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柔和圣洁的明亮

作者:快乐一轻舟   发表于:
浏览:9次    字数:263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1334篇,  月稿:0
  木心先生的《琼美卡随想录·俳句》里,有这么一行话,“蜜蜂装玻璃读罗马史春日午后图书馆”。

  也许是天赐缘分,我就是在春日午后,走进了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又走进了二楼的“图书馆”。

  连接一楼和二楼的阶梯式图书馆,空间阔达,却又安恬静谧。每一阶梯,都可供前来瞻仰木心先生的人静坐阅读,或者,深思冥想,穿越时光,与木心先生进行心灵对话。

  图书馆的北面,全是玻璃墙,柔和的午后阳光,柔和地投射进来,让整个图书馆都氤氲着柔和圣洁的明亮。在柔和圣洁的明亮里,整个图书馆洋溢温煦静谧的气息。

  有一女子,看背影,应该是中年。在柔和的光线里,她捧着一本书,低着头,静静阅读。她阅读的背影,在我的眼里,端坐成一尊雕像。这尊雕像,凝固了一位读书人对木心先生的景仰,对书籍的虔诚。

  沿着台阶,走过她身边,我下到玻璃墙前,隔着清澈透明的玻璃,看美术馆的后院。

  毕竟是暮春,没有了灿烂的花朵,也就没有了蜜蜂的身影。但是,蓊蓊郁郁的香樟树,满地绿草,都明亮着江南水乡的青翠。

  木心先生曾经在《琼美卡随想录·俳句》里还写道:

  “我宠爱那种书卷气中透出来的草莽气,草莽气中透出来的书卷气也使我惊醉。”

  我脑子里,浮现出一张图片。这张图片,从2016年夏天读木心先生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开始,已经深深烙刻在我的脑子里。图片中的木心先生,西装革履,戴礼帽,走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温文尔雅,自带绅士风度。

  又浮现出刚才在一楼看的一段视频。视频里,木心先生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穿着白衬衫,满脸微笑,时而坐下来,时而走动着,在异国他乡,给一群弟子讲解世界文学史。木心先生的声音,浑厚而带有磁性,却又有江南水乡男人的柔和。

  这大概就是木心先生所说的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像柔和圣洁的明亮一样,弥漫整个图书馆,也笼罩那位女士的背影,更沐浴我的心灵。

  美术馆后院,生机盎然的香樟树和遍地绿草,汲天地雨露营养,顺四时气候变换,循着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恣肆生长。这应该就是“草莽气”最具象的象征。所以,木心先生所说的草莽气,应该是指这样的状态:遵从自然变化规律,自由自在生长。也许,这种状态会被有些人说成野性,野蛮生长。但是,野性本就是世间万物的天性啊,只有这样,任何一物,才能长成它本来应该长成的样子啊。

  满屋书卷气,与玻璃墙外的草莽气完美结合,融为一体。应该是木心先生的夙愿,大概也是木心图书馆的设计师对木心先生这句话深入解读之后,精心设计的与田园景色之美契合一体的建筑艺术之美吧?

  图书馆的整面东墙,装饰了上百格书架,每一格书架,都摆满了图书。据说,大部分是木心先生在世的时候阅读的古今中外文学珍籍。

  我在书架前轻轻移步。书架上的图书,都是旧书,有的,已经被翻阅得卷了页;有的,残破更甚。旧书之旧,是时光的湍流冲击所致,也是木心先生在陋室之内,一页页,专心阅读所致。这些旧书,见证着木心先生阅读的广博和深入。

  在众多书籍中,我找到了久闻其名的《文学回忆录》。厚厚的,上下卷,打开上卷,读了序言,读了第一讲的一部分。当时,就怦然心动:为梁文道所作“序言”的最后一句话所感动,为木心先生讲到文学的起源时风格独特的表述而惊喜。

  回到家里,网购了《文学回忆录》,还有一本《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

  打开满是油墨香的书本,重读梁文道的“序言”。“序言”的最后一段写道:“你看木心文学回忆录,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由自在,娓娓道出他的文学的回忆。”

  “平视”两个字,是以平等心态看待中外古今名声显赫的作家和评论家们,对他们理性看待,客观全面分析,既尊重他们的创作和文学见解,也不盲从,不以偏概全;也是以平等心态看待读者,尊重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平实形象简洁明快且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见解独到的文学解读,让读者在其乐融融中系统化地了解世界文学创作的脉络和发展。

  当然,他的平视,来源于他的个性化解读。这种解读,与他一生三次进监狱及多年在欧洲和美国流浪的阅历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他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还与他本身就是一个作家和诗人有关,与他还是画家并能谱写乐曲有关,更与他的文学理念有关,又加上他一贯追求“自由自在”,所以,正如他在《九月初九》中所言:“谁莳的花服谁,那人卜居的丘壑有那人的风神,犹如衣裳具备袭者的性情,旧的空鞋都有脚……”他莳弄的花,他卜居过的丘壑,他穿过的衣服,他脚踏过的鞋,自然异常鲜明强烈地带有他个人风格的痕迹。

  又重读第一讲——《希腊罗马神话》,讲到文学的起源,木心先生说道:

  “劳动是苦的,做爱是悄悄的,唯战争胜利是大规模的,开放的,故有声,声有歌,歌有诗。

  其次,对神的崇拜是初民的精神生活,开放是为祈求,求必出声,起先喃喃,后来高声,即祷词。

  不能否定劳动号子的作用,但那是实用的。”

  无疑,这段话里,木心先生最看重的是古代先民庆祝战争胜利的狂欢仪式和巫术宗教的祈祷活动,对鲁迅先生所说的“杭育杭育”的夯歌那样的劳动号子,既没有全盘否定,也毫不犹疑地判定其“实用”为主,这就是他对鲁迅先生“平视”的必然结果。

  这段话,正是木心先生所谓“俏皮话”的典型表述,不但幽默风趣,而且,具象,简洁,晓畅。听者闻之,自然清晰领悟。

  年届古稀,走进乌镇这一座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图书馆,给我带来的震撼力,前所未有。

  之所以震撼,就是惊叹于木心先生阅读的广泛和深入,惊叹于木心先生的卓有见识,正因为如此,才可能让当时已经在绘画、舞蹈、雕刻、史学、经济学各个领域很有名气的陈丹青等听讲人洗耳恭听,并认真做笔记,才得以让他八十五讲的文学史口头授课被整理成五十万字上下两卷一千一百多页的著作流传于世。

  过去,我自以为读书量还可以,进了木心图书馆,我才知道自己的鄙陋和浅薄,跟木心先生相比,我的阅读量,岂敢望其项背?如果说,木心先生是在书海里乘风波浪的大船,我只是在书池里浮游的一片树叶。

  正因为此,我更加景仰木心先生。

  临走出图书馆,又回头看北面的玻璃墙,依然投射着柔和圣洁的光芒,整个图书馆,依然弥漫着柔和圣洁的明亮。东墙上,书架上的所有图书,书架之间,几十位世界文豪的肖像,都被笼罩在柔和圣洁的明亮里。我的心,愈加明亮着柔和圣洁。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