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陈伟汉||风雨沧桑封诰楼(散文)

作者:蔡泗明   发表于:
浏览:175次    字数:155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化州市新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它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安镇曲径村北约0.5公里(曲径小学旁边),有一幢古典辉煌的建筑楼,名叫封诰楼,距今已经160多年了。

  该楼为二层建筑,坐北向南,面向石山凤凰岗,全部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楼高9.6米,深11米,宽20米。大门上方悬挂"彭凤岗公祠"刻匾,三垮砖拱,四侧斗首飞檐,彩色壁画,金碧辉煌,金匾"奉天诰命"挂正门楣,祠堂之右建有三圣堂,集楼、祠、堂为一体。从远处望过去,该楼重檐四脊四坡,琉璃瓦盖揭角,楼顶上面正脊雕刻着精美的二龙戏珠,肋脊分级翅起,上级神龙穿云,下级麒麟伏俯,翼墙灰塑飞鼠吊花蓝,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幢主楼红墙蓝瓦,古香古色,气势非凡,是古朴优雅的经典建筑。

  封诰楼第一层里面结构通透循环,环环相扣,一厅两厢相通,前后设廊砖柱支撑,廊顶架原木雕兽作枕,墙壁绘二十四孝图,鸟兽人物工艺精细,地板铺砖,天板雕花,四侧斗拱飞檐,峰回路转。第二层四面回廊,12根石柱支撑,高6.5米,中厅正壁嵌入墙体"奉天诰命"牌匾,用汉、满两种文字刻成碑文。楼内藏有咸丰皇帝颁发的石圣旨,前段刻成的碑文用朱砂填写红色,朱砂系诰命中指定用颜料,此为朝延褒扬的最高规格。后段刻成碑文用白色颜料填写,表彰彭应鲤的曾祖母,贤淑厚德,家教严谨,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彭氏家族对于教育的重视已经有很长历史追溯,当今彭氏教育基金会亦将此传统发扬光大。

  据记载,历史上粤西地区被认为是南蛮之地,缺少教化。清朝咸丰9年(1859),皇帝为了让粤西人民得到良心的教育,当时任湖北罗田知县曲径村人士彭应鲤,一家四代人才辈出,于是受到皇上的嘉奖,同时为纪念曾祖彭凤岗,受封中议大夫和文林郎,特建此楼。封诰楼和彭凤岗公祠的意义是对彭应鲤护国有功,维护了国家和平统一,褒奖命“满门忠烈”,为其家族四代人的表彰,让家风益振以后世纪念。于是以此楼树立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场所,让周边乡镇的村民得到良好的教育。楼祠落成后,1902年起在此办学。现年80岁的村民彭增舜幼年就曾在封诰楼彭凤岗公祠念书。他说,由于封诰楼原建有"三圣堂",所以外人也将曲径村一带叫"三圣堂",解放前,附近很多乡镇学子到"三圣堂"求学。

  解放后,政府先后在此成立化县第四小学、新安中心小学等,在此就读校友过万人,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封诰楼在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也有过贡献,民国将领李宗仁利用该楼有"奉天诰命"的牌匾作保障驻兵在此,还拨款在该地附近建起两幢楼存放武器弹药,修筑防御工事,联盟彭氏兄弟义结金兰,共同抗日。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宗仁回国时提出要到化州新安镇曲径访问,可惜未能如愿。封诰楼1986年定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1998年被列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据粤府函(2019)96号文,化州市新安镇封诰楼,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封诰楼竣工时间是1861年,至此历史久远,属于具有较高纪念价值的古建筑。

  近年来,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本地以南粤古驿道为载体,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让乡村在发展过程中不脱离自己的根脉,不阻断自己的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让子孙后代寻根问祖,阐宗怀远,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留住特色,新安封诰楼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成为热门的乡村旅游景点。封诰楼一度成为危房,2014年进行了抢修、加固,现基本恢复原貌。封诰楼现在已经成了化州市爱国主义和传承孝道文化的基地,下一步新安镇将筹划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曲径村附近的古驿道等名胜古迹,推动文物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当你来到这里,站在封诰楼的前面,真的能让你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让人倍感神秘,凝目静思,让你感受到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这些古装电视剧经常出现圣旨语句的场景。封诰楼虽然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几经浮沉,依然丰姿卓越,雅风一韵,留芳百世,至今令人沉醉神往,肃然起敬,流连忘返。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蔡泗明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