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父亲走后,母亲在两个哥哥家轮流居住。一向自主惯了的母亲很不习惯,总觉得打扰到孩子们生活,因而拘谨,不自在。母亲原本想回老家,但俩哥哥担心母亲孤单,而且母亲从小就胆小,晚上从不敢一个人待在房屋里睡觉,况且如果在老家住的话,我们看望她也很不方便。所以,我们帮母亲在离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租了一间小屋。
小屋装修还可以,沿着吊顶往下墙壁装了壁橱,墙壁和地板都贴了白色的瓷砖,显得干净明亮。顶上吊着带电风扇的琉璃吊灯,到了晚上,灯一亮,整个小屋典雅又温馨。这是母亲最喜欢的。母亲是个爱干净爱漂亮的人,无论年龄多大,她都是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
小屋里除了房东提供的电器类,所有的家居物品都是母亲在超市里重新挑选的。铝合金的大门两边窗明几净,室内一张两层结实木头床,上铺是大哥安排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女来陪伴母亲睡的。一张吃饭的桌子,还有一张是小孙女放学回家做作业用的课桌。床的另一头放了一个用花布帘做的衣柜,衣柜里放满了母亲心爱的衣物。每天早晨,母亲穿着漂亮的衣服,心情美美地到芝山跳舞。
床对面的墙上,挂着时钟。厨房里一个很大的油烟机靠在墙上,围着大理石灶台下装了壁橱。只有卫生间隔了间,里面吊了顶,安了浴霸。
这间小屋很合母亲的意,小屋面积不大,有三十多平米,却也是一日三餐安身之所,也是依托情感、释然郁闷心灵的栖息地。
小屋院子很大,停满了小区居民的小轿车,对面的围墙上贴满了小区的规章制度和广告标语。由于疫情,小区进去管理得很严,门卫坐班守护。母亲感受到这方安稳之地,被人保护的安全感。
小屋前的阳光要充足许多,明亮许多,门口经常聚集了晒太阳唠家常的邻居。与母亲一块长大却很多年没见过面的二姨,也住在对面的小区,她也经常来陪母亲聊天。聊她们小时候的故事,聊多年来风霜雪雨的岁月和经历……是的,有了他们的光顾,母亲的小屋就会热热闹闹的,就有了温暖。久而久之,他们比我们做子女的还要有凝聚力……
父亲健在的时候,非常疼爱母亲,家里的大小事务大部分是父亲做的,因而母亲在生活琐碎方面有些“弱智”,但她有一双心灵小巧的手。她做的布底鞋和用毛线钩的拖鞋,针脚密细,颜色搭配美观,穿着窝脚,暖和,方圆几里的人都赞不绝口,若是哪家做喜事或结婚,就与母亲订购,一单就有四、五十双。后来,母亲年龄越来越大,眼睛也不好使,加上肩周炎,我们都不让母亲做了。偶尔,她还会摆弄她的钩针,钩几双送人,我们家里每个人的毛线拖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辛苦钩的。
为了不让母亲感到孤单寂寞,走出父亲离去的悲痛,哥哥帮母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她玩抖音。母亲从未读过书,一个字也不认识,但是学得很快,抖音里所有的模板,都用了。每当我们打开手机抖音,就能看到母亲惊艳的模样。我们都为她点赞。愿母亲永远年轻,漂亮,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傍晚的时候,担心母亲一整天地待在家中,没有活动,对身体不好,俩哥哥抽空陪着母亲到公园里散步,看灯市夜景,帮母亲拍几个好看的视频发抖音,母亲非常高兴。晚上我与母亲视频,看到她脸上洋溢着喜悦快乐的神情,我也感受到母亲的快乐,心里也感到安慰!母亲是个幸福的人,我们兄妹常常羡慕她有听话孝顺的孩子们,不知道将来我们老了,会不会有母亲这样的福气。
每一个假日,我都会去看望母亲,在小屋里,听母亲絮絮叨叨讲述她几天来发生的人和事。母亲如果读过书,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她每一次讲述事情的时候,就像写文章,把时间、地点、人物,场景、心理状态,想法和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头至尾,详详细细分享给我。每天晚上我收拾完毕,与母亲视频,最少都要一个小时。我就当是静静地倾听几篇美文,一边细细地品一杯热茶,缓缓地陪母亲度过一段寂寞时光。通过与母亲的聊天,我知道了她所遇到的有趣的人间事:比如小屋待人大气的房东是开电器店的,小屋热情的左邻右舍有好多是陪读的,还有舞蹈队里的阿姨们家孙子、孙女考起了重点大学,或结婚的,或买了新房子的......就请团队里的人在餐馆任意挑选美味早餐。母亲为了感谢大家的友好,在小屋里做米饺送给他们吃,米饺皮白白嫩嫩,饱满润泽,里面包的是用咸肉炒豆干拌韭菜的馅,鲜香四溢,口感饱满。吃过母亲米饺的人,都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并向母亲讨教,母亲便会不遗余力地传教。有时候母亲邀她们来小屋一起包米饺。我们的孩子更是喜欢吃。米饺个儿很大,两个米饺就可以装满碗,孩子们一连可吃二十多个。
中秋节,我带着孩子们看望母亲,母亲头一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菜谱。小屋一下热闹拥挤,被欢笑声塞满,小屋也兴奋地吱吱作响。母亲忙得不亦乐乎,她就喜欢这种自己做主为我们做着可口的饭菜,让我们舍不得放下饭碗,又摸着胀胀的肚子意犹未尽的幸福感觉。母亲看着我消瘦的身子,又开始唠叨我平时不知道照顾自己,应该多买些营养的食品吃,一边不停地夹我喜欢吃的菜到碗里:“多吃点.....”不管我们有多大,在母亲眼里,永远是长不大,让她操心的孩子。母亲的小屋里充满着家的味道,充满着人间清欢。
有母亲在的地方,就是家,虽然这个小屋里没有承载我们家以前的历史,没有父亲的气息,但父亲是留存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往后,小屋里将记载母亲美好的晚年生活。在这个小屋里,我们兄妹经常欢聚,谈谈家常,谈谈工作,相互提醒注意保重身体。如果谁家有困难,我们兄妹都互相帮扶,在母亲的凝聚下,在简陋的小屋里,我们都感受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力量。
母亲的小屋是归家的暖,是无私的爱,是心流浪后的居所。小屋亲切而阳光,那里有我们心中的牵挂,有我们心中的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