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早餐的记忆点滴
老妈妈在九十岁余患上重疾后,不要说饭菜,连一滴清水也喝不下去。补七十多天营养液后,依靠“打胃管”又维持了一百五十多天了,实属不容易,老妈妈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又无可奈何。若非她老人家一个字也吐不出,不知她会倾吐多少苦情憾意,眼下她只得像木人一般寂然无语默默忍受。所谓吃饭,于她而言仅是单纯地维持生命体征,完全与享受、人生幸福没丝毫牵系。一日三餐只是周而复始地与奶粉、蛋白粉、米粉、葡萄糖粉等,表面上花钱不少,但于她的“品美味”,无一意义与价值。念及这一层,自然想到她当年为我做早餐之往事,为了让我吃着可口可谓煞费苦心。两相对比,感慨良多。借助当年的记忆,不妨来一番回味。
一海碗绿豆稀饭,一小碟煎花生,几块腌榨菜;或是一海碗油煎蛋饭,一碗干黄花汤,一碗飘浮着几根葱节的醋汤,就这,你道平常不平常,经济不经济?这便是我二十到三十来岁在外求学工作时,每次回家母亲为我饯行时特备的、饱浸着浓浓母爱的早餐,使我的记忆之室一片亮丽。
好一片静谧、祥和、温馨的山乡的黎明。若是盛夏,此时正是露凉风清、郁闷消遁、梦乡神游的良辰;若是隆冬,此刻不正是寒息四溢、贪床恋被、呼噜畅达之时。渐渐地,梦断了,母亲柔婉、亲切的轻呼破开重重迷雾抵达我的耳膜,拉我回到真实的土屋,柴禾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吼。“叭!”灯亮了,母亲微弓着身子站在床前,怜爱轻柔地说道:“起床吃饭吧,慢慢吃饱,好赶路。”自1978年的那个夏季,辞别父母赴镇上读高中,以后教书,再以后专事文员工作,我便不再与父母长相厮守于那间时常掉土而又无限温暖的土房,常常是头晚回家,次日一早便返,来去匆匆,风雨无阻。连续多个春秋,母亲总是这样总是这样。若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声腔逐渐低缓、喑哑、艰涩,令我眼生润、鼻发酸。
我庄重地走向我的早餐一一那几份浸润着山乡清露的普通采肴。像美食家,我十分投入地细品慢咽,忘却了世界的存在。父母在墙角的板凳上并排坐着,小声地、絮絮地讲着时令庄禾,不时“不经意”地看我一眼,招呼我慢慢吃,说:“时间还早,因为赶路,你大概要在午后才能吃上午饭。”其实不用母亲提醒,也不必端坐一旁陪我,面对这可口的饭菜,我昨会不猛吃海喝呢?为了这早餐,父母每每要先于我两个多小时起床。做成后,若盛夏,则撂之于窗台,让晨风消热;若隆冬,则窝之于热锅,并辅以微火烘着。细品早餐,像吮吸着母亲浓浓的爱意。
十余个春秋,我的屈指可数的回家的日子,是父母最为兴奋、话语最多之时。家里无电视,我不在,父母夜里寂寞,又要为次日的劳作蓄养精力,夜宵后往往便入睡了。我一回家,情形则异,夜宵后,他们总要“漫不经心”地问起我的学习或工作,多年“一贯制”。他们特别热衷于打听我的进步情况,若回答是肯定的且具体、实在、有根有据,他们便会互换一个眼色,忍不住乐了,聊天也就成了马拉松。晚得不行的时候,他们便催我快睡。他们呢,一则是怕连绵不断的呼噜影响我入睡,二则还要针对我刚才的回答交换看法,故暂不就寝。我“睡着”后,他们便开始推测我的前途,如能否升学呀,能否评上先进或“提干”呀。父亲时常沉不住气,说:“看来问题不大。”母亲则处处显出老练沉着,提醒父亲“沉住气,莫让他骄傲懈怠!”议定了这些,上床时,时针往往已指向零点。次日呢,他们又于早上三、四点钟起床了,烧火的烧火,炒菜的炒菜,一夜时光便这般打发了。
父母是普通的山民,对子女的厚爱形之于外便只能是“做好吃的”。然而,一个缺丁少口、经济上捉襟见肘的家庭,又能做出些什么好吃的来呢?在我与父母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的那些年头里,早些年因政策原因他们求富无门,后来政策有了,可以一显身手放手一搏了,但他们已年高体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样,他们便被致富的时代浪潮抛到“浅水区”去了。尽管如此,他们对儿子的爱心仍未减毫厘。集体生产时,队里按人头分配病死、摔死的耕牛的骨肉,父母得之,不是腌之于咸菜缸,便是熏之于灶门顶端,留着我回家打牙祭。往往呢,由于吃得过饱,身体颇不好受,回校后食欲不振,连续几天吃不进、咽不下。后来母亲经过“探索”,为我在“研制”了可心的早餐,使我胃口大开而又绝无难受之感。为这,父母真是绞尽脑汁呀。蛋,是在我回家后,母亲临时向邻里买的鲜蛋;黄花呢,是在屋瓦上晒干后特也留着的;花生米,是赶场天选购回来存着的;榨菜,是母亲凭藉那双经年患风湿的手,把风干的榨菜背到石板溪洗净后精心腌制的。哎,经济困窘的庄户人家的拳拳爱子心,由此可见一斑了。
吃罢早餐一次次走出家乡清丽的大山,我终于进入繁华秀美的江城,虽职卑人微,但由于工作需要,我也曾一次又一次地走向豪华公宴,“攻克”那由父母闻所未闻的稀世珍肴筑成的一道道坚固的“堡垒”。但我却从未体验过食欲被满足后所有的愉悦,有的只是惊悸和惭愧。那时我就想,这些公宴也是有着我母亲那般情怀的普天下的母亲们辛勤劳作的结晶啊,多年来品吃母亲的早餐吃出的惶惑和愧意,令我不得不在豪华公宴前退却了。我知道,再这般麻木地、贪婪地吃下去,我是会抱惭终生的!这些年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这类公宴早就如风卷残云不知所归了。对的对的,“母亲”虽然博爱无边、仁慈无涯,但对“不孝之子”,,她是不会永远面呈宽容的微笑的。
父亲早在2001年的初春就“走”了,他“走”前很长一段时日,因当时交通极不便,只能依靠当地赤脚医生简单地输点糖水,吃容易下肚的煮红薯、嫩豆花之类,真没享受到儿女们什么福。眼下,直面老妈妈依靠打胃管维系如斯可怜的生命,我能说什么呢?除却泪下如雨,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愿天下的妈妈们幸福安康,想吃能吃,想喝能喝,一觉睡个自然醒,让生命至善!
☆ 仰望星空,亦有几种仰望法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因困扰于仕途受阻,转而醉心于天文学,每天仰望星空,其结果是看到了“虚无、空泛”,进而更加“消极、无为”,抱定“不想升就无所谓”,每天掐着表上下班、一刻都不耽误,从来不贪污、但也从来不干事,甘当“不问苍生问宇宙”的庸官懒官,热衷“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懒政怠政、尸位素餐,最终组织上只好让他“下课”走人。
其实他原本可以这样“仰望星空”的,也就是按“仰望星空”的本意去做。
通过仰望星空,看到时空浩瀚、人生须臾,权位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进而淡薄名利、宁静致远,把功夫下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分上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学古圣今贤以天下苍生为念、以百姓苦乐为重,把光明区几十万群众的大事小情办好。这不很好吗?
通过仰望星空,看到日月飞巡、光阴似箭,时不我待、不可虚掷。正因为没有上升空间了,区长位置已是服务人民最后岗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理应“老牛亦知夕照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工作上“五加二、白加黑”,把群众的生计安排好,做一个百姓有口皆碑的贤官好官。如此不很好吗?
当年中国革命的导师仰望星空,写下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蹩”等千古名句,其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主导历史进程的使命担当力透纸背、呼之欲出。当年的红军战士在艰难困苦中,“抬头望见北斗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灿烂前景,于敌人的围追堵截中长驱二万五千里,把革命的大本营摆到大西北,从而成就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国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闸门。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定然也是他长期仰望星空、神思万里的思想结晶吧。
酷爱仰望星空的孙连城区长,原本也可以想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句话,因为他是区长,比普通战士雷锋“服务人民”的条件优越多了、优越多了,在其位理当谋其位、尽其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