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随笔||眼见不一定为实

作者:紫云   发表于:
浏览:32次    字数:167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1篇,  月稿:0

  常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而孔圣人的一则故事告诉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时局动荡,老百姓经常忍饥挨饿常以野菜充饥。有一次,孔子和学生在途中好几天没有吃到一粒米,学生颜回好不容易讨回一点米,饭煮熟后,孔子看到颜回用手从锅内抓白米饭放进了嘴里,孔子便假装没有看见这件事,也没有责问颜回。

  等到颜回来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刚刚睡醒,不假思索地说:我刚才梦见祖先来找我,我想,先把干净还没吃过的米饭,拿来祭祖吧!颜回听了,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经吃了一口,不可以祭祖了。

  孔子问他原因,颜回涨红了脸紧张地说:刚才我看到有炭灰掉到了锅内,饭被弄脏了,但是扔掉又很可惜,于是自己将其抓起来吃掉了,我不是故意偷饭吃的。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感到愧疚,于是叹息到:我平常对颜回最为信任,但是看到他吃米饭,我仍然怀疑他,可见人的内心是最难确定的,而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实啊!

  眼见不能为实,不仅圣人有一些失之公允的言行,他国元首也有类似例证。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时刻离不开自己的烟斗。一次,在克里姆林宫接见工人积极分子代表后,发现自己的烟斗不见了,要内务部长贝利亚追查。贝利亚追查的结果是:已经有13个人承认拿了烟斗……烟斗,后来在当天斯大林的会议桌报纸下面找到了。

  这则故事告诫我们: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生活中,我们对某件事或某个人下结论时,也往往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判断某件事或某个人,习惯了先入为主,自以为眼见就一定为实,这就很难得到真实的判断。我们应刻意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在没有了解实际情况时,一定要从多角度来分析,不轻易下结论,否则,真相会与我们的想法背道而驰。

  我们的周围,也常会遇到眼见不为实的例子。有所学校一位老师,教学是骨干,为人仗义,在办公室常说领导闲话,同室老师也附和之,大家都认同他是个“好人”。后一次次发现,别的老师议论校长的言词,甚或玩笑话,校长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些人经常受到校长的训斥或“穿小鞋”。一段时间后,大家都知道是那位“好人”所为,只好敬而远之。“两面人”终会受人唾弃。诚然,背后议论是非者也当戒。

  一个周天下午,上二年级的孙子在家写完作业后,半蹲半跪在地板的毯子上拼“乐高”,过了一会,他随手抓起茶几上的零食就乐呵呵地吃了起来,我看见后一顿训:“怎么不洗手?这么不讲卫生呀!”孙子立马气呼呼地说:“我洗了!爷爷啥也不知道!”还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我为验证自己所说是实,遂抓起孙子的手检查:双手是湿的,显然是洗过了。该我尴尬了,马上放低姿态“道歉”。小事不察,或察而失全,都会伤及无辜,造成负面影响。

  有一则“冷幽默”,说某市领导在视察脱贫工作时,到一户农家看到房舍不错、屋内有大彩电、洗衣机,米面油肉也较丰裕,当即肯定已进入“小康”,并表扬乡村脱贫工作成效显著,县电视台当晚就播出了市领导视察的新闻实况。第三天,当村主任派人收回村委会的大彩电时,农户主人不干了,说“彩电是领导送的,你们凭什么搬走?!”闹得不可开交、满城风雨……是呀,“凭什么搬走!”形式主义害死人!各级领导做工作时应力戒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刹住“浮夸风”,努力为民多办实事好事,不能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在“下马察花”的调查,贵在实事求是的研究,不被表面现象、阳奉阴违所迷惑,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都是同理。

  对于一些人和事,只有长期接触了才能了解,只有仔细考察了才能深悟,只有亲身实践探研了才能明察秋毫,这正如领袖名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调查研究下基层,光“下”还不够,必须“深入”基层,与最底层的工人农民打成一片,方能了解到真情实况,这就是不仅要骑马“看”花,更要下马“察”花;不仅要察其言观其行,还要追踪过程探研结果。

  “眼睛可以近视,目光不能短浅。”让我们努力在“眼见为实”的“实”字上多下功夫吧。

  2023.12.16于西宁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