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周超——从临夏到尖扎

作者:周超   发表于:
浏览:19次    字数:174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3篇,  月稿:0

  车子载着我们离开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前往青海省尖扎县,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绝的祁连山,群山横亘,沟壑纵横,山峦巍峨,直插云霄,与天相接。土黄的山脉丘陵尽显大西北的荒凉与厚重。

  司机说从临夏到尖扎有两百多公里,要在山里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

  临夏古称河州,是唯一一个用黄河命名的州。《河煌赋》里说它:“得地势之形胜,史称河州,北拒黄河天险,西控山口要隘,犄角河西,肘腋陇右。”明代解缙被贬于此时在《登镇边楼》里写道:“几年不见南来雁,真个河州天尽头。”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时经河州过黄河入吐蕃,和亲时也把茶叶等物品传到了吐蕃,茶叶深受当地人欢迎,称道:“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马古道由此开启,源源不断的茶叶随马帮运到这里,各地商人来往络绎不绝,河州又有了“旱码头”之称。我在临夏八坊十三巷的砖雕里看过一个作品,讲的是一名回族老汉和一名藏族商人在袖口里讲价钱,旁边的马队、驼队驮着大量的商品,可见当时热闹的场景。在八坊十三巷里还有张老相片也让我印象深刻,过去靠人力背负贩运商品的人叫“背脚子”,那张相片上一名“背脚子”身背比他身高还要高的货物艰难地走在山路上,让人直叹生活不易。

  车辆行驶在祁连山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越往上开,烟火越来越稀少。这时可以看到山顶白雪覆盖,云雾缥缈,宛如仙境。想起出发前司机说过去可以看到雪山,我还惊奇地说:“那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想不到此行虽是金秋十月竟然真看到了雪山,在土黄的山原衬托下,雪山显得那么圣洁和纯洁。司机看我们很惊喜就说:“这里的山顶常年有雪,积雪不化,当地的人们对雪山顶礼膜拜,认为雪山有种神秘而又非常强大的力量。”

  苍穹之下,天然的草场里数不清的牛羊在漫步。让人不禁想起那首《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祁连”在匈奴语里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就是天山,李白写的《关山月》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就是指的祁连山。当年匈奴被汉军的铁骑逐出祁连山,失去赖以生存的牧场不由得发出悲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蕃息。”

  车到甘加赛姆措服务站,司机把车停进服务站稍作休息。服务站旁边是片湖,我们也下车来到湖边。湖边有座白塔,塔顶金色。湖水湛蓝清澈,湖边黄草茂盛,草高过羊,一群羊正在吃草,看见我们过来一下纷纷跑开。湖对面扎有很多白色的帐篷,不知道是不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还是为旅途经过的人准备的。

  稍作休整,大家又上车出发。积雪的山顶离我们越来越近,牧人和羊群也越来越稀少,汽车的马达声也越来越响了。白云在蓝天上飘浮,阳光下,近前是黄色的土坡,不远处是起伏的银装素裹的雪峰。

  汽车发着怒吼冲上海拔3643.66米的贡乃拉合垭口,司机说这里是这段路经过的最高的海拔处了。我们纷纷下车在标示牌下留影。这个海拔已与拉萨的海拔差不多了,下了车就明显感觉这里的风大,吹着脸疼,还很冷,甚至是有点冻人,真是高处不胜寒。从这里可以看到四周都是积雪,我们已到了雪山之上。放眼望去到处冰天雪地,不见万物踪迹。冰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冰冷的寒光,像宝安腰刀出鞘时发出的冷冷的寒光。从路边的积雪里抓一把雪,冰冷刺骨。因为感觉寒冷无比,我们停留片刻就上车出发了。

  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不停转来转去,下到山腰,又见到了成群的牛羊,有些牛羊不紧不慢地过马路,司机也只好停下来耐心地等着它们通过。雪山也逐渐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发现,本来在山谷间流淌的溪流开始很小,越到下面汇聚的水势越大,我猛然想到这就是雪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流,从涓涓小溪到汇聚成河流,无声地浇灌着牧场,哺育着人民。这就是雪山圣洁纯洁的原因,这就是人们对雪山顶礼膜拜的原因,这就是雪山有着一种神秘而又强大力量的原因,因为雪山提供的是生命之水,它像水塔一样源源不断地向山下提供水源,让万物生长,让人类依水而居而生生不息。

  快到尖扎,能看到山林里还留有点的秋日的色彩,杨树的金黄,杉林的青绿,还有些火红的灌木叶。我们像从仙境里又回到了凡间,从冬天又回到了秋天。“尖扎”在藏语里是指野兽出没的地方。

  进入尖扎县城,看到一座门楼上写着一排大字:“中国民族射箭运动之乡欢迎你!”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妙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