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湖向东驱车大约30公里路程,便是我的家乡,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古老而富有美丽传说的里下河水乡集镇——汉留。
古镇汉留的由来,自有它的典故。传说西汉时期,韩信率军打仗于此,遇一妇人背大孩子,拖小孩子,韩信问之,妇人答道,大孩子是叔侄,父母双亡,小孩子是自己的,韩信感佩妇人之仁,便叫她回家在门前插芝麻秸保平安。妇人照做且吩咐全村人门前皆插芝麻秸,韩信手下遵令不扰门前插芝麻秸者,故此村留了下来,其名曰“汉留”(摘自史料)。
汉留也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汉留是革命根据地,苏中指挥部曾设汉留姚费庄,有苏中、苏北“小延安”之誉称。
汉留镇隶属于扬州高邮市,位置于高邮地貌的最东南角。整个汉留镇街形呈“T”字母形,最老的街道南北朝向,也是当初的主街道,改革开放后,主街道已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加上新粮站的建成,智慧的汉留人在主街道当中向西开辟了一条新型商业街,一直延伸至横跨三阳河的“车汉桥”,这条繁华的商业街在改革开放乡镇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车汉桥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它是东西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南濒临江都区(新粮站坐落于此)东汇至樊汊,北接壤本市甸垛至三垛,西面直达高邮城,水运、陆运都集中于此,是整个汉留地区的腹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逐渐取代了汉留老街的商业地位,因此,车汉桥也可称为汉留镇的副镇,老街和它就像父女关系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它是老街枝外一朵娇艳的花朵,一枝独秀,老街又似那苍劲有力的枝干,以其独特的古韵和庄重,成了它的“护花使者”。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踏入古镇时,古镇似一个刚睡醒的孩子,揉着惺忪的眼。随着摊贩叫卖声和早点摊锅碗瓢盆的撞击声跌宕起伏,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不断涌入,车来人往,古镇便开始了一天的日常。
沿街的店铺都不约而同地开门营业,服装店、鞋店、窗帘布艺店、杂货店、理发店等全都亮出了自己的招牌。此时生意最好的当然要数早餐店,烧饼、油条、豆浆、包子、馄饨、阳春面等一应俱全,上班的、赶集的、职员、学生等男女老少排着队坐满了早餐店,津津有味地吃上香喷喷的热乎乎的早餐点心,美好的一天从胃开始。瞧,没了牙的大爷吸着汤包里的汤汁,肉馅在嘴里捣鼓着,汤汁溢满了下巴,嘴巴拉风箱似的一鼓一瘪,却吃出了幸福的模样。
早市人多的地方不光是早餐店,更多的是菜市场,古镇原来共有两处菜市场,一处位于老街最热闹的中心位置,另一处在新街车汉桥。每天清晨,菜市场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卖菜的老妪蹲着,脚边堆满了青葱新鲜的蔬菜,嘴里吆喝着,眼神在人群中来回游弋。各个摊位菜类品种繁多,农特产为主,各种蔬菜、肉类、鱼类、豆制品等应有尽有,且价格低廉,公道,不存在缺斤短两,谁家有个红白喜事,菜市场都会专门有人给你配好菜,甚至送货上门,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
中午,阳光正艳,古镇稍稍安静下来,或许是到了午休时间。摊主们打着盹,心里却盘算着一个上午的收益;补鞋的老翁坐在拐角处,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一只手捏着鞋底,一只手绷紧鞋帮,补鞋机的针头在鞋面上来回穿梭着,穿过岁月,穿过时光;老花猫陪着老人们坐在街边眯着眼,爬太阳;麻将馆开门了,人越来越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他们来休闲娱乐,消磨时间,老板倒茶递烟,忙得不亦乐乎。
此时,菜市场和早点摊早已收摊,只有馄饨面饺店锅里的水一直沸腾着,冒着热气腾腾的水雾。各式浇头面、水饺、大馄饨、小馄饨、肉馅的、蔬菜馅的都有,中午图个便捷,来一碗面饺或馄饨也能混过一顿午饭。
小辰光,上街吃一碗小馄饨,是那个年代最开心最幸福的事。以前的馄饨店大多集中在老街“T”字路口,那时还没有大馄饨,只有小馄饨,没有搅面机和绞肉机,馄饨皮子都是老板自己手工擀出来的,极薄,薄得像一张厚纸,切成小正方形,肉馅也是手工剁成的。老板包小馄饨的手艺堪称一绝,左手掭出皮子,右手拿竹篾或筷根在装有肉馅泥的碗里刮一下,随即将带有肉泥的竹篾在皮子上蘸一下,左手五指迅速勒紧握拳,松开,一只皱褶的小馄饨就包成了,那种速度快得惊人,几乎是一秒钟包一只,客人来了现包现吃,一碗小馄饨大概有十几二十个,装在小不锈钢畚箕里,沸水下锅,盖上锅盖,一分钟后往锅里加少许凉水,再盖上锅盖,等揭开锅盖时,一只只小馄饨已全部浮出水面,露出了身子,熟了,老板用网状镂空大勺子将小馄饨焯水似地叉出,放入早已佐料齐全的高汤碗里,最后加上一小勺早已熬制好的鹅卤。碗里的佐料也很讲究,猪油、酱油、胡椒粉、虾米、葱花蒜叶等,可见一碗小馄饨下的功夫不浅,吃到嘴里那个鲜美的味道,打你两个嘴巴也不舍得放,尽管馄饨皮子上的肉馅几乎吃不出,但你也觉得吃的是味道十足的肉馅馄饨,可惜现在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童年味道了。
那时候,老街小杂货店不多,供销社有新老两家。新供销社在车汉桥,是车汉桥新街扩建后建成的,商品相对比较时新;老供销社就在老菜场对面,布料、鞋、日用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南北货都集中于此。那个年代现成的衣服和裤子不多,多是量布料(计划经济时,布料需凭布票去购买)回去叫裁缝师傅量身定做,只有汗衫、衬衫以及大件的衣服如滑雪衫、中山装等有售,营业员也是清一色的供应户口,没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是进不去的。
记得老供销社内空中拉了许多笔直的钢丝网,钢丝一头伸向各个商品摊位,另一头全部汇聚集中到非营业区的收银台,像圆的一根根半径线,并且每根钢丝上都串有一个大大的铁夹子,想想这是干什么的?原来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为了便捷,用来收费的,顾客买好商品,营业员將顾客支付的人民币同发票用钢丝上的铁夹子夹好,然后用力推,将铁夹子快速滑向收银台,收银员再将零钱通过铁夹子原路返回,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顾客跑来跑去的混乱,见证了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铁夹子在钢丝上来回穿梭的身影和清脆刺耳的摩擦声,成了供销社日常里最为活跃而亮眼的风景,它影响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成长,影像般烙印在脑海里,抹之不去。
于我们小孩子而言,陈列在老供销社柜台里的小人书是我们流连忘返的诱因,有《林海雪原》《岳飞传》《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八仙过海》《杨靖宇》《哪吒闹海》等,这些小人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看得津津乐道。因为那时的阅读资源比较空乏,娱乐活动也是有限的,吵着和父母讨钱去买小人书,是情有可原的。正是这些小人书从小培养了我们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树立起了我们正确的人生观。许多人的文学梦想也许就是从供销社里小人书开始的。
记忆深处,老街北头有一家照相馆,坐东朝西,颇具规模,唯此一家,生意独好。老板高高的个子,大方脸,皮肤白皙,身穿军绿色上衣外套,背着老式相机,说话慢条斯理,很斯文,很和气,很帅气。照相馆是二层楼的,应该是老板自家房子,照相主要在二楼,底楼靠门西北角租借给了修钟表的,放了一个钟表修理铺,足见老板很有经营之道。
那时候还没有彩色照片,全是黑白照,后来手工描绘彩色,再后来就有了彩色照片。小时候家里穷,我有没有上楼拍过照已记不清,倒是小学毕业时校长请这个老板来给我们拍毕业照,我才有了第一次照相,可惜,毕业照造屋搬家时已丢失,所幸,有细心的同学仍珍藏着,感谢珍藏一段美好的回忆。
照相馆南后方,就是汉留中小学,最早也有高中部,教学质量也是赫赫有名的。许多社会精英、文人墨客都从这里走出,驰骋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成就显赫,我的中小学老师大多都毕业于此,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不论你是富甲一方,权高位重,抑或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路过此地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默默回望!
老街最南头有座高高的石拱水泥桥,最早桥北头有老粮站、卫生院、炕坊等,桥南头向西有座老大会堂,坐西朝东,乡镇各种大会和娱乐活动都在里面举行。印象深刻的是读书时学校组织文娱汇演,我们到大会堂参加过演出,我演唱了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紧张得不行,至今记忆犹新。
傍晚,古镇在暮色中拖着一天的疲惫,慢慢宁静下来,摊贩们收了摊,各家店铺也纷纷关门打烊。熏烧摊生意好了起来,装有玻璃橱柜的小车停在固定的摊位点,各种熏烧熟食陈立柜中,品种多样,有盐水鹅、猪头肉、蒲包肉、春卷、素鸡等。
盐水鹅是家乡特色菜,也是主打菜,古镇的盐水鹅沿袭家乡传统配方,选材严格,配料讲究,烧制有方,肉质细腻,汤汁浓郁,味道鲜美,让人大快朵颐,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蒲包肉也是高邮地方独特的熟菜系列,在高邮任何一家熏烧摊都离不开蒲包肉,他们都是乡贤汪曾祺笔下人物王二的徒子徒孙。
街上有两三家熏烧摊,生意都不错,味道当然也很不错,下班的工人、收工的农民到街上剁点熟菜回去下酒,方便实惠,雅兴实足。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去光顾街上的熏烧摊,剁几样熟菜回去,重温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夜幕降临,人最多的地方要数饭店酒楼,朋友小聚、同学聚会、家庭聚餐、企业欢聚等都在酒楼,杯觥交错,谈笑风生,生意红红火火。
古镇最早电影院就设在老大会堂内,后来在新街新建了电影院、录像厅、歌舞厅,时常有外地歌舞团来演出,读书时没少爬墙头去看。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家户户都有有线电视、手机网络,电影院生意自然就清淡了,关了门。这几年大妈广场舞火了起来,在电影院门前等空旷的场地上,吃过晚饭的妇女大妈们,当然也有少数在家的年轻女性,她们打扮时尚,精神抖擞,活力四射,路边的收录机播放着美妙的舞曲,暖色路灯下舞动着她们曼妙一致的身姿,是古镇夜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暖春,古镇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庙会,规模盛大而隆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便是庙会日,乡人直接说成是“三月三”。说是庙会,实际就是商品展销会,每年这个时候本地的商贩乃至外地的商贩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展销自己的商品,商品琳琅满目,尤以农具及农产品居多。三月三这天人如潮涌,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盛况空前。
小时候,我们小孩子除了盼过年,其次就是盼望汉留三月三,到了这天,人坐在教室里,心已飞到老街上,就等老师提前说那一句:“放学,大家上街要注意安全”,话音一落,一个个像雀子似地飞向老街。街上有卖烂藕的、捏糖人的、耍猴的、变魔术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舞龙的、玩狮子的等等,热闹非凡,古镇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之中。
最早老街路短,三月三人挤人,人与人之间没有一丝空隙,给安全造成了隐患。近年来,三月三的摊位和人流已从老街扩展到新街车汉桥,且规模越来越大,尽管许多人在外务工,但人流量依旧庞大,以前人挤人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变得有组织,有秩序,纪律性、规范性更高,伊然成了一场乡村的嘉年华。据说,汉留三月三庙会已获批高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寒冬,古镇并不萧条,浴室生意特别好。家乡扬州(高邮是扬州的一个县级市)有个俗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说的就是扬州人早上吃早茶,晚上泡澡休闲而舒适的生活方式。古镇上几家浴室生意都很好,一到天冷,男女老少都爱往浴室里钻,家里再好的淋浴设备也没浴室来得舒服,洗把澡只有七块钱,你说划不划算?
以前老街上的老浴室就在老菜场向南数米处。小时候上街洗澡,先在浴室窗口买一根褐桐油色竹篾制的筹子,筹子一指宽长,鱼尾端,磨得光滑而发亮,很有年代感,接着来到休息大厅,掀开大厅深蓝色棉被门帘,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到里面找一个空位置脱衣摘帽,有时还需稍等片刻,人多生意忙,等洗完的人位置腾出来,衣服会有跑堂的大爷(堂倌)用衣叉挂到很高很高几乎接近屋顶的墙壁钩子上,然后穿上木制底的拖鞋劈里啪啦走进浴区。
浴池内水温特别烫,我们小孩子皮嫩,吃不消烫,不敢下水,只好坐在浴池边上用毛巾沾着水往身上敷。浴池也分两个区域,大浴池是泡澡的,人在里面像旱鸭子样扑棱着,小浴池上铺着硬木制成的格子床,下面水温估计有70度以上,热气腾腾的,许多大人躺在上面蒸,闭着眼做着“黄粱梦”,相当于现在蒸桑拿,我们小孩子根本不敢躺在上面。浴区也有搓澡的,搓澡工肩膀上搭着一块毛巾,不时地过来转转,笑眯眯地问道:“擦背啊?”那也是大人的享受,小孩子很少搓澡的。
洗完澡浴区出来,跑堂的大爷很热情,从保温箱里拿出好几条热乎乎的半干毛巾往你身上摊,大人的福利还要高,跑堂的会给他们倒上一杯茶叶茶,当然他们也会客气地回敬递给跑堂的一根烟,跑堂的更会时不时送来一块热毛巾,他们吃着茶,吸着烟,聊聊天(多是家长里短乡村社会新闻),再眯着眼躺上一会。我们叫跑堂的大爷再将衣服叉下来,快快穿好衣服,上街来一碗小馄饨,吃得嘴歪歪,快活得很呢。
春节,古镇热闹而喜庆,年前各家店铺都备足了年货,烟花爆竹一条街。以前的小杂货店有大京果、台酥(桃酥饼)、蜜枣、柿饼等拜年用的礼品,也有售对联纸的,红绿黄皆有,街上专门有写对联的先生。现在都开了一家家大型超市,各种各样的年货商品更是齐全,对联也有现成的卖,却不见了写对联的人。
年初几里,古镇披红挂绿,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过年景象。拜完年,上老街逛逛,是我们小时候过年的必修课,街上有卖掼炮的、卖洋泡泡的、卖甘蔗的、捏糖人的、笃糖的等等,我们都要玩个够,玩个尽兴才回家,现在这样的年趣已不见了踪影。
如今的古镇,今非昔比。拆乡并镇,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互联网的出现,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变化,许多传统行业店铺已关门。老街上的老照相馆、新老供销社、老浴室等早已停业,留着一排排破旧的屋舍,像孤独的老人伫立在风中,回望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就连街中心的老菜场也已拆迁,留下一片空白和时光对话。
老街虽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景象,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发掘出古镇潜藏的商机。车汉桥新街建起了各式厂房,环保厂、服装厂、鞋厂等新型企业;一幢幢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医院、银行、邮局、手机网络电讯、车行、酒楼、超市、洗浴中心等应运而生,古镇正朝着欣欣向荣的步伐迈进。
古镇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四季更迭轮回中发展求新,行稳致远,进而有为。亘古不变的是她那古老而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埋在骨子里的那份坚韧内质,这也是汉留人引以为豪的底气和品性,她是汉留人民的骄傲!
古镇是悠悠岁月里的留声机,是荏苒时光里的烟火气,是缕缕乡愁里的返程票,是赤诚游子心里的航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