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延续不断的家脉

作者:春深似海   发表于:
浏览:13次    字数:212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1334篇,  月稿:0
  “陈氏,周赐之姓,武王伐而封之。”这是《史记》关于陈姓来源的记载。关于我家的来历,是打小起从父亲经常给我讲的故事中,隐隐约约知道的。

  相传清朝乾隆时期,我的先辈是江南一带的名门望族,被朝廷官封江南巡抚之职。那时,家里子孙繁荣,九代同居,百犬同槽,鸣锣吃饭,敲梆喂狗。时逢乾隆派遣钦差大臣巡视江南,听说江南陈氏家族的繁荣和睦后,亲自去拜访,亲眼目睹到陈氏家族的繁荣和睦景象,感慨万千。回朝后,将此事奏禀乾隆。乾隆闻奏,决定亲游江南,暗访陈家。当乾隆暗自来到陈家时,看见陈家大门上挂有一匾,上书“天下第一家”,于是想进去看个究竟。发现陈家正如钦差大臣所言,长幼有序,敬老护幼。他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百个包子一起扔给陈家喂养的一百条狗,可是每条狗只吃一个,只有一条狗多咬了一个,原因是有一条狗年迈体弱,不能出食,此狗咬一个给老狗后回来再吃。乾隆回朝后,心中耿耿于怀,如此繁荣和睦,连狗都有次序,将来必然成为大清的心腹大患。于是设计陷害,找借口出兵征剿。由于先辈们抗衡不过官兵,被官兵追散,各逃四方。家族中一部分逃到贵州省一个偏僻的地方避难。我家就是到贵州避难的成员之一。清朝末期,朝廷昏庸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我的天祖父又带着家人从贵州迁徙到了四川。到四川后,先居小盐井,后至中柴沟,直到1958年全国成立“人民公社”,才搬迁到盐井河蔡家坪村。父亲告诉我们,我们家虽迭经坎坷,几度迁徙,但仍能够屡挫屡奋,生生不息,主要是因为我们家世世代代传承着忠厚仁慈,安分守己,和睦邻里,勤俭立生,自强不息的优良家风。

  我的祖父是本本分分的农民,读书不多,但却能识文断字。一生忠厚淳朴,积善成德,四十多岁就开始吃斋念佛。我的父亲是家里的长子,幼时读过几年的私塾,相当于现在的高小文化,但是父亲在私塾里学习特别勤奋,习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父亲也是个忠厚老实之人,解放初期,文化人特别少,由于父亲读过私塾,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加上他的耿直,他的诚恳,他的耐劳,盐源刚解放不久就被推荐到当时的盐海公社工作,生前从事过会计、财粮、秘书等工作,担任过管委会主任、副乡长等职,但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秘书这项工作。父亲做事认真负责,热心热肠,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算得上是当地有名的老秘书了。

  记得在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父亲从一口很老式的箱子里,拿出我祖父留给他的纸张已经发黄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亲手递给我,叫我有空的时候读。我从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名著了,由于这些书都是文言文,古式排版的繁体字,当时读起来有些吃力,似懂非懂,但是名著中的孙悟空、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诸葛亮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读书便成为我生活中或不可缺的习惯。

  从我进学堂那天开始,父亲就特别注重我的书写,父亲经常对我说,学写字其实就是学做人,教育我要工工整整写好中国字,堂堂正正做有正能量的人。我上小学时,父亲就买回毛笔和墨汁,买回毛笔楷书字帖让我临习。我读小学的时代字帖很不好买,父亲好不容易才买到一本由现代人书写的《国际歌》歌词的楷书字帖。等到我上了初中,那时候书店里已经有欧、颜、柳、赵中学生楷书字帖了,于是,父亲便又从书店里买回中学生字帖,叫我临习。但是,初中时代为了考上中专学校,那时的试卷题量特别大,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把考题做完、做正确,平时做题时只能草草书写,以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我始终没有把字写好。

  1987年我考入中等师范学校后,父亲把他珍藏已久的汉隶《曹全碑》墨迹册页字帖交到我手里,告诉我:“你现在是一个小文化人了,字是一个文化人的门面,你的字写得太差,到学校后好好临习一下,把字练好。”由于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读师范校开始,便养成了一有空就提笔临帖的习惯。

  回想父亲供我读书的历程是非常艰辛的,父母一共养育了我们六姊妹,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要维持一大家子人的日常开销,还要心强气盛地排除一切困难供子女读书,让子女成为有文化的人,在当时是极不容易的。在父母的培养下,虽然我的第一学历并不高,但我是我们这个家族中第一个有学历的人,是我们生产队第二个考上中专学校的。

  中华民族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民族,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文脉。一个家庭如果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就会在自己的家脉上有了一缕美好的传承,这也许就是从小父亲就让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原因。

  后来我成家立业,有了女儿,出于对父亲传承中华文脉意识的高度认同,打小我就教她熟读唐诗宋词和诸子百家经典著作,教她写字。女儿从小习文勤奋,唐诗、宋词皆能熟读成诵。长大后考上了大学,弥补了我没有真正接受过大学教育遗憾。女儿的学历比我高,博览群书,文化底蕴比我深,在大学读书的四年时间里,创作出了集古典诗词、现代诗、散文和小说于一体的15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让我倍感欣慰。

  我经常告诉女儿,我们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忠厚仁慈,安分守己,和睦邻里,勤俭立生的家风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魂,你爷爷对中华文脉的重视则是我们家的脉,这两件安身立命的传家之宝,我们要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