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上高中了。中考之前,她发誓一考完试就要把所有的学习资料都扔掉,现在反倒没了动静。房间就那么大,总得腾出一些空间放新书。只好我自己动手,动手之前还查了查“攻略”:上了高中初中的书还要留着吗?百度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要留尤其是理科,有的说不需要上高中几乎派不上用场。主意还得自己拿,除课本一律留下外,其他所有的学习辅导资料都处理掉。每份资料丢之前,我都要抖一抖,防止女儿有什么东西不小心夹在里面忘记了。果然,在物理复习资料里掉出一幅画。这是一幅手工制作的玩具砂画,拼得是冰墩墩的图案,还挺精致的。幸好发现了,没有扔,我庆幸着。于是,把砂画捧在手上走到女儿身边。
“这个还要留着吧?”我问道。
“没用了,扔了吧。”女儿瞥了一眼不屑一顾地说。
这情景,多么似曾相识,恍惚间回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到父亲家吃饭。饭后,父亲拿出一个盒子,慢慢找开盒子,轻轻取出一个优盘。他将优盘郑重地交到我手上,仿佛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是什么东西?你还需要吧?”父亲问道。接过一看,原来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式优盘,我记得优盘里面的数据已经导出来了。“优盘,没用了。”我轻描淡写地回答道。父亲“噢”了一声,有些失望似的。
时间像潮汐,早洗平了因着这个优盘而泛起的涟漪,我变得几乎无感。在无意中,我觉得自己已经慢慢冷酷起来了,不在乎与父亲的隔膜,中间隔着的是一条名叫时光的河。
每一次回想成长的岁月,父亲总是静静地站在记忆深处,他仁慈的目光抚过我每一寸的光阴。
前些年,我遭遇人生中最大的坎坷,不得已把女儿从南京送到外地的爷爷家。每个周五晚上乘长途汽车赶到父亲家,周日晚上再乘长途汽车返回南京。父亲担心我的安全,要我一回到家就发短信告诉他一声。当时,父亲还在使用老年机,他普通话也不标准,不会使用拼音发短信。每当我发短信报平安后,“滴”手机立即会响起,这是父亲回复的一条空短信。意思是他收到了,放心了。他回复短信的间隔时间从来没有超过一分钟,几乎都是以秒计数,我都能相像出他一直盯着手机等着我短信的样子。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一年多,这也成为我们父子两人之间的秘密。
三十多年前我刚到南京读书,写信给父亲描述大城市的繁华和先进,欣喜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同时也不忘炫耀取得的微薄成绩。父亲简短的回信只是说着家里的平安,即使是有一次骑自行车摔到沟里也没跟我提一句,问得最多的话就是我在学校里的钱够不够花。你对我的想念,你从不说,而我对你思念,我也从不说。就那样寥寥数语,绵延在千里的路上。
诚如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所言,中国人的人生意义是牵挂。一生之中,有多少人牵绊着我们的心。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虽来自同一颗心,却是不同的广阔。总是在黯然伤神的时刻,才觉得人生竟然那么快。然而,直到今天,我才忽然明白,自己始终走得太慢,追不上父亲渐老的脚步。
虽然优盘里没有数据,但是我还是把优盘保存了起来,就像保存砂画一样。有优盘在,有砂画在,若干年后,多少可以证明曾经有过不变的亲情。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改变,但父母亲对儿女的爱没有改变,他们全身心地关爱着我们。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替我们抵抗雨水和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