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听到“老面馒头,老面馒头……”的吆喝声,我的心总是腾的一下,记忆就开始从心底升起。曾经,那诱人的白面馒头,俘虏过我唇齿与我的心。特别是母亲蒸的白面开花馒头,是我今生吃过的最好吃的馒头!
母亲出生在大西北甘肃省安西县(现瓜州市),因为那里大面积种麦子,以面食为主就是自然的了,也从而造就了母亲这位做面食的高手。
我小的时候,中国还处在贫穷落后的年代,物资匮乏,粮食紧缺,想吃一顿白面馒头实属奢盼。70年代,粮食凭票供应。80年代分田到户,家家在自有的玉米地里套着种小麦,年底,大人们在磨道里赶着蒙眼的毛驴,一圈圈的转悠着磨面,工序很是复杂,十来斤的小麦得一小天的功夫才能磨成面粉。
当时的农村都是粗粮,平时很难吃到白面馒头。母亲偶尔蒸一锅馒头,要留给田里农活重时家人吃,再有是家里来的客人吃。
母亲蒸馒头,是用面肥(俗称面引子,70年代没有酵母)发面,发好的面成蜂窝状,有股酸味,把用水稀释好的面碱或小苏打,一点一点加入面里,直到面没有酸味为止,再加入适量的白面,揉光滑,醒上10分钟,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小剂,放入冷水锅中的帘子上,避免馒头不粘连,小剂与小剂摆放时要有间隙,最后盖好锅盖,用干净的湿抹布封好锅沿,大火蒸20分钟,馒头就熟了。母亲蒸出来的开花馒头(西北叫馍),品相和味道极佳,松软上口,香气扑鼻。特别是凉了之后,越嚼越甜,越嚼越胃口大开,即使没有菜,干吃馒头也觉得是人间美味。虽然觉得肚子饱了,可心里却一直还想在吃一个。
我完全吃细粮是89年参军开始的。馒头和米饭是部队的主食,尽管不限量,但常常感觉饿,原因是消耗体能多,训练强度大。新兵时的我,一顿吃四、五个馒头是常事。当时,最想做的事是去连队炊事班帮厨(部队叫出公差),目的是混个脸熟儿和炊事班老兵要馒头吃,来满足我的胃,因为我太喜欢吃馒头了。
母亲蒸的馒头和炊事班蒸的馒头,所以好吃,是因为面粉是纯麦的,没有影响身体健康的任何添加物,唯独添加了浓烈的感情……
现在,吃母亲蒸的馒头的想法,难成夙愿了,因她老人家年老体病,做不动了。现在,想吃部队蒸的馒头的想法,也不能继续了,因转业多年,人已经不在部队了。想法,也仅仅是想法了。
人生中,太多的想法在逝去的时间面前,也只能是想法了。
附:
作者简介
莫不言,原名高剑维,原籍辽宁省康平,现居长春,1970年生,中共党员,喜欢文学,酷爱武术。现任吉林省武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兼任吉林省少林拳协会秘书长、吉林省螳螂拳协会副会长、长春市南关区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第一部纪实电影《寻找真功夫》顾问,中国书画函大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网会员,全球功夫网、全球功夫电视、全球功夫杂志、国际功夫联合会驻吉林省记者站站长,军旅作家,金榜头条签约作家,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多年来,在《中国体育报》《吉林日报》《全球功夫杂志》等杂志以及中国作家网、东北作家网、作家选文、腾讯、搜狐、网易、新浪、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发表文章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