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杂感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58次    字数:212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a,别走神。读《罗斯福》一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很有意思:哈里曼回忆,有一次丘吉尔为了维护英美的政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的辞令,使英方的译员竟搁起笔来听得出神,一时忘记了逐字做笔记的责任。丘吉尔却不能原谅这样的失误,他把译员狠狠地训了一顿,然后重新把他的话讲了一遍,让这个不幸的小译员记下来照翻。在这段有趣的插曲中,斯大林仰天哈哈大笑,对丘吉尔说:“我不懂你的话,但我喜欢你的精神”。(《罗斯福》第377页)这个译员算是幸运的,碰到严厉的领导,职位可能都保不住;倘若碰到幽默的领导,说不定还会为自己的演讲能力而自豪,顺便夸上这个译员几句。

  B,灰色状态。雷铎在《生命说明书》一书中谈到“灰色状态开发术”,他写道:“灰色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觉得是一种比清醒状态更好的状态,是偷懒。”“按照我的经验和感觉,生命当中除了睡眠和清醒之外,应该还有一个灰色状态。假如这一状态利用得当的话,那么人生真正有用的时间基本上就达到60%了。更何况这种灰色状态往往是出灵感的时候。心理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指出人类的灵感经常不是在清醒的时候产生的。因此,减少不必要的阅读,减少不必要的交际,再加强对灰色状态的利用,这可能是走出生命误区的较好办法。”(《生命说明书》第159页)

  我也比较同意他的说法。常写文章的人都知道,题目、想法是很重要的,没有好的、正确的、有价值的想法,文章就无从谈起,下面的程序就无法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说,想法是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怎样才会有想法、灵感呢?方法可能很多,像雷铎说的利用好灰色状态非常重要。我常常在睡觉的时候,或似睡非睡的时候,脑子里有了好的想法,甚至一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勾画好了,可是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却大都忘记了,怎么也想不起来,所以有的名家告诉我们这就是灵感,应赶快起来用笔记下,弄不好这就是创意。我常常在散步时一个题目突然蹦出来了,在认真在脑子里搜集论据,一篇文章就成雏形了,而这些在电脑、或办公桌前是想不出来的。在放松时、在迷迷糊糊时,大脑会处于一种扩散式思维的状态当中,因此获得的灵感比清醒时的单向思维多得多。

  C,“从来不办公”。一位曾接近邓小平的晚辈说“邓伯伯说他从来不办公,”也就是说,一代伟人邓小平对“办公”有他自己的一番理解,并不是一定坐在办公室才叫做办公。

  据悉,一位新华社摄影记者有一次在北戴河想给邓小平拍张办公照,老人家勉强摆了个坐在办公桌前办公的样子说,“我从来不这样办公”。邓榕更是直截了当解释:“老爷子晚年不习惯正襟危坐地在桌前办公,平时他喜欢坐在屋角的卧榻或沙发,腿放在脚凳上批文件,旁边茶几上放着茶杯、眼镜、放大镜”。

  记者为何要邓公“正襟危坐”拍摄?恐怕是与传统习惯有关。是的,在人们的眼中,领导人办公似乎就得“正襟危坐”,背后似乎必放着一排书柜。认为只有这样,才显示办公的“全神贯注”,才显示办公的“严肃认真”,才显示“领导气派”。其实,人的“全神贯注”不在乎坐的姿态,人的“严肃认真”也不在乎“正襟”。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公治国匠心独运已为举世所公认;他的办公方式不拘一格也与此不无关系。

  不拘一格方式办公也突显邓公一个十分显著的风格:实事求是。他本身就是实事求是坐言起行的榜样。比如,1984年、1992年两次南巡,有力地击退了左的干扰,为特区发展助威壮胆,廓清了方向。邓公的“不拘一格”办公方式也启迪着人们,办公处理政务关键的是实事求是。为着弄清事求出“是”,就要求各级官员善于调查研究,到群众中,到第一线去,听听人民群众怎么说,看看事情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析析个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这样,才会做到心明眼亮头脑清醒,才会避免乱批文件乱决策的弊端。而现在某些矛盾经常发生的地方,尽管个中有这样那样的教训,但领导情况不明、听信偏信、官僚主义严重恐怕也是原因之一。而医治这类病症其实并不难,就是要横下一条心,少蹲办公室,少上电视,多跑实践,多问群众,多作调查研究。

  从这个角度而言,邓公“不习惯正襟危坐”对人们不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吗?(2004年8月22日红网作者:冯创志)

  凤凰卫视7月29日《特别节目》节目播出“卓琳介绍邓小平性格”。以下为文字实录:他不坐办公室,他就坐在那个椅子上。他有一个小桌子,他就写文章他就来这儿写,记录下来。他不写长篇文章,他就说我今天要讲什么话,写几个农业、工业、铁道,写几个字,没写什么起稿,到时候他就讲了,就给人家记录下来了。记录下来了然后人家就把第一稿给他看看,让他改一改,因为都是他讲话的记录。

  霍英东是一个很有智慧、极有效率的人。林锡鎏主席说:“霍(霍东英)先生要我跟着他,做他的秘书,跟着霍先生参加会议、去打球等。”林主席介绍:“霍先生在任何时候都用脑袋去想事情,他是一个不能闲下来的人,坐车的时候他也要看文件,也要批文件,走路的时候也要谈公事,打球休息的时候也要谈公事,所以我跟在霍先生身边主要是看他怎么样解决问题,如何和别人谈话,如何决定事务等,我在霍先生身边这么多年,对这些事都比较有感触。”杨一波教授说:“霍先生他对工作的这种执着、勤奋、投入对您的影响是很大的。以至于您现在在这个年龄还能够饱满地工作,就是受到霍先生这方面的影响。”

  2021年9月15日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杂感 刘军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