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香台怀古

作者:王中意   发表于:
浏览:294次    字数:347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2篇,  月稿:0

  乳香台,旧称香台关,位于沈丘县老城镇徐营村东头,清澈碧绿的泉河水从其身边穿越而过。这里原是颍(今阜阳)、陈(今淮阳)二州的界关,自古就被称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

  我对乳香台是有感情的,因老家就在沈丘县老城,与乳香台隔河相望。少年时,我曾多次到乳香台玩耍,听到许多关于乳香台的故事,那时原本高大的台子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还剩五六丈高,台上有10余间房屋,曾做过小学堂。“文革”中,群众在此拉土,垫宅基,搞积肥,台子又削去近半,变成了一个高土堆。后来,我在老城公社(老城镇前身)工作十几年,不断从乳香台经过,常常看到乳香台的身影。自1984年调到县城工作,才与乳香台逐渐疏远,但我始终不会忘记生命开始的地方,乳香台更是常系心头。

  2017年初秋,一友人从京归来,对乳香台饶有兴趣,想去古迹探幽,我虽然离开老城多年,但还算上半个“老城通”,便欣然陪同前往。

  从县城出发,沿商临公路前行20多公里,到了徐营的泉河大桥,乳香台便映入眼帘。我们把小轿车停靠在乳香台南面的一块空地上,沿着一条低洼的小路,向乳香台走去,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在风儿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沿着台阶登上台子,只见上面有三间新建的大殿,门上方的匾额上书写着“乳香台”三个大字,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大殿门前摆放着三个香炉。院内有一些烧香上拜的人们,看来这里的香火还很旺盛。

  时隔多年,重登乳香台,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倍感亲切,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仿佛听到了广教寺的晨钟暮鼓声,捏一撮泥土闻了又闻,似乎嗅到了尘封已久的“乳香”味道。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在其台上建了广教寺,这是一座佛寺,占地面积五六百平方米,布局上沿袭中国传统的庭院形式。这里就涉及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点问题,一种说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载:“天竺有神人,名沙律。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另一种说法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蔡愔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大月氏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卷。学术史上对这两种说法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如果按第一种说法,佛教传入中国62年时这里就建了佛寺,与第二种说法相比,这里的建寺时间要比传入时间早三年。但无论按哪种说法,广教寺都可说是中国建造较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国佛教的重要“释源”地。

  由于广教寺周围林木很多,枝繁叶茂,后来引发大火,广教寺毁于一旦,明成化年间又进行重建。因庙梁使用的是乳香木质,每到盛夏渗出乳香,芬芳四溢,故这个高台被人们称为“乳香台”,重修的广教寺被称为“香台寺”。整个香台寺由山门、前大殿、后大殿组成。山门前有几十层的石台阶,人们称为“登天石梯”。山门门楼上方悬挂有长六尺、宽二尺、黑底金边的木质匾额,上书“香台寺”三个大字。进入山门,第一节院中央有座一丈多高的八角凉亭,亭下立着一通七尺高的石碑,碑上的楷书碑文为明代弘治皇帝亲题。三间正殿门上方悬挂着“大雄宝殿”匾额,殿中的台上供奉着五尺多高汉白玉雕刻的“三佛同堂”雕像。正殿前东西两旁各有三间厢房,房内神台上的泥塑雕刻着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第二节院的大殿是一座两层楼房,乳香木大梁就在这座殿内。一楼正殿神台上供奉的是一尊站立的高约七尺的菩萨塑像,两旁或站或立的是十八罗汉塑像。正殿二楼是藏经和僧人念经的地方,有时寺院住持也在这里接见来宾。正殿前东西两旁各有厢房三间。因香台寺建于明朝,整个建筑群具有显著的明代特色,木质梁架式结构,棂子门窗,屋顶盖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花砖亮脊,吻兽装饰,宏伟壮观,肃穆庄严。

  香台寺东面原来有一口古老的水井,相传是广教寺初建时打的,据明嘉靖年间的《沈丘县志》记载:“在寺东有香台井,其水甘美。”不知何时销声匿迹。这清纯、甘甜的井水,想必是因香台寺紧邻泉河而得益于泉河的水系之美。

  这里的好泉好水,不仅给两岸人民、土地带来充足的水资源,还能酿出好酒。周成王时,封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于沈子国,即今河南省沈丘县南部、平舆县东北部以及安徽省临泉县北部、界首市南部一带,冉季载在“戽”水浇灌农田时,迷恋上了泉河水的甘醇,利用泉河之水和粮食酿酒,成了皇家佳酿。可惜的是冉季载调回京城后,沈子国造酒的技艺失传,只留下一首民歌在民间传唱:“颍水之泉,甘美可口,取之为酿,佳酿居首。且戽且饮,不觉辛苦。”因泉河是颍河的支流,民歌中把泉河称作了颍河。到了北宋徽宗年间,有位张公,酿得一手好酒,为避难来到乳香台安家,第二年早春,他在此掘地为泉,利用当地的五谷酿造出清澈透亮、窖香浓郁、味柔纯润、回味悠久的美酒,因是春天在乳香台酿造的,便给它取了个美丽的名字——“乳香春”。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皇帝南巡,陈州(今淮阳)州官李德茂以此酒进献,深得赞誉,御笔亲题“兆丰恒”,意即大清恒久,永兆丰年。从此,“乳香春”更名为“兆丰恒”,并以“贡酒”名扬天下。“乳香春”的酿造绝技,在张公后代手里代代相传,一直到解放后张家传人张冠群还在传承制作。

  站在乳香台向北眺望,泉河水缓缓地流淌,河湾曲回,水道纵横,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繁华的沈丘老城,距乳香台只有一二里地,它是乳香台地名的延续,因为乳香台才成为一座古县城,直到1950年12月撤县治为城关镇。乳香台最初只设“九品”机构巡检司,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划陈州、颍州、项城三处边隅之地,复置沈丘县,治所由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迁至乳香台。当时,这一带没有城池,第二年二月,首任知县李琳率沈邑群众,在今老城辟草除荒,开挖城池,两年后,城内官署、祠庙、学宫、街巷集市等相继就绪,新建的县城名称为“沈县”,又称“沈县集”、“沈县城”。

  乳香台下游一二百米处,有个蒋湾村,解放前,河水在蒋湾是分流的,一路从蒋湾西边向北,经“九孔桥”、秦湾村南形成一个回湾,久负盛名的泉河鲈鱼主要就产在这里,这种鱼呈扁圆形,白底带黑白斑纹,独背骨,无乱刺,肉质紧密呈蒜瓣形,鲜嫩适口;另一路,从蒋湾南边向东,但河道很窄,有座小桥供行人通过,两股河水在下游再汇聚一起。解放初期,可能考虑城市的发展,把蒋湾南边向东的河道堵死,让水独流向北。后来,到了汛期,由于下水不畅,回湾内往往形成洪涝灾害,那里的房屋多是土坯墙,洪水一泡极易倒塌,为此,上世纪60年代,水利部门又将泉河裁弯取直,把“九孔桥”、秦湾村南一带的回湾从两头堵死,并把蒋湾南边的土壩拆除,疏宽河道,建了一座大桥,让河水直流而下。但是,又过二三十年,由于上游河道的治理,这座桥泄洪能力明显不足,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水利部门又在老桥的西边新建一座大桥,提升了防洪能力。毗邻的两座蒋湾大桥,加上近在咫尺的徐营泉河大桥,为乳香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到古时沈丘旖旎的风光,当数泉河河畔八景:一曰香台夕照,二曰孤柳寒鸦,三曰东郊牧唱,四曰南浦渔歌,五曰醒城烟柳,六曰鞠道垂扬,七曰半潭新月,八曰七里洄澜。作为首景的“香台夕照”,自然成了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毛笔镌刻的对象。我们到乳香台寻景,更来寻诗,从古人的诗词中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体会到那曾经的壮阔和美丽。明万历年间知县刘世光(江苏淮安人)写道:“高台层汉出,绀宇紫烟连。晚照迷方觉,回光法镜圆。虚能通牖白,明光借灯然。望处诸天近,空香霄外传。”清雍正十一年知县诸齐贤(浙江姚江人)诗曰:“满目平芜里,岿然见古台。香从云外起,风自日边来。彩映归鸟飞,霞明露远槐,须臾天宇净,历历数三台。”清雍正年间,作为掌管沈丘县教育事务的官员——县署教谕鲁之璠(临颍人)也曾赋诗一首:“层台蹲断岸,夕照鉴芳菲。众木朱斜影,禅房总落晖。牧乘残日返,鸟带晚霞归。尽此登临乐,逸情云外飞”。我想,这么丰富的情感输出,应是身临其境,油然而生,它不仅描绘出明、清时期乳香台在斜阳余晖中梦幻般的美景,而诗中的“高台”、“古台”、“三台”、“断岸”、“禅房”等,又说明这里临河、有台、有寺。

  但是,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史,最重要、最实在的手段,还是要靠考古遗迹的辨认。1987年,文物研究部门为配合水利工程建设对乳香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灰坑,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属造律台文化类型,晚期属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时期。特别是有三尊埋于地下的白石佛重见天日,进一步佐证了广教寺原本就是一方佛教净地。

  如今的乳香台,千百年前的高台厚榭已经不复存在,但它却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先民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

  2022.2.6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美文 香台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王中意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2-08 09:23
    陈波
    拜读《香台怀古》,深感笔功深厚,越读越是想读,而文中谈古说今的史实和数据,更让读者们增知涨识,获益匪浅。大赞!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