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年夜饭儿

作者:李佳   发表于:
浏览:70次    字数:459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5篇,  月稿:0

  不久前,从《同步悦读》群里获知白夜主编来合肥的消息后,我和胡金萍、吴显为、聂慧灵、李庆等几位在肥的老师邀约其晚上小聚,打打牌、聊聊天、叙叙旧,交流交流。

  上午,接到金萍老师的电话,跟我商议晚上她请大家聚餐地点一事,她问我是否到市中心的同庆楼还是就近在白主编下榻的宾馆餐厅。

  金萍老师的意思我理解,白主编难得来一趟,大家相聚一次不容易,既要做到热情,也要考虑周到,不能慢待了客人。

  思来想去,我觉得大饭店虽好,装璜典雅也上档次,但饭菜味道不可口;去大众化的饭店,菜品没有什么特色,卫生条件又不太好,显得对客人不够重视。

  我给金萍老师提了个建议,不妨在白夜主编下榻的宾馆附近找家私房菜馆,宾客人少,卫生干净,环境安逸,又能品尝菜品精致的美味佳肴。

  金萍老师采纳了我的意见,在征求白夜主编同意后,我们分头联系饭店、通知客人。

  有个周末天,和几个同乡小聚,恰巧去的是一家舒城老乡开的私房菜馆,店面不大,上下三层,装修还算精致,室内干净整洁,包厢环境幽静,尤其是大厨烧的一手舒城土菜味道还算地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于是,我们决定到这家位于安徽大学附近叫“四方阁”的私房菜馆来宴请白主编一行。

  晚上,当我和金萍老师来到饭店时,白夜主编和在肥的其他几位老师应约而至。有认识的,有初次见面的,大家已围坐一起,相互问候、谈笑风生、喝茶聊天,像久别的老友再度相逢。

  点菜时,大厨告诉我说,我们私房菜馆做的是纯地道的舒城土菜,所有食材来自舒城乡下,有机无污染。他向我推荐了红烧土公鸡、渣黑猪肉、鸡蛋饺、炸糯米圆子、咸味合蒸、肉烧白干锅、三鲜锅、冻骨、凉拌胡萝卜丝等私房菜馆的主打特色菜,他说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吃年夜饭时的“大菜”。

  此刻,大厨的话让我忽然想到,《同步悦读》既是我们追求作家梦的大平台,也是实现文学梦想的大舞台,更是我们文友们的“娘家”,白夜主编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掌门人”“娘家人”。

  在这初冬的季节,本来天气是有些寒冷的,但我们能在合肥有幸与白夜主编相聚,与“娘家人”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十分开心,在屋里根本感觉不到寒冷,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暖的春意。

  我和大厨商议后,建议他把今天的菜肴按照舒城传统习俗“年夜饭”来安排,确保“两个锅子、十道菜”,即“鸡、鸭、鱼、肉、丸,煎、炒、炸、蒸、煮”一样不能少,体现的是红红火火、十全十美的意思。我说,不求高大上、但求“土”到味,让客人真正找到那个年代过年时的感觉、年夜饭的味道。

  根据宾客人数,大厨很快配好了菜谱,遗憾的是,想请白夜主编和各位老师品尝的桃溪瓦罐汤在这家私房菜馆里却没能点到。大厨告诉我说,桃溪瓦罐汤只有桃溪一带的饭店师傅才能做得正宗。

  未能品尝桃溪瓦罐汤是这次聚会留下的一点小小遗憾!我想,人生有许多遗憾,有些遗憾不能弥补,但有些遗憾是可以弥补的。期待白夜主编再来合肥,我们再相聚、我们再品尝,把遗憾留作永久的期待!

  说到年夜饭,让我想起了过去,想起了童年的春节;说到年夜饭,自然也想起了那些已渐渐褪去时代印记的美食!

  春节,俗称过年。记得小时候的春节,一般从腊月开始,进入腊月,庄子里的人们就不再远行,忙忙碌碌开始筹备过年。随着除夕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

  此时,无论你的家人在何地何处,都要在大年三十前赶回来与亲人们团聚。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也是全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吃饭前,老人、孩子要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大家围坐在桌边,看着滚烫的火锅翻滚着,冒着扑鼻香气,盛在碟中的各种美味佳肴,吃上一口,让你满口留香。谈笑间,不知不觉门外面已是雪花纷飞。

  记得,小时候庄子上的人家,在大年二十八九前,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夜饭的菜肴,杀鸡、杀鸭、杀鹅,做白干、做千张、做豆腐,炸糯米圆子、炸蒿子耙耙、炸糍糕,包鸡蛋饺子、包豆皮圆子、包米饺,蒸豆沫粑粑、蒸“六谷”(舒城方言,指玉米)粑粑,制作步步糕、“欢头”、米泡糖等,全家齐上阵,通宵达旦忙。

  有的人家还把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宰掉,把猪头、猪肝、猪心、猪肚、猪脚等留给自家,猪肉、猪油和排骨等值钱的卖给乡邻,让大家一起过个“肥年”。

  庄子上讲究的人家,还提前准备碟子酒。碟子酒都在早上喝,也叫早酒。吃碟子酒用的下酒菜主要是卤拼、凉菜,有猪肝、猪心、猪腰、猪脸、猪蹄、鸡爪、鸭肫等十几个品种,所以要配上白酒。

  想想看,早晨起床后,家里的四方桌子上摆满了小碟子,一般要摆10-12碟,中间再放个老鸡汤或三鲜锅子,洗完脸后,亲人们坐在一起小酌几杯,一上午都很惬意,用两个字形容,那叫个“快活”。

  在舒城农村,也只有逢年过节和家庭里操办各类喜事,比较重大的日子才会上碟子酒的!

  不到半个时辰,服务员大姐开始给我们包厢陆续上菜,在金萍老师招呼下,大家你谦我让,才围着白夜主编坐了下来。

  在简单的开场白后,借此机会,我向白夜主编和各位老师们介绍了家乡舒城“年夜饭”及年夜饭上每道菜肴的寓意。

  年夜饭,承载着中国的食文化、年文化、礼仪文化等,内涵丰富。在北方,家家户户过年要包饺子,这与北方的饮食习俗有关,而在我的家乡舒城农村,大年三十那天,一般只吃两顿饭,早上那顿叫“团早年”,相对简单一些。晚上那顿年夜饭,菜肴是很丰富的,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为来年图个吉祥好兆头,可谓“倾其所有,极尽奢华”。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无论平时一家人怎样吃糖咽菜,年夜饭桌上,长辈们都会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弄点好吃好喝的给一家人解解馋,因此,那时的我们天天盼过年,大人们则怕过年。

  我的介绍引发了大家的感慨,各位老师们纷纷回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情景来。在农村长大的,深感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年能吃上一顿这样的年夜饭感到非常的知足;从小长在城里的,虽然没有那样的体验,但也同样感受到农村过年的那种氛围和浓浓亲情。

  大家感同身受的是,现在时代不同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农村城市,餐桌上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本上是“天天过年”。年夜饭也越来越丰盛,丰盛到看一眼就顿觉腹饱的地步。如今的过年,过得就是个心气儿,乐呵、高兴。

  与现在饭店推出的“年夜饭”菜肴比起来,小时候,我们常吃的年夜饭有炖老母鸡汤(肚片、排骨瓦罐汤)、板栗烧公鸡、红烧麻鸭(烧老鹅、烧仔鸡)、清蒸家鱼(看鱼)、渣肉(渣排骨)、炸圆子、蒸鸡蛋饺、黄豆烧咸鸭、四季小炒、蒸咸拼、水煮小萌菜、韭菜炒千张,红烧肉白干锅、三鲜锅和凉菜冻骨、冻鱼、拌胡萝卜丝、凉拌黄瓜、卤拼等。

  据老人讲,在那个年代,虾子、蟹子、老鳖,这些横叉竖五的“虾兵蟹将”,是不能端上年夜饭正席的。如今,时代变迁了,这些“虾兵蟹将”又成了大饭店里年夜饭上的得“宠”菜了。

  吃年夜饭也是有讲究的,在菜肴准备妥当好后,要先请家里的长者或老辈落坐,晚辈们才能入席。上完几道主菜后,一般由家里父亲或儿子到门口放挂鞭炮,寓意着炮竹声中除旧岁。

  上菜的次序是先锅仔、后凉菜再热菜。饭桌上,至少要有两个木碳点燃的红泥耳朵锅,还要在八仙桌下的地上放一个燃着的木碳火盆,象征着来年家庭里里外外红红火火。

  家乡年夜饭的每道菜都有着不同的寓意。比如摆在桌子上的整条清蒸鱼,大年三十晚上是不能吃的,我们农村人都管它叫“看鱼”,寓意着年年有余,一般要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能吃。天暖了,有的人家“看鱼”碟子上都长满了白绒绒的毛毛,也舍不得扔掉;又如炸圆子,圆子有糯米圆子、挂面圆子、山芋圆子、南瓜圆子、香芋圆子等,通过油炸,香酥味浓,满屋飘香,寓意着一年四季合家团圆;鸡蛋皮饺子,形似元宝,取“更岁交子”之意,有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意思,寓意着好运旺财一整年;韭菜炒千张,寓意着家庭幸福、长长久久……

  谈兴正浓时,服务员大姐端上来一盘炸糯米圆子、一盘鸡蛋皮饺子。炸圆子是油炸食品,起初大家好像都不太感兴趣,几乎没有人动筷子。蛋皮饺子上来后,有人问我,这怎么包呀,要放什么馅?

  于是,带着问题,我向大家分别介绍了炸糯米圆子、包豆皮圆子、蒸鸡蛋饺子、板栗烧公鸡等几道家乡舒城的特色菜肴。

  在舒城农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炸圆子。小时候,我母亲一般在腊月二十六七开始炸圆子。搬到城里后,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九。现在,母亲年岁越来越大,眼睛也不好,但过年时还要炸点圆子让我带回合肥,我感到,这才是母亲的味道。

  在庄子上,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的“绝活”,虽然每家炸圆子的食材不一样,味道自然也就不相同。小时候最盼望的是家里炸肉圆子,有时都很晚了,也不肯睡觉,眼巴巴等着热乎乎的圆子出锅,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才肯离去,那种外酥里嫩的口感让人终生难忘。

  土生土长的舒城人没有不知道“豆皮圆子”这道菜的,在舒城及周边县区流传广泛。舒城人很看中这道菜,做法简单、味美价廉。就是将豆腐皮(油皮)每张切成六小块,再将调好的肉馅料包到豆皮里,放入水锅中蒸1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凡是稍微正式点的宴席上,不管在家里还是在饭店,这道菜是必须有的。这几年,挑豆腐皮的师傅少了,也有饭店用土豆圆子、挂面圆子、香芋圆子等来代替这道菜了。

  鸡蛋皮饺子,是家乡舒城农村的一道特色菜。小时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正宗的做法是鸡蛋加适量盐打散,用平底锅摊成鸡蛋皮,平均一个鸡蛋可以切成四张饺子皮。将五花肉跺切肉沫,加入盐葱姜,生抽,盐,香油,做成肉馅,再将每片鸡蛋皮包入适量肉馅,然后摆盘,上水锅蒸15分钟即可出盘。

  在舒城,还有一道传统过年菜肴,叫板栗烧公鸡。舒城素有板栗之乡之称,板栗栽培有2000~3000年的历史。盛产的板栗个大,富含很高的营养价值,据说长期食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此外,我还特向各位老师们介绍了舒城的一道特色小吃,舒城农村人管它叫“蒿子粑粑”。蒿子粑粑,以蒿子、米粉、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经油炸后,口感香脆,味鲜色美。在大别山腹地的舒城晓天民间,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可以“巴魂”。

  近年来,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舒城农村人吃的“蒿子粑粑”在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也占有一席之地,且有所创新传承。只可惜,现在不是阳春三月的季节,采摘不到新鲜的蒿子叶,蒿子粑粑自然也就做不了,更吃不到了。

  我的话音刚落,大家立马行动,你一筷我一筷,一盘炸糯米圆子、一盘鸡蛋皮饺子就见了个底朝天。

  ……

  这次短暂的聚会活动,有些是老朋友,有些是新相识,自然随意的气氛使这场饭局更像是老友间的一次聚会。当讨论起“年夜饭”这个“美味又暖心”的话题时,大家更是畅所欲言,毫无拘束的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感慨。

  是啊,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信息化越来越发达,人们联系越来越便捷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在感叹:过年没意思了,年味变淡了。

  在年味演变的过程中,虽然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继承与创新时时对话,然而作为情感凝聚的中国“年”,却从未被人们忽视或忘记。

  儿时的印象、母亲的味道、记忆中的乡愁,都被大家在愉悦的交谈和欢快的推杯交盏中所释放。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家的情感、对亲人的挚爱、对乡土的眷恋没有改变,对合家团圆、琴瑟和谐、健康幸福的祈愿一直存在,又何妨通过何种方式去演绎年的情怀呢!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年夜饭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李佳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2-10 16:47
    阿一
    把一次在合肥宴请白夜总编的同步文友小型聚歺,按照年夜饭的习俗来安排,意寓同步是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岂不情意绵绵,意味深长?好文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