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技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开启大发展态势,当时各大局,局下属的公司,规模以上企业,几乎都开办了技工学校。1980年代末的时候,天津市少说也得在100家以上。我们机械工业局绝对是个大户,拥有17家技工学校,其中包括1家局办校,8家公司办校,8家厂办校,甚是火爆。
前面说过,我们教研室重点抓技工学校提质量上水平,教研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十分深入。在具体的指导管理服务中,笔者发现了两大倾向性问题,遂形成文稿,除在《机械教育》呼吁外,这次特意把视野扩向了大上海。
上海人开放,头脑灵活,尤其务实敏于行。相较之下,我们天津人似乎总是虎头蛇尾。就用我们教研室的一件事来佐证吧,当年我们配合机械工业局劳资处创办了天津市首家技师协会,轰轰烈烈地开展培训;一年后上海同行上门来取经;等再过一年,人家已经在全国介绍经验了,我们却依然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未有成果似的。就像我们机电工艺学院宋春林书记常说的:“看起来开头挺热闹,就是总也划不上句号!”
《上海职业技术培训》1991年第3期,刊登了笔者的《部分技校实习条件必须大力改善》。其文为:
近两年来,笔者参加了本系统17家技工学校的评估验收工作,发现各校的实习教学条件与劳动部的要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总体上看,设备严重短缺、陈旧落后,学生得不到必要的实习演练,已成为严重困扰技工学校教育的问题。譬如,有的技工学校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学生在同一台机床上实习,每人每天最多能练一个小时;一些学校设备虽然不少,但许多机床精度极差、难于正常使用。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很难练出过硬本领,严重地限制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实习设备严重短缺的问题,各位校长四处奔走,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也曾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多番努力,但年复一年,却收效甚微。为什么长期以来不能得到解决呢?依笔者之见,根源还是在企业负责人的认识和决心。
建议有关领导机构,要在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规定。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长(期)短(期)规划,还要有具体安排。至于哪些需要限期改进——立即照办,哪些可以暂缓——逐步解决,均应考虑周全。只有这样,技工学校才能解决必要的实习条件,使教学质量有可靠的保证。
《上海机电教育报》1991年9月25日,刊登了笔者的《让教师释放出能量》。其内容如下:
近来因工作关系,接触了一批技校教师,交谈之中发觉有部分教师心绪欠佳。了解一下原因,有的系因学校领导安排工作不当,或是工作方法简单化,挫伤了积极性;有的则缘自个人困难没有得到妥然解决。凡此种种,致使他们心情郁闷,久而久之积成对领导的看法和成见,反映至工作中,便成了消极应付,提不起劲儿来。
教育实践表明,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当然,涉及教学质量的环节呈多向性,但我认为,人的因素即教师的因素最为重要。
教师是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其自身素质的高低,责任意识的强弱,工作质量的优劣,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思想觉悟过硬,业务功底扎实,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精神状态良好,保持心情舒畅亦是不可忽视的。试想,如果一名教师整天心事重重,思想情绪处于低潮,尽管其他教育环节均有保证,也难以讲出高质量的课来。
作为学校的领导,不仅要从理论上,而且能真正从行动上确立教师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这样一个观念。也就是说,学校领导者平时作风要深入细致,工作要善于疏导。既要经常地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等多方面的教育,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要体察教师疾苦,关心教师生活,多与他们做推心置腹的交谈,融洽相互关系;还要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切忌工作简单化。一旦教师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他们必将释放出难以估量的能量来。
2024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