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同里,一个崇文尚教的地方

作者:舞鹤衔阳   发表于:
浏览:12次    字数:220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同里,镇区的七个小岛,有十五座桥梁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九里湖、叶泽湖、南星湖、庞山湖、同里湖环包四周,天然成就了五湖环抱的一朵莲花。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周庄如此,乌镇有之,这些物化了的形态,都是小镇的表象。于我而言,工作了4个年头对同里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切肤情愫。

  初秋的一个上午,同里的上空飘着沥沥细雨,回响着《梦幻同里》的天簌之音。如此意境中,踏在这朵摇曳在水中的莲花上,自然会有新的灵感。我又一次走进同里。同里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书院、私塾等学业兴旺,文人志士辈出,结集文稿众多。慧日忏院、同川书院、墙里人家在清乾隆年间都曾为讲学之地。据民国13年统计,共有讲学肄业之所达12处之多,就学人数七八百人。自宋至清末,出过1个状元、42个进士、90多个举人。300余名里人结集的文稿计有500多部。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普安桥上“一泓月色含规影,二岸书声读榜歌”的桥联,写出了书香门第的同里画面,宛如月亮的桥影,映衬着同里的祥和,朗朗的读书声中,传来了阵阵榜歌,显示着祥和中的不平静。抑或是谢氏的弟子,十年寒窗苦读,今日金榜题名。谢涛、谢绛、谢景初,祖孙三代,高中进士,将榜旗树于谢家门前,久而久而之,街名成了旗杆街,留于街面的三谢堂,也便成了影响里人成长的仰慕之地。

  普安桥北岸西侧的杨氏故宅,走出了近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杨天骥。其幼居同里读书,继而任教,光绪28年,任寅科生贡,资助邹容出版发行《革命军》,光绪33年,兼任《民呼》《民吁》和《民主》报主笔及编辑,两度出任吴江县长,民国20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长,著有《茧庐吟草》《茧庐印痕》。西行数步,便至任氏宗祠,这是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出资修建的任氏祠堂。任兰生,光绪8年,安徽按察使,11年,被弹劾削职回乡,用2年时间,修建退思园。带着安徽的情结,把高回墙、小窗户、跑马楼等徽派建筑元素,配以亭、台、阁、轩、榭等江南小筑,二者浑然一体,实为园林建筑之奇葩。难怪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多达9个,仅有1个散落在苏州城外的同里。退则思过,进则尽忠,映衬出主人知书而达仕的仕大夫心态。其结有《蚕桑摘要序》存于后世。任兰生之子任传薪,早年就读于同川自治学社,后加入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与柳亚子一起创办《自治报》。光绪32年,辟园创办丽则女校,后赴德国、日本考察教育,于1909年开设师范本科,专为家乡培养女教师。“其不吝私囊,相地得刘姓基,耗银币计八千三百”,在退思园东则,建教育楼,1916年落成,时任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亲临庆典,并题“诚勤朴爱”校训,大教育家钱基博等名流教授,一时成为同里独有的风景。鲜明的民国建筑校舍,形成了丽则女校独有的风貌,现已成为全国文保单位。

  饮马桥西,是同里中学,内有天放楼,这里曾是同川自治学社的旧址。清末教育家金松岑,于1902年在此创办了同川学校,1906年,创办明华女学,与丽则女校一起开创了吴江女子教育的先河。1912年,同川学校10周年之际,蔡元培、章太炎分别撰文篆额,评介其致力家乡教育的热情和成绩。其主办《国学论衡》和《文艺君华》等杂志,大办提倡振兴国学,著有《天放楼诗集》《天放楼文言》和《词林撷隽》等著作,并桃李满天,柳亚子、费孝通等都是他的学生。

  后港南岸西侧,则是明末清初的陈御使府。嘉靖己丑进士陈王道就诞生在这里。这个占地20余亩的府第,曾发生过流传于江浙沪一带“落难公子中状元,私订终身后花园”的《珍珠塔》故事,为府第增添了美丽动人的传说。富观街上临街面水的王绍鏊纪念馆位于街的中央。王绍鏊,1902年就读于同川学堂,1908——1911年,赴日本研读,在第一届国民选举中,当选为众议员议员,1948年从香港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协工作,成为第一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副部长。

  对岸的嘉荫堂,由柳亚子的叔叔柳炳南于民国11年修建,正厅梁柱以榫卯结构出36对纱帽,一幅“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读书”的对联,反映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走过长庆和吉利桥,沿市河朝南走,经过蔚文堂。这里曾走出了近代著名作家范烟桥。其幼年入同川公学,后在家乡任教,1921年,在同里创办《吴江报》,一生著有《江南豪杰》、剧本《三笑》等。漫步鱼行街,沥沥细雨洒落在香樟树上,腾升起绕绕雨雾,把吉利桥、渔行桥、氏旧宅连成一个整体,仿佛在上映一部范氏影视。

  沿渔行街向西,跨过乌金桥,来到明代造园大家计成的故居,其《园冶》一书,被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称为“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造园艺术的专书”。过计成故居,沿南埭东行,可达南园茶社喝茶听戏。这里曾是陈去病和柳亚子等先辈商讨发起反清文学团体《南社》之处。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曾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参议院秘书长,1930年,任南京博物馆馆长,专门从事文史研究,晚年告老回乡,在其故居中的绿玉青瑶馆内整理出《正气集》《浩歌堂诗集》等文稿,边上的环翠山庄,走出了《文汇报》的创始人严宝礼,一生著力于上海和香港文汇报的创刊发行,传播先进文化。

  同里,古镇区不足一平公里,座座旧宅与故居的背后,承载着多少仁人志士的血脉和思想,吸引着大量文人墨客寻幽和思考。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游历了同里之后,在其《展尽江南小镇风貌》一文中深切地写道“周庄于我,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长久驻足的,而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怪愿望。”

  同里,崇教尚文的思想薪火相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又由2名中科院院士和100多名学者、教授从同里走向全国各地,把同里推向了世界。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