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暖春(小说)

作者:丫头   发表于:
浏览:367次    字数:8057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36篇,  月稿:0

  眼看着第二天就是植树节了,不料一场倒春寒正在迅速酝酿。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长驱直入的寒潮来势汹汹,狂风裏挟着冷雨席卷江湖市。碗口粗的大树被拦腰折断,繁花满枝的日本早樱、红叶李被摧残得面目全非。到了半夜里,气温骤降,大雪纷飞,只几个时辰城市与旷野就被一片茫茫白色掩盖了。

  早上五点过几分,睡眼惺忪的青松从书房里起来小解,突然发现睡在次卧里的父亲不见了!

  年逾九秩且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的父亲,此前也曾短暂走失过几次,不过那都是白天发生的事。而现在天还未亮,况且尚不知父亲是何时出走的,万一他出了院子,情况就相当危险。因为父亲只穿着内衣,既没有定位手环,也没有缝合在外衣上的身份信息。

  这是江湖市审计局的家属院。院子原也不大,十几亩地,一幢6层办公楼,四栋5层家属楼。青松在院子里把弯弯角角都找遍了,证实父亲不在院子里。院子四周都建有高高的围墙,传达室旁的出口是整个院子的唯一通道。青松留意到,栅栏旁边摆着一架装修工遗弃的木梯。他敲开传达室老汪头的门,调出监控录相,在不断回放中果然找到了父亲爬梯走出传达室的画面,时间定格在凌晨4时03分。换言之,父亲已出门上街一个多钟头了。在这百万常住人口的城市,要找一个糊里糊涂的老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青松赶紧回屋给仍在主卧安睡的母亲留了张字条,尔后穿戴整齐离家一径走出院子。站在街边,他先是给妻子小玉拨打电话,告知父亲失踪的消息;然后向110报警,请求附近派出所帮助查找。青松只等了几分钟,派出所的颜警官和郑警官就骑着摩托车赶过来了。青松加了他俩的微信,把父亲的照片发给他们,同时给政府公益门户网站《江湖那些事儿》和“江湖义工”微信群发出寻人启事。

  于是,在这乍暖还寒的早春,一张合力搜寻失踪老人的用爱心凝结的大网悄然撒开……

  1

  青松真没料到,天气预报早前研判的极寒严冬随随便便就爽约了!既没有凄风冷雨,也不见漫天雪花。长江之滨的这座古城延续了近乎习惯的暖冬模式,尤其是春节休假的那几日,艳阳高照,薰风拂面。花花草草给点阳光就灿烂,交通渠化岛上的二月兰开出了充满诱惑力的蓝色花朵,几株白玉兰在枝头舒展筋骨,盛开的花瓣宛如一群飞翔的白鸽。

  青松晓得,冬春两季是老年人最难熬的一段时光。每年一到这个季节,他就显得格外紧张。因为他同时侍俸奉着3位老人:93岁的老爸、87岁的老妈,还有85岁的岳母。

  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故青松常常在朋友面前自嘲,说他家珍藏着三件骨灰级老古董。问题是这些古董还极难伺候。父亲老年痴呆多年,不认识人,已处于半失能状态;母亲患肺气肿病,一到冬天就咳得厉害;岳母是老字号哮喘,少了沙丁安醇喷雾剂就难以活命。这仨老只要有一个住院,青松就觉得头大,一时手忙脚乱鸡飞狗跳。青松一个人也没有三头六臂,加之他离退休只差一年多时间了,身体也不是太好。独生子宏博在省城创业打拼,每天累得昏天黑地,根本指望不上。为了把照顾老人这份责任努力扛下去,青松不得不和妻子小玉进行分工。自己和父母住在审计局老屋,一来上班近一点,二来照料二老也方便;已退休的小玉和岳母住阳光嘉园小区的新屋,一个对一个难度不是太大,小玉欣然接受。若遇老人住院,顾得过来时夫妻二人轮班,顾不过来时就请护工。

  过去的一个暖冬,让青松小玉俩口子大喜过望。过年前,抢天气把老人家铺上垫的盖的、身上脚上穿的都洗洗晒晒;给他们理发剪指甲,打扮得精精神神;屋里屋外统统打扫一遍,弄得干干净净。之后就是接连几天的阴雨。儿子回来后,一家人吃了团年饭,其乐融融。正月初二至初五,天天又是大太阳,青松让儿子开着车,带着老人家在城里的几个公园逛了逛,把几个老古董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青松本指望春暖花开时,家里的老人们都能平平安安,这样入夏后气温回升,人的阳气生发,对他们的身体康复更加有利。

  可是他做梦也想不到,江南地带这时候会遭遇一场倒春寒,会降下10多厘米的大雪,老太爷会莫名奇妙地出现梦游症状,居然在只穿着内衣的情况下离奇走失!

  2

  虽说立春后地气回暖,且积雪正在融化,但化雪时户外气温仍然很低。偏偏父亲走失时只穿了内衣,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青松想到这一层,心里一阵阵揪得慌。

  小玉接到电话,披着一件浅黄色呢子大衣,蹬着一双雪地鞋,心急火燎地打的赶过来了。青松说,咱俩不能在这里干耗。我到附近几条街巷转转,你去沿街门店和几处市场找找。有什么消息,电话联系。小玉点头答应了。夫妻二人在路口分手各奔东西。

  青松一边走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瞄了瞄手机,就见自己草拟的《紧急寻人启事》已经被《江湖那些事儿》、《江湖公安》内网,《江湖日报》微刊迅速转发,那上面父亲的头像十分醒目,几行大字清晰可辨:魏车功,外号魏倔头,现年93岁,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今日凌晨四时许在市审计局附近走失,望知情人提供线索,帮助找回老人者,当面重谢。联系人魏青松及手机号码……

  移动互联网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青松知道,此刻的江湖市,已经聚集了无数的热心人,正在为找寻自己的父亲多方奔走!想着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正与他并肩而行,青松的内心泛起一片春潮,暖意融融……

  巧的是,青松的父亲魏车功,退休前真是市机床厂开车床的。他老实忠厚,沉默寡言,为人处世一根筋,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因此在厂里落了个“魏倔头”的绰号。青松的母亲易花容,颇有几分姿色,性格热情外向,曾是江湖地革委接待处朝霞宾馆的当家花旦,被同事们追捧为“一枝花”。二位经人撮合成婚。婚后因性格不合,俩人一见面就掐,母亲斥责父亲为“窝囊废”,赚不来大钱;父亲讥讽母亲不愧是“天生的小市民”——势利眼。如此这般,一直吵吵到老。说来好奇怪,都这样了,却没有耽误他们生儿育女,白头偕老。乃至于吵到后来,孩子们都习惯了,谁也不出来拉偏架。就这样,他们之间的争吵如同熊熊燃烧的野火,貌似气焰很盛,但如果失去风的助力,终究无法蔓延而归于熄灭。

  青松有四姊妹。大姐青娇是城里的大富婆,嫁了个福建籍的老板,她家在本省开了七家黄金珠宝店,黄金期货现货两头赚;二哥青桥也不赖,拥有“江湖全鱼席”品牌餐饮连锁;唯独三哥青林不上正板,是个玩摩托的“飙车党”。有一回与朋友竞速,他骑的那辆哈雷一头撞在断头路的水泥挡墙上,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却留下终身残疾,三嫂见状“闪离”走人……谈及赡养父母的问题,大姐二哥立场一致,他们生意忙,爸妈最好送养老院;瘸了腿的三哥肩膀一耸两手一摊,意思很直白:这事你们最好别赖我。

  青松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他爱读书,做事有板有眼,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把父母送养老院这事,他曾作过认真的调查。本市公办养老院只有3家,一床难求;12家民办养老院,进去就要集资2至10万元不等,况且老板都一个德性,钱到手立马卷铺盖跑路,现今家家成了扶不起的烂摊子。至于互联网居家养老,好是好,可还没覆盖到江湖这样的四线城市来。再说他也旁敲侧击试探过母亲的口气。老妈说,松啊,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爸妈养老送终全指望你了!你也别推三阻四,千万不要学你大姐二哥的样,动不动拿钱说事儿!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呀!谁稀罕啦!我和你爸的退休金加起来也有好几千,光是吃穿用,根本花不完;再说小病大病还有医保报销呢,你们的经济压力并不大。再也不要在我面前提什么养老院,妈在电视上看到过在那里面生活的老人,又孤单又寂寞,真的好作孽呢!松啊,爸妈挨着你住,别的不图,只图得你一点温暖。你爸这两年越来越糊涂了,谁也不认识,啥也不知道,像榆木疙瘩一样活着,也够可怜的……

  母亲的叮嘱,帮青松拿定主意,很快否决了老大老二欲把爸妈送养老院的提案。那俩“生意精”是何等的聪明,马上灿烂着一张笑脸,借驴下坡。大姐青娇说,亲爱的小弟,人都说爹娘疼满崽,你是老魏家的幺儿,爸妈最喜欢你。你又是公务员,时间也充裕,做事又细心,厨艺超级棒……爸妈有你照顾,我们一万个放心。高帽戴一摞,好话说一箩,居然就把青松弄得一脸尴尬。

  青松平素爱读四书五经,最看重那个“孝”字。他甚至认为,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养的人,必须鄙视,朋友都没得做。他时常这样想,假如爸妈只生养了他一个,他能甩手不管吗?就这样,青松把赡养父母的担子一肩挑了。尽管这些年他也感觉疲累,可是只要看见自己的父母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的,他就心安理得。有人说老实是福,也有人说吃亏是福,青松则认为,只有心安才是福。何谓心安?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人,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人”字的一撇一捺!

  青松在雪地里踉踉跄跄走了几条街巷,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而就在这时,只听得手机嘀的一声,郑警官微信发来一条信息:交警122大队刚刚处理一起交通事故,一老人被肇事司机辗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身穿灰色内衣!

  读完短信,青松强忍着在眼眶里打转转的泪水,立即拨通小玉的电话。

  “小玉,爸爸可能出事了!”

  3

  青松夫妇同乘一辆的士赶往两千米以外的市第六人民医院。

  积雪仍在融化,路面拖泥带水,致使车轮打滑,的士跟在拥堵的车流后面鱼贯而行。

  车内。青松对小玉说,你出来了,妈(指岳母)一人在家咋办?小玉说,我把包子馒头放在蒸锅里了,已和妈说好,她起床后只需开火热一下就可以吃。妈知道亲家翁走失这是大事,不能含糊,找人要紧。放心吧,我妈现在还能自理。

  小玉家也有四姊妹。岳父母养了四千金。岳父曾是一名军人,远在山沟沟里的三线兵工厂工作,岳母随军在厂里当医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票证经济时代,岳父十分有远见,省吃俭用供四个姑娘上学,支持她们走出了大山,在外面成了家。学医的老大小慧,曾是省人民医院的教授,老二小雅老三小凤老幺小玉都在江湖不同的工厂工作。现在四姐妹均已退休,家里经济条件都还不错。只可惜岳父51岁就瘫痪在床,岳母一人呆在大山深处照顾老伴长达13年之久,直到岳父64岁去世,她才得以走出深山重见天日。青松犹记得,彼时的岳父个子高大,体重有一百七十多斤,患有哮喘病的岳母每搀扶岳父一次,都像是在拼命。想来,岳母对岳父一往情深,几十年不离不弃,殊为不易。仅就这一点来说,青松对岳母的人品十分敬佩。难能可贵的是,小玉家的四姊妹团结友爱,她们共同商议出了一个方案——每家赡养老母亲一年,一年一轮换,姊妹都来尽尽孝。尽管青松自己还有高寿的父母要照护,但岳母轮到自家的这一年,他也没法推辞,因为这是他和小玉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区区几千米路,的士居然跑了50分钟!到了六院,派出所的颜警官和郑警官已提前赶到,他们在入口的门厅处等候。

  几个人碰面后来到二楼拐角处的太平间,担架上赫然躺着一具白布覆盖的尸体。小玉浑身打冷噤,不敢上前。青松也明显地感觉到腿脚冰凉,双手发抖。他小心翼翼地从中间揭开白布的一条边,眼前出现似曾相识的灰色棉毛衫秋衣秋裤,青松的一颗心狂跳到嗓子眼上,差一点把“爸爸”二字喊出声来!

  青松用意念努力保持镇定,尝试着从头部方向揭开白布,死者面部的基本轮廓立时映入眼帘:虽说他的头部被肇事车辆撞破,但经过医院清洗后外观还算完整,这人明显要比父亲年轻!而且父亲脸上布满南瓜子粒大小的褐色老年斑,这人没有;父亲肩胛骨处有一颗隆起的脂肪瘤,这人没有。青松每隔几天就要帮父亲洗一个澡,老人身上的显著特征,他一清二楚。

  青松向两位警官和小玉摇了摇头,向他们示意:死者不是他要找的父亲!

  能证实死者不是他们要找的人,四个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4

  青松一行四人下楼后,在医院门厅处商议下一步的搜寻行动。

  颜警官说,他特意去治安大队调阅了监控视频,里面有老人家4点30分在审计局路口出现的镜头,随后他横过马路往南边的映月广场方向独行,进入一条林荫道,镜头被遮住,从此不见人影。其他路口的镜头均未捕捉到。

  郑警官说,青松小玉你们也别着急,令尊走失几个小时了。这时候没有坏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种种迹像表明,指不定令尊被哪位好心人收留了。

  颜警官的话,提醒了青松。青松打开手机一看,几个平台滚动着上千条信息,大街小巷都有人盯着,甚至还有人拿着照片去立交桥底下、城中村等流浪人员集中的地方去逐一比对……全城都已加入这场义务寻人的公益行动。青松赶紧上传一条短信:风雪无情人有情,江湖大爱暖我心。感谢各界朋友的倾力相助,你们的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让我没齿难忘。一旦家父有确切消息,我会及时通知大家停止搜寻。魏青松。X年X月X日。

  青松刚发完短信,他的电话铃声就响了。电话里说,你是魏青松吗?青松回答:是。电话那头又说,是这样,我是驿园路农贸超市的租户老吴,这里有我的一个卤菜店。今天早上大约5点钟,我去店里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在市场门口发现一个只穿了内衣的老人家,漫无目的地在周围游荡,当时他冻得全身发抖嘴巴发紫,我生怕老人家出意外让家里人着急,便把他收留在店面里间的房里了……青松说,谢谢您救助我的老父亲。我现在加您的微信,劳烦您接受后拍一张照片发过来确认一下。片刻功夫,手机“嘀”的一声,传来了父亲躺在一架折叠床上睡觉的图像!

  青松把这消息跟二位警官和小玉说了。颜警官、郑警官随即与他握手告辞。青松千恩万谢,直到目送他俩完全离开自己的视线。随后,青松火速上传“家父找到,谢谢大家”八个字给各公益平台。

  其实,驿园路农贸超市离审计局直线距离不足400米。

  在打的往回走的路上,小玉说,她早上还到过那儿,只是超市那会儿尚未开门。青松说,农贸超市要到7点才营业。估计吴老板平常不怎么上网,可能今天还挺忙,不然,他早就和我们联系上了。小玉说,一定是超市里的其他商户告诉他的。

  青松心里完全平静下来了,折腾了几个小时,他也精疲力尽了。他用头枕在后座靠垫上,闭上眼睛梳理父亲得病的全过程。

  青松知晓,父亲参加工作以前是农民身份,对土地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退休后,回归家庭,如果无所事事,他一身的骨头都会发痒。幸亏他家在机床厂的平房宿舍后背,有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大杂院。车工出身的父亲动手能力极强,他在这里用废旧角钢加玻璃搭建了一个阳光花房,养了几十盆花和盒景。每到春季,花房里的蝴蝶兰、大蕙兰、茶花、西洋杜鹃等花卉五彩缤纷,惹人喜爱。那些年,父亲每天都活得很充实。

  后来因为城市规划调整,破产多年且位于城市中心的机床厂,需要整体拆迁腾地。由于父母所住的宿舍产权归厂里,这次拆迁,他们只分得区区几万元补偿。关键是被父亲视为全部精神寄托的花房被铲平,就好像一下子剜去了他的心头肉一样,让父亲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拆迁那天,望着一片狼藉的玻璃渣子,父亲竟然老泪纵横,好几天不吃不喝……那一年,父亲正好进90。

  转折似乎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的。在青松的印像中,父亲身体素质很好,历次体检都证明他的内脏器官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他早睡早起爱活动的生活习惯也很好。为什么他会得老年痴呆?青松虽然没学过医,可他认为父亲致病,恐怕与他没有朋友、没有其他爱好以及失去精神寄托几个因素高度相关。青松发现,刚开始时他只是失去当前的记忆,而对年少时的事情念念不忘;慢慢的发展到不认识人(包括所有家人),乃至胡言乱语;而今又出现类似梦游的症状……青松多次带父亲去看专家门诊,也吃过不少药,病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最近一次给父亲洗澡时,父亲流着泪说,青松同志吔,共产党派你来照顾我这个老鬼,辛苦你了!青松同志吔,世上那有你这么好的人啰,你还帮我这个老家伙洗澡,我有愧呢,担不起呢,下辈子做牛做马我都记得你……目睹老得如此挣扎的父亲,听着父亲如此糊涂的自说自话,青松心疼得泪流满面……

  不知不觉间,太阳露出一张红扑扑的笑脸,路面积雪已全部化成了水。的士不一会儿就开到了审计局路口,青松吩咐小玉下车,回屋去拿父亲的背心和棉衣棉裤,顺便告诉一下母亲,父亲找到了,让她安安心心烤着火坐在屋里等待。

  青松则坐着的士,直抵驿园农贸超市门口才下车。

  5

  青松进了农贸超市,见里面的商贩和顾客大多穿着花花绿绿的羽绒服,仿佛又回到刚入冬时的模样,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及至肉类水产区,青松看见一位年纪偏大的摊主,正在为一中年妇女称猪肉。便走到他面前很有礼貌地问道:这位大哥,听说你们这里收留了一位走失的老人,您知道是哪个做的好事吗?摊主停下手头的活计,右手一指——往里走10米左边6号门面“方婆婆卤菜店”便是,人家等你多时了!口里却一个劲地喊:吴聋子!吴聋子!你家来贵客了!

  正在中厅里摆摊的菜贩,闻听此言,即刻爆发一阵轻松的哄笑。那有点耳背的吴老板在众人咋咋呼呼的叫喊中,跑出店外张望,不知发生何事。待他定了定神,却见青松大步流星地朝店子这边走来。

  青松曾听说过,方婆婆卤菜是江湖百年老字号,传了好几代了,吴老板应该是方婆婆家的后人。

  青松和吴老板打过招呼,跟着他来到里屋,一眼就看见父亲躺在床上睡得很沉。他走到床边,仔细端详,感觉只一晚未见,父亲似乎又老了几岁,胡子拉茬的,一副老态龙钟的样貌。此刻他还不打算叫醒父亲,至少要等到小玉送衣服过来。

  父亲安全,青松安心。他毫不迟疑地扑通一声跪在吴老板脚下。大哥救了我的老父亲,且受在下一拜!青松哽咽着说道。

  兄弟,别这样,你这礼性我受不起……吴老板双臂一使劲,就把青松夹起来了。

  青松仍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青松说,大哥,你可能不知道。小时候,我得过肺炎高烧不退,是我爸抱着我到处求医,费尽心血才把我给治好的;后来,我喜欢看电影,每逢厂里放露天场,又是我爸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一骑就是两小时;上大学时,还是我爸每个学期都去学校看我……我和爸爸的感情很深,爸爸就是我的天我的命啊……

  在农贸超市摆摊的,以近郊农民居多,古道热肠也是他们的天性。市场里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都会吸引他们的关注。如今听说那位老人的儿子过来了,大伙儿纷纷丢开自己的营生,围在卤菜店门前凑热闹。连市场经理李自力也不由自主地赶了过来。

  李自力穿过人墙,进入里屋,立时眼睛一亮。

  哎呀,这不是魏主席吗?李自力惊呼道。

  众人用疑惑的眼神望望李自力。李自力连忙补充说,这位大领导就是江湖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江湖市主委、市审计局常务副局长魏青松同志。

  经他一介绍,众人这才明白过来。

  真真想不到哇,只晓得魏主席是市里公认的低调务实的好领导,没想到还是个大孝子!李自力说这话,不完全是出于恭维。

  得知老人的儿子是市级领导,市场里炸开了锅。叫好的,叹服的,表示要向魏大领导学习,从今往后决心好生孝敬爹娘的……悠悠众口仿佛冒泡的一锅粥。

  就在这时,小玉带着公公的背心和棉衣棉裤赶到。众人皆知老人滞留多时,应该早一点回去体息,于是自动闪开一条道,让小玉顺利进到里屋。

  待小玉叫醒父亲、给他穿好衣服之后,青松忽然发现木讷的父亲情绪激动起来。父亲说,青松同志吔,我不该乱跑呀,我闯了祸,连累你们了。我这老家伙为何不死哟,早一点死了去,免得磨人几多好哟……

  青松抱着父亲失声痛哭,父亲最后这一句话不像是糊涂话,是近年来他所听到的唯一有清醒意识的表达。

  一旁围观的小贩,眼见这感人的一幕,立时缄默无言。早有几个女人背转身去,偷偷的抹起眼泪来。

  爸,我们回家吧。青松说完这话,便和小玉簇拥着老父亲往门外走。刚走了两步,似乎想起了什么,赶紧从口袋里掏出2000元钱,硬塞在吴老板的裤兜里。可吴老板坚辞不受。

  正争执不下时,李自力及时出面解围。李自力说,魏主席,这市场里的人都很善良,他们善待老人都是出于本心,而绝不是为了图什么回报。您拿钱反而有可能伤害他们。您看这样好不好,您出二三百元,我帮您买点水果,给大伙儿分食分食乐呵乐呵。既尽了您的一份心意,也好让各位为您的父亲健康长寿而祈福。

  李自力的方案无懈可击,众人皆表示赞同。青松出钱也爽快。

  事毕,大伙儿一直把青松夫妇和他们的父亲送至市场门口。

  青松回头挥了挥手,和小玉一左一右搀扶着老父亲走向洒满金色阳光的街道……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小小说 小说 暖春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丫头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08-23 20:09
    黄小琴
    非常暖心的文章,被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感动。世上还是好人多,孝敬老人的儿女多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篇小说

    查看更多中篇小说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