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水果,种类之多数不胜数,一生见过吃过的有限,无法穷尽。它们形态各异,颜色多彩,果肉奇妙,果味多样,果香扑鼻。对于爱吃水果的人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
从小到大,和很多人一样,我对各类水果很是钟情。红红绿绿、颜色各异,或长或圆、奇形怪状的水果,咬上一口,汁水四溢,充斥口腔,引爆味蕾,不由得分泌出更多的唾液,让人心情愉悦。独特的水果少见,吃过的一般都是普通水果,以酸甜味为主,过去不具备条件,吃过的水果品种不多。
岁月悠悠,在逐渐长大中,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发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品极大丰富,才有机会品尝到以前从未吃过的诸多水果新品。有关水果的那些小故事,小经历,小情节,小片段,小回忆,想来挺值得回味。
十岁之前在农村的旧家住,自家院子里栽种有枣树和桃树,这是家中唯一存在的两种果树。就在院中的石磨旁,长着一棵细高的枣树,是当初新家建好以后爸妈共同栽下。从那起,小树苗和我们几个孩子一同成长。当我有记忆时,枣树和石磨就一直在那里互相做伴,枣树已经长高,那场景似乎颇具北方农村特色。
我家枣树的皮是灰褐色的,长有几个分枝,叶片青翠,呈卵状长圆形,边缘还有细锯齿。每年春夏之交开花后,后续进入果期,枣子便会慢慢成形,由青变红。长圆形的枣子,只要形状初具,枣尚发青,就已经吸引着几个孩子的眼球。盼呀盼呀,有些急不可待,等不及它完全变红熟透,刚有点泛红之时就开始打枣,先尝为快。
枣子被敲打落下满院乱滚,我们开心的追逐着,笑闹着,蹲着埋头拣枣。似乎都等不及,该先拿去洗一洗再吃,虽然我们从没打过药,枣上面总归有些灰尘的吧。拿起一颗枣,在衣服上随便蹭一蹭,就迫不及待的塞进嘴里,咯嘣一声,咬一大口便已露出尖尖的枣核。脆生生的口感,清香脆甜,果肉在舌尖之上缠绕,嚼来嚼去,虽不至于囫囵吞枣,但吃得很急。鲜甜的枣子,带给我们不少儿时的欢乐。
园子里还有一棵桃树,斜对着我家院门,从大门进来的左侧位置,一进门就能看见它。这棵桃树却不是谁有意栽下,而是它自发自生,估计那个地方,刚好丢下过一枚桃核,久而久之,雨水滋润,阳光普照,条件合适,促使它发芽生长。它生命力顽强,发力成长,终于有一天,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自古以来,就有桃树能辟邪之说,它站立的位置正好为我们守家护院,避邪驱邪。
这棵倔强的桃树,因无人照管,修枝,又缺乏营养,个子并不高,早早的就分了叉。结得桃子也不多,但桃子形状好看,果尖凸出,缝合线略深,比较明显,两半对称,青中泛红。桃味浓重,酸中带甜,口感清脆,吃了还想吃,根本吃不够。不知道是不是早年受其影响,长大以后的我一直喜欢啃脆脆的硬桃,喜欢在嘴巴里有嚼劲的那种乐趣和感觉,不爱吃那些很软和的,不咋需要咀嚼的水蜜桃一类。
这是我记忆里的水果印记,也是儿时在旧家里的欢乐时光。水果与旧家的记忆是连在一起的。想起旧家,就想到了果树;想起水果,就想起了老家,彼此对应,铭刻于心,无法忘记。 二
关于水果,小时候无知的自己,其实还有一些糗事。
那时候,家在山上的小叔代表奶奶偶尔会来我家看望我们。他总会带来一篮子水果、干果,那都是奶奶自己家的杏、山楂、柿子、核桃之类。这些果子零嘴,自然是带给我们几个孩子解馋的。
有一次,我吃山楂和杏,可能是吃了太多,或是因空腹吃的不合适。那时候也不懂,人活得粗糙,总之就伤了脾胃,人很难受,想吐又吐不出来。从那以后,我的肠胃似乎就不是很好,只要吃东西不合适就很不舒服,还常会拉肚子。说起来有点没出息,不过似乎又情有可原,毕竟儿时的我们,平时没啥好吃的,亲戚拿点东西来就馋得不行。
就连妈妈平时去赶集买回来的西红柿,都被我们当成水果。是的,那就是我们的水果,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容易满足,开心的不得了。当时那些西红柿,真的很有滋味,胜过现在不少水果。现在某些西红柿或者水果没滋没味,不酸不甜不好吃,而好吃的高端水果,则价钱不菲。很怀念过去那些熟悉的老味道,总是爱回味,到底是人的口味变了,还是水果的基因变了?也许都有。现在好多事都求快、求多,科技狠活,手段干预。不像过去,凡事遵循自然规律,总需要一定的慢时光,自自然然,慢慢生长,慢慢成熟。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求快、求多,能有什么好结果。
由此还联想到木心那首《从前慢》的诗,其中写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不仅是水果,还有好多别的什么,总之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自然而然,慢慢成长。包括人生,心平气和,静下心来,而不浮躁。
还有一次,远在成都的亲戚带回来几个橙子。橘黄色的外皮,圆圆的形状,散发着一股独特好闻的气息,很醒神。小小的我觉得好奇,之前从未见过这种水果,更没吃过,不懂得怎么吃,以为像苹果一样啃就行,张口就咬。谁知一口下去,嘴巴里满是涩涩的味道,一股刺激的气味被激发出来,味道很熏人。赶紧吐了出来,这是什么果子呀这么难吃,随即丢在一边再不问津。
年幼无知的自己哪里知道,橙子需要剥掉外皮,要吃里面的果肉才行。那是南方水果,当时在北方没见过,实际上味道很好,酸中带甜。那时候别说橙子,就连橘子罐头我都还没吃过,只吃过山楂罐头。我奶奶在泰山的山上老家,山楂树漫山遍野,山楂果倒是很常见。
小时候在山上的奶奶家,记得还吃过一种特别的枣。是用新鲜的大枣,泡在酒里酿制而成,叫做醉枣。它既有枣的甜蜜,又有酒的醇香,吃起来香甜软糯,特别好吃,记忆尤其深刻,至今忘不了。
如今的我其实并不会喝酒,也不喜欢喝酒,我觉得酒闻起来香喝起来辣,始终喝不了酒。可这醉枣小时候很爱吃,连回忆起来似乎都能闻见,有股浓郁的酒香在鼻腔里缠绕。不能喝酒,一喝就脸红心跳头疼难受,许是后来的我,身体对某些东西不耐受也未可知。不过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过去太穷,物质不丰富,没吃过啥好东西,饭都没吃好,更别说零食水果。
过去的水果,或者记忆里的美食,因为时代的不同才显得不一样,小时候吃啥都觉得好吃,物质匮乏只是一方面,心境不同也是一方面。心情愉悦,和亲人开心的在一起,哪怕吃糠咽菜都觉得是一种幸福,虽然贫穷,精神上却是快乐的。 三
年幼时没吃过村庄以外的水果,甚至不知道还有很多种水果。
我们那些孩子却发现有些庄稼,比如正在成长中的玉米秸秆,可以作为水果的替代品。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甘蔗,没见过没吃过,吃法一样纯属巧合。嚼着玉米秸秆,像吃甘蔗一样,一截一截的嚼出微甜的汁水。地里的玉米秸秆那么多,我们不知道吃过多少。时常还会不小心,手掌、嘴巴会被秸秆划破,满脸也脏兮兮,个个啃成小花猫,依然觉得好开心。
村庄西头,有一条大水沟旁长了许多棵桑树,有的树枝伸到了河中间,几乎触到流水。树上结满了黑紫桑椹,密密麻麻,诱惑着嘴馋的我们,为了这些果子甘愿冒险爬树采摘。当那些酸甜可口的桑椹吃到嘴里时,完全忘记了所有的冒险和付出,感觉一切都值得。满嘴乌紫,满脸汗水,满口甜蜜,满心欢喜,都在记忆里留存。
儿时的好伙伴小凤家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柿树,一到挂果时期,满树红火,像一个个点亮的小灯笼。那一颗颗惹人垂涎的红柿,只要望上一眼,唾液就在口腔里溢满,自然而然的联想起那股甜甜蜜蜜的味道,忍不住直吞口水。等如愿以偿吃到嘴时,幸福感爆棚,柿子极其甜蜜,从嘴巴直甜到心里去。
村里大队有个集体所属的苹果园,一大片的果树,高高低低,郁郁葱葱。每逢苹果熟了,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就会被采摘下来统一进行分配,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筐。难忘那些兴高采烈的场景,像是过节,欢天喜地。丰收之后的喜悦,采摘时候的热闹,大人孩子的笑声,红艳味甜的苹果……
所有这些,一幕一幕都被放大,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都浮现在眼前,让我好像回到了过去一般。心中立即有种莫名想哭的触动,抑制不住鼻子发酸,泪流。
多么美好的过往,即便是在那贫困的年代,其实也会有一些简简单单的纯粹快乐,幸福美好。那时候的我们,要求并不高,只有最简单的愿望,哪怕只是吃上一个水果就很满足,非常开心。
想流泪,大概是很怀念那回不去的家乡和过去的旧时光,在我心里一直很重很重。曾经快乐的童年,温馨的家园,亲近的故人,美好的场景,幸福的时刻,甜蜜的味道……无不让今天的我万般留恋,念念不忘。
所有那些吃过的枣子、杏子、山楂、桃子、苹果、桑椹、柿子,咀嚼过的玉米秸秆,就是我小时候最初关于水果的认知记忆,根深蒂固。它们的颜色如此惊艳,它们的味道如此甜蜜,味蕾是有记忆的,都被深深地留在舌尖上,永远都无法忘怀的味道。
那是家乡的味道,乡愁的味道。 四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长大以后又见识了不少新的水果。
九十年代,二十几岁时调成都工作不久,就被单位派去深圳,学习那里的改革开放经验,在深圳呆了一些日子。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我们系统的一帮女人,先绕道飞去了海南岛,然后围着整个海岛环游了一圈。
平生第一次见识到热带海岛风情,除了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和大海,还有随处可见的椰子树,是当地的特色,让我大开眼界。高高的椰子树上,挂着一颗颗重重的椰子,像我们上学时体育课上掷得铅球,看着都沉。有点替古人担忧,走在树下时,万一它落下被砸中可咋办。
在海南吃了不少椰子,准确的说当水饮,喝了不少椰汁。椰汁清甜,又好像略带一丝丝咸味似的,像海水的味道,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甜蜜好喝,咋喝起来有点不习惯,不过后来也就适应了。椰肉还挺好吃,白白嫩嫩,竟吃出花生一般香喷喷的感觉。椰肉经过再加工后,味道更香甜可口,我很喜欢吃。
在深圳,年轻尚少见识的我又见到了一种未知的水果。黑黑紫紫的外皮,圆鼓鼓的并不小,看着还挺诱人。一打听,当地人说叫“布朗李”,其实就是李子。我见过吃过几种成都的李子,一种青皮,一种黄皮,还有一种红紫皮。一部分脆甜,一部分柔软,口感不同。这个布朗李,比普通的李子大许多,果酸味浓,口味酸甜,果肉软糯。第一眼见到它便被它的外形吸引,后来回成都时,也买了一些带走。
谁知,当时不仅我孤陋寡闻不认识它,就连在成都果品公司工作的亲戚,都一时拿不准它叫什么。可见那个年代,内地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城市,从水果上就存在着差别。再扩展到经济等其他诸多方面,许多的新鲜事物,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当初我们去学习深圳的改革开放经验,就是在追赶,学习他们敢为人先的超前意识,从别人取得的成功经验中取经,解放封闭僵化的思想。
青春往事,记忆里与水果有关,青涩之余,也有开始趋向成熟的丝丝甜蜜。 五
后来的我在成都生活多年,最初也有一种水果,以前我在北方时,没见过没吃过,那就是枇杷。在成都枇杷却很普遍,一到四五月份,大量的枇杷果上市,黄橙橙、长圆形的枇杷,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引人垂涎。
枇杷果营养丰富,既可以作为水果来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止渴、润肺、止咳。白居易曾有诗:“淮山侧判楚江阳,五月枇杷正满林”,描写了当时枇杷被广泛种植的景象。枇杷寓意高,被视作高贵、吉祥、繁荣的美好象征。
记得那年五月间,正是枇杷果成熟之时,跟几个朋友开车自驾,去成都龙泉驿附近的枇杷园里休闲放松。在那里可以直接从枇杷树上采摘果子,现吃现摘的感觉很好玩,好像又回到了广阔农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枇杷树不高,叶子宽大,挂满了黄果,为了保护果子,每个枇杷果上面,都被套着一个袋子。
在枇杷树下喝茶、垂钓、打牌、吃饭,逍遥自在。想吃水果了,随手一抬,就摘下一颗饱满的枇杷果。剥去一层外皮,露出微黄的果肉,酸甜可口,柔软多汁,吃的很过瘾,一颗接着一颗,停不下来。连吃带拿,临走再带上一大袋回家,能吃许久。
与之类似的经历还有,曾经某朋友的朋友,在邛崃那边承包了一个红提果园,邀请我们去。我们那一帮人,去人家那里玩了一天,他们招待我们中午吃当地特色菜,下午打麻将喝茶,晚上吃火锅。下午喝茶时,已经吃了不少红提,类似葡萄,味道以甜为主。临走时,再给我们每个人,一人一大袋红提,连吃带拿带回家。
平日里,有各种水果可吃。作为南方地区,天府之国的都市,这里不缺水果,反正各种水果,这里都有卖。值得一提的是,颇有地方特色的柑橘类较多。比如耙耙柑,又名春见,外皮好剥,味甜。丑柑,又名不知火,样子丑陋,果味酸甜,很好吃。爱媛果冻橙,果肉质嫩,一咬一包水,味道微酸,以纯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