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闫会作:过冬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231次    字数:421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一波又一波大雁,以“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列,在富有节奏而悠长的鸣叫声中,如同阅兵方阵般掠过清冷而明净的天空,飞跃千山万水,向南方翱翔而去。它们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并不是为了检阅着收获后,赤裸空荡的北方大地,只是为了寻找温暖而水草丰腴之处,躲过北方寒冷的冬天。

  紧随雁阵而来的是一阵比一阵更冷的风,一夜比一夜更寒的霜,吹打着草黄树枯的山野大地,清扫着枝头依依不舍的黄叶,随着落叶的纷纷飘零,秋天正在悄然退出季节舞台之际,冬天就迫不及待地扑面而来了。

  秋天走了,大地少了有层次的色彩,季节在苍茫而又落寞之中,一下子就老了。过一阵风,草木就落一层叶,山川像老人的头顶一样,稀疏得几近光秃;落一场雪,天地顿时白发苍苍的,没有了一根青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满塘枯叶浮冷水,此花开尽更无花。季节轮回,一年在萧瑟冷清之中又归于简约与沉静,万物由荣而枯、由实变虚,一切仿佛都在等待着一场雪,拉上洁白的大幕,然后慢慢隐入其后,进入安静的沉思。紧跟着所有的生命也都归于静默,于地层深处,默默地积蓄着重生的力量。

  冬天,是一个考验生存的季节,过了,就是一番新的繁茂;过不了,则将永无存活。死亡还是新生,确实需要好好的盘算一番。冬天是一个启发生命思考的季节。

  好在季节只是一年一老,今年老了,来年还能再青春。可人呢?看上去人一生只老了一次,实际上人一生却要经历无数个冬天。季节的冬天,有着固定的规律,春夏秋冬,次序轮回,从不错乱。万物都能精心准备,从容应对,安然过冬。人就不一样了,人生漫漫、世态无常,生活琐碎、人心复杂,前路莫测、难以预料,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都极可能使人随时遭遇毫无征兆、莫名其妙且无妄的冬天。人生,必须时刻做好过冬的准备。

  司马迁的冬天降临于汉武帝天汉二年之秋。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出征匈奴,战败而降。在满朝异口同声谴责李陵背叛投降,并将此役失败的责任尽推予他时,尽管“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的司马迁,在汉武帝询问他的意见时,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李陵是一个有节操、孝父母、守信义、尚廉洁,能义无反顾地赴国难的具有国士风度的人;说了李陵投降前的作战表现和战绩,推测了李陵投降也许是另有打算,同时也斥责了其背叛投降行为,目的只是“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结果汉武帝却认为司马迁不仅为投降者辩护,还将责任推给了主帅和朝廷,盛怒之下,将他治罪下狱。又因“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最终被处于既伤害肉体,更伤害人格尊严的宫刑。

  一夜之间,已当了六年太史公,原本与汉武帝关系不错,春风得意的司马迁的人生,一下子就陷入了冰窖般的严冬。试想一下,一个敢于逆满朝文武而行、忤皇帝之意,为降将辩解的汉子,被处于有辱人格尊严、污及先人、辱没亲友的宫刑,岂不是奇耻大辱吗!后来,司马迁在《报任少安书》中说:“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戳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而司马迁是如何度过这不愿出门见人、生不如死的寒冬的呢?

  支撑他度过寒冬的,就是要编写一部“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上计轩辕,下至于兹”的宏大史书的理想和信念。而“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这些古人在身遭厄运苦难、郁闷不得志,甚至丧失人身自由、生命受到极大威胁之时,精心创作留下的传世经典,既让他警醒,也促他与其隐忍苟活,倒不如效法古人,静心于自己的宏愿大志,完成这部前无古人的史书。

  于是,他从生命的寒冬里起步,开始埋头于孤独的修史历程。一脚踏进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的这一大段的历史之中。面对既缺乏文字史料,又少有史实记录,且时光漫长又无边际的民族历史,他能做的就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 兴坏之纪”,逐一考证、整理研究、梳理脉络、厘清真伪,客观地编成了“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 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的《史记》,“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从而走出了生命的冬天。而被后世誉为宏大历史巨著成的《史记》,不仅为历代编史修志的范本,更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人生的冬天里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

  相比于司马迁的突陷严冬,刘禹锡和柳宗元人生的冬天似乎要漫长许多。两人同榜及第,同年登科,官至监察御史。仅仅五年就成了“永贞革新”的骨干,却因革新失败被贬,人生刚进春天,就陷落冬寒。(因参与革新的八名骨干均被贬为偏远州的司马,故史称“八司马事件”)。十年后的公元815年,刘禹锡柳宗元又同时平反,召回京城,却不料因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既“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次得罪当朝权贵,不仅自己又被外放为连州刺史,还连累柳宗元也再次被贬。害得柳宗元这一去便陷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独境地,从此再没有走出人生的冬天,46岁便抑郁而亡。

  一直到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再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至此,从初次被贬前后共历二十三年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面对这漫长的冬天,刘禹锡又是怎样度过的呢?靠的就是自己的淡然和通达。当他被贬安徽和州时,知县为了恶心他,先后给他安排了江边、河边的小房子,但刘禹锡不仅不在意还显得很开心,气得小心眼的知县,直接把他安排到城里的“贫民窟”中一间仅能容身的小屋,心想看你还能高兴起来。刘禹锡面上还是一副毫不生气的模样,只是提笔写下了一篇《陋室铭》,并刻碑立于门前,不仅骂人不带一个脏字,且又成就了一个千古经典。

  如果没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自信,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达观,没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看透,又怎能在二十三年的长冬过后,仍然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释然,又怎能在晚年还能官至“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与白居易一起写下了大量对吟唱和的佳作,一直活到七十一岁呢!冬天,在刘禹锡眼里,完全是一个成就自我的季节。

  刘禹锡的遭遇,以及看淡起伏得失、从容面对荣辱去留的心态,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位文豪苏东坡来。

  当贵为宰相的王安石因推行新法而遭罢官,两起三落,虽说心力交瘁,在内心依然对推行新法念念不忘,五十五岁时还在惆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却在六十六岁时,抑郁而亡于新法被废止的冬天里。而此时的苏轼,从反对他的新法被贬,仍然处于他人生的漫漫冬季里。

  众所周知的是苏轼是有宋一代天才的文学家,殊不知,年轻时的苏轼也是一颗政坛新星,只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才使仕途变得坎坷离奇,最终远离了官场。公元1074年因反对新法离京任杭州通判,接着又调任密州(山东诸城)知州,后又转任多地知州,正当他因政绩突出,仕途呈现一片光明之际,又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相当于民兵连副连长)。

  期间也曾短暂的回到过春天,保守势力上台后,被启用为礼部郎中回到朝廷。当他看到得势后的保守派不择手段地拼命打压革新派人物、尽废新法的做法,更让他心生厌恶。不仅公开抨击其做法,也揭露了其中的种种腐败现象,又遭到了保守势力的诬告陷害。至此,苏轼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便开始了他绵延一生的冬季生涯。由杭州到颍州(安徽阜阳),再到惠州(广东惠阳),在62岁时又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儋州,以后,又转辗于廉州、舒州、永州,于靖国元年七月(1101年8月24日)六十五岁时卒于常州,最后葬于河南汝州郏城县。走完了他生性放达,为人率真,随遇乐观的一生。

  正是靠着“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淡定,“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坦然,以及“大江落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彻悟,苏轼不仅走过了脚下的万水千山,也精彩地度过几乎贯穿一生的漫漫冬天!

  苏轼在人生的冬天里,成了文章诗词的一代宗师、书法绘画的一代大家,以及文化传播、治水兴利、美食烹饪等多方面造诣非凡的一代名家。冬天可以封冻躯体,却冻不住乐观淡泊的心、济世为学的精神和汹涌澎湃的创作热情。

  作为普通的我们不要说在翻云覆雨、波诡云谲、险象环生的政治浪涛中,轻似浮萍,那怕是纷繁琐碎的烟火尘世中,也渺小如蚁,随便一阵风浪,整个人生就会陷入凛冽的寒冬,面目全非,南辕北辙。虽然我们不能与古代先贤相比,让人生在朝代更替、社会变革中,过冬迎春。起码也应该像遍地的野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一样,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冰霜雪雨,时刻做好过冬的准备。

  生活的无常就在于,并不顾念每一个忙着讨生活的人,不会因为你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社会,四处奔波劳累,就赐你一切一帆风顺,一生春光明媚,依然会以本来面目对你。让你的生活中,照样常有跌宕起伏,一路沟沟坎坎,时常磕磕绊绊,更免不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的折磨,这些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使我们陷入人生的冬天。而这些不期而临的冬天,不光会我们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也无时不在提醒我们生存的不易,生活的难畅。这也使太多的人纵然“吃尽苦中苦”,不要说做“人上人”,就是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都很难。

  但生活既不会如愿望中的春天那么温暖,也绝不会永远如冬天般的寒冷。这也许正是我们常常感到春天总是短暂,冬天永远漫长的原由吧。而“天生好事从来俭”、“自古祸就不单行”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随时做好应对冬天的准备。

  尽管日子长了,短了;光阴来了,过了;天气热了,冷了;季节丰盈饱满了,又枯萎干涸了。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回头地走过,时光留不住,季节留不住,所有的美好也都留不住,能留住的仅有走过的沧桑、经历的痕迹和曾经难得的静好瞬间。能留住的太有限了,就只能面向未来。

  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过冬准备,早一点让阳光入心,多一些让温暖盈怀,无忧时光匆匆,不惧岁月寒冷,以平静的心情迎接不期而遇的冬天,以淡然的姿态走过山高水长。

  尽管人生潜力无穷,但必须先走过冬天,看到春光灿烂,一切才都有可能。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