。他在《平都山》中写道:“名山近江步,蜡屐得闲行。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乞我诛茆地,灵苗得共烹。”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了入蜀故事:“忠州丰都县,去三里有平都山……碑牒所传,前汉王方平、后汉阴长生皆在此得道仙去。有阴君丹炉及两君祠堂,皆存。满山古柏大数围。转运司岁遣官点视,相传阴君手种”。在《平都观》中,他以“峡山逼仄岷江潆,洞宫福地古所铭”等诗句,展现了平都山险峻奇美的景象。同代诗人冯山在《丰都观》中,以“修廊转空曲,古殿冠绝顶。汉柏抚骨立,唐碑独孤挺。高踞自轩溪,遐追如俄顷”写平都山之幽。

  璀璨群星赞丰都。葛洪、宋王象、吕洞宾、蒋夔、蔡毓荣等,皆以诗文等颂赞平都山。晋葛洪著有《阴长生》一文。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仙都观,在平都山,唐建。宋改景德,又名白鹤观。”俗传唐代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纯阳)云游平都山,亦有“平都山留题”:“孟兰清晓过平都,天下名山总不如。两口单行谁解识,王阴空使马蹄虚。”明永乐年间,达官蒋夔在《重修平都山景德观记》中写道:“览其山水名胜,则左跨黄牛,右萦白马,前临月镜,后拥五鱼。”清康熙时,川湖、云贵总督蔡毓荣撰《修平都山二仙楼记》赞曰:“平都山,道书所称洞天福地也”。此外,还有冯山《丰都观》、王廷献《平都怀古》《秋山拾遗记》、王士祯《蜀道驿程记》《麻姑洞》,海明《题名山天子殿》、张启明《游山纪略》、王守仁《平都山书院记》、林明俊《重修平都山记》等等揽胜抒怀的诗文存世。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事:

  一是杨孟瑛以佳文丽诗礼赞家乡。美名佳誉迄今犹在西湖一带传扬的丰都籍人士杨孟瑛,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酆都县志》载:“瑛天资颖异,方治举子业已能纵观群书,作古文词立就数百言。”弘治十五年任杭州知府,他致力于疏浚西湖筑杨公堤,该堤与苏堤、白堤齐名,民歌曰:“杨君来,西湖开,西湖清,杨君升”。后辞官返丰建“平山书院”,传承数百年。他主撰了丰都第一部县志。所撰《丰都志目录序》对家乡予以如诗礼赞,流传甚广。

  二是抗战期间,丰子恺等以锦绣华章倾情推介丰都。民国25年5月10日上午,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乘“民生”号轮抵达丰都游览名山。前一年的3月,宋美龄乘船抵丰,登游名山。民国27年12月23日,抗日名将冯玉祥将军抵达丰都,在“后坝”广场发表激动人心抗日演说。民国33年3月下旬,丰子恺先生莅临丰都访问并举办画展,在适存女中讲学,与文教界人士吟诗作对,返家后,撰《丰都》一文,对丰都予以倾情推介,名山之名远播海内外。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丰都 家乡 陈祥发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若雨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7-13 15:40
    美文苑
    陈老师的散文的散文驾驭能力很强,丰都因为细腻的文字和反复浸润,变得熟悉亲切。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