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山,1964年出生,2015年去世,山东东平县人,生前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西安读研究生,通过一位文友结识了家山兄。那时,他刚从故乡武装部借调到山东省军区,从事《山东国防报》副刊编辑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我曾经在这家报纸上发表过几篇小文章。
我们第一次相见,家山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长得其貌不扬,个子不高,又黑又瘦,但是酷爱读书写作,说话风趣幽默。听他讲,自己上学时严重偏科,语文成绩很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但是数学和英语两科特别差,高中毕业时连预选都不能通过,无缘参加高考。他是一个在苦水里长大的孩子,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父亲早逝,母亲在他读高中时去世。
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到县里的一家酒厂从事文秘工作。由于他文笔好,再加上吃苦耐劳,很快就在酒厂站稳了脚。后来,被选派到县武装部从事文秘工作。从小就做着文学梦的他,业余时间笔耕不辍,在《大众日报》《黄河诗报》《山东国防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短篇小说。他曾经有过一个志趣相投的女友,但因为女方家长嫌他穷,最后终于棒打鸳鸯。后来,他和同样痴爱文学的湘妹子张意中鸿雁传书,喜结良缘,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1997年,我研究生毕业,来到济南一家军事院校任教,和家山兄的交往日渐频繁。1998年,一个春寒料峭的傍晚,我来到家山兄在小清河畔租住的简陋民房中相聚,看到他们刚上小学、聪明可爱的儿子,真为他们一家三口虽然贫困但很和美温馨的生活而欣慰。我们边吃边聊,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无话不谈。我们由初次相识到相熟相知以后,家山兄那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谈吐,还有那善良正直、吃苦耐劳的品格,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时,家山兄在《山东国防报》社做合同制编辑兼记者的工作,收入微博,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块钱。意中嫂子从湖南远嫁山东后,长期没有固定工作,曾给一些出版印刷单位做过校对,在街头摆过地摊,后来在家专职抚养孩子和写作。因此,一家人生活十分清贫,但是他们有着高贵的精神追求,用源源不断的文字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夫妻同年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两人合用笔名鲁湘发表文章,曾出版诗歌集《两道目光》(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小说集《两行足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散文集《两袖尘风》(作家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杂文评论集《两指弹剑》(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等著作。他们夫妇合作出版的书名极有特色,均用“两”字开头,充分体现了家山兄和意中嫂子惺惺相惜、琴瑟和鸣、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