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正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缺少稻米面等所谓的“细粮”可以吃,城镇居民粮食供应是需要凭购粮证才能购买。如果想去食品商店买一包饼干,或者去饮食店买一只大饼或者是一根油条,都需要支付半两粮票,才能购买。
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家中粮食不够吃的话,那么还可以用1斤粮票去购买7斤红薯。那时候,红薯只算“粗粮”,所以大家不太愿意吃,都喜欢吃大米白面等“细粮”。
红薯又分为红心红薯、黄心红薯和白心红薯等不同品种。但是,在那个年代里,我还未见到紫薯这个新品种。
红薯又称之为番薯、地瓜等名称,它属于根系块状植物,它原产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1574年的《云南省志》,说明那个时候红薯就已传入我国。那时候,人们吃红薯的方法非常简单,只有蒸红薯、烤红薯和把红薯切块后煮红薯汤等。不像现在有这么多的红薯吃法。
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去农场务农时候,劳动强度非常大,又没有鱼肉蛋等荤菜可吃,肚子里没有油水,又是知青长身体的时期,常常觉得肚子非常空、非常饿,而凭每月每人定粮的“粮票”购买米饭,又实在不够吃,所以我只能想办法去向当地农户购买一些红薯。
我把红薯清洗干净后,用纸包裹起来,放入农场食堂灶头炉膛口烘烤,只需约半个小时,取出红薯后,清除红薯表面炉灰,剥去红薯皮,甜糯可口的红薯,就可以食用了。为此,我曾经撰写过一篇回忆那时候“上山下乡”务农生活的随笔文字:《饥饿的同伴》
知青农忙疲,无油闹肚荒,
饷午去打饭,喊买八两饭,
递碗大如盆,八两铺盆底,
青菜扣饭上,无肉肚空荡。
月粮三十斤,半月剩无几,
有人无饭票,打饭不给票,
端盆刚转身,正被支书逮,
逮住罚站立,挂牌站高台,
大伙围着瞧,杀鸡给猴看。
当年吾亦饥,不愿当鸡宰,
常买烂糊面,三两大盆满,
顿顿食稀面,饿时添红薯,
每月饭票余,备战备荒好,
同伴遇饥荒,吾处可化缘。
那时候,我就是靠着食红薯,才熬过了农村劳动“肚中无油闹饥荒”的食物短缺年代。后来,我也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红薯的方法。实际上种植红薯很简单,只需要把田地里的土壤做成长条形垄状,然后在垄状的土壤中扦插短枝的红薯藤苗,并且连续浇水三天,红薯藤苗也就开始长根成活了。若遇天下雨,那就更省力了。所以讲,那时候“红薯伴吾度饥荒,同伴饥饿可化缘”的记忆仍旧历历在目。
后来,我去了上海市客运轮船公司工作,认识了一个福建籍的船舶技术工程师,他叫陈能才,是上海市的劳动模范。那时候,他担任轮船公司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与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我们公司工作。有一次。他的女儿告诉我说,他们福建人特别喜欢喝地瓜粥,几乎每天都要喝地瓜粥,这就犹如兰州人每天都要吃上一碗牛肉拉面是一样的。当时,我还不知道所谓的“地瓜”,究竟是个啥食物?后来他女儿对我说,地瓜就是你们讲的红薯。
如今,红薯品种非常多,尤其是紫薯身价更高了,属于绿色健康食物。红薯的吃法也很多,包括蒸、煮、煎、炸、炒,适合各种烹饪方式,还可以制作成红薯条小零食和汤锅红薯粉条,甚至是高档饭店宴席上亦会摆上一盘紫薯、玉米、芋艿、长生果等食物的“大丰收”喻意的大拼盘食物。现在,就连红薯的藤叶,亦成为了一种非常好吃的绿色蔬菜,所以红薯和紫薯还是大家非常喜爱吃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单位同事家里吃饭,她盛了一碗紫薯饭递给我尝尝,非常香甜可口,至今仍让我记得那碗紫薯饭的香糯美味。
现在许多老年人很喜欢吃红薯粥,红薯粥不但非常好吃,而且亦润肠和易消化。平时老年朋友们常吃鱼肉荤腥容易便秘,这时候吃些红薯粥后,就能缓解便秘问题。同时,还能祛除常食荤腥腹中积存油腻,并且起到润肠养胃的效果。如今,我虽然人老了,但是红薯依然是我非常喜欢吃的健康食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