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鲁庆:岁月,在诗意中流淌

作者:刘关波   发表于:
浏览:498次    字数:153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4篇,  月稿:0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就朦胧地认为,那些喜欢吟诵古诗词的人,都是上了年纪有学问的人,也都是白了头发、满脸皱纹的老爷爷。

  不知不觉,岁月在流淌的光阴里不断向前,同时,也在不断地沉淀。慢慢地,我也沉淀成了喜欢古诗词的白发老人了。

  怎么也想不起来,从何时开始,我喜欢上了七字四句的“打油诗”,或者叫“顺口溜”。用朗朗上口的小句小调,来描述所观察体会到的新生事物,颂扬我们每天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后来,我在中学老同学张桂云的引见下,认识了桐城诗词楹联学会(那时还叫桐城诗词学会)的齐玉锁会长和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安徽诗人之家的李正国执行会长。受他们的影响,我开始学习并钻研古诗词的平仄韵律。“打油诗”也逐渐有了“平平仄仄平”的韵律。

  在居家闲暇之余,我坚持每日研习古风诗韵、平仄格律,收获颇丰。不知不觉地领悟到,在诗词中严守平仄声调、韵律规则,就犹如在天地自然中修堤筑坝,种花植草,让无序的涓流汇集成江河风景,让游思小调规范成诗词歌赋。正是:“修堤筑坝仄平若,植树种花韵律磨。细滤游思章法守,诗情画意乐吟歌。”

  是的,生活确实如此,心中一旦有了诗意,眼前便多是阳光,天地也因此而灿烂。无论是晨练小跑中度过的春夏秋冬,还是差旅繁忙征途中走过的大江南北,诗词都伴我一路前行。正是“迈步浮桥轻逐浪,开心老叟壮怀扬。”

  非常难忘的是在春末夏初的一个上午,阳光正好,我首次参加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安徽诗人之家的庐城笔会活动,喜见各诗家词友,寻学问道,开心非常。尤其是诗人之家执行会长李正国老师不断亲呼我“小鲁”,让我春心荡漾,仿佛又回到韶华时光。正如小诗《诗社活动吟》所写:“初来乍到进诗家,众智豪情酒作茶。会长亲称呼小鲁,韶华返旆绽春花。”

  同年,我又有幸参与安徽诗人之家“蓝鼎杯”诗词大赛并获奖。席间,诗朋词友,诗情飞扬;觞酒频举,你吟我唱;讨教研习,佳篇倍出;妙韵缤纷,不亦乐乎。如此凡尘仙趣,怎不令人神往而放声歌唱:“锦绣山川云雾散,香扑鼻,朗苍穹。”

  紧随着2021年的新年钟声,那天外孙周一粲初来尘间。他幼嫩的双臂向蓝天展开,似乎要抚摸那挂在天空中的太阳;他那微微睁开的双眼,第一次环顾着四周,也想把这由多种颜色组成的世界看得分明。

  我在含饴弄孙、享受天伦的同时,也感到心旷神怡,诗意盎然。那些日子,四季变化的阳光,照耀温暖着大地,多少诗情画意也在《蝶恋花》中绽放吐蕊……从外孙满月到周岁,他都在每月一首的《蝶恋花》诗韵中成长。正如在《蝶恋花•一粲五个月》中所写的那样“自幼启明平仄灌。诵念华章,唐宋诗词伴。古韵声声三代侃,欢欣满屋频频赞”。

  是啊!岁月如歌,岁月中填满了多姿多彩的诗意生活,而这诗意的丝线,又在岁月中来回穿梭,织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绫罗绸缎,留下了这一首首如歌的篇章……

  岁月总是在怀念和期待中不断更迭,时间也总是快于梦想。这些年,我在唐诗宋词的韵律中,尽享生活的美好。生活真的如同江河,既有一泻千里的激流险滩,也有那弯弯曲曲的缓缓流淌;人生纵有艰辛的跋涉,但更有抵达的快乐;有枯燥的重复,也有浪漫的情趣。对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又喜欢诗文的我来说,确实在那些冰冷的钢管、塔吊和黄沙石子中,在那些枯燥的建筑材料的符号里,不断地感受到文字的温暖和诗意的美好。

  最后,我要感谢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安徽诗人之家和桐城诗词楹联学会各位诗友给予我的关心和教益,让我在唐诗宋词里,感受到了温暖和激情。特别要感谢安徽省作家协会胡竹峰副主席,他不仅为我这本书取了《短亭草》的雅名,而且在写作任务繁重,工作忙碌的情况下,还提笔为我的这本书写了序言。我还要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和秦雯编辑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支持。

  (2023年11月30日于山东威海那香海度假花园)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刘关波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