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

浅谈《老子》大道自然

作者:羽佳一鸣   发表于:
浏览:74次    字数:7097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关于《老子》原作者李耳或老聃的出身及成书年代,自古以来争议不断,传记、野史、传说、神话可以说各有千秋,由于缺乏真实凭据,这里就不再人云亦云了。无论成书于函谷关还是大散关,那段删减版本众多却大意雷同的五千余字,终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和爱好者尊崇的经典,被各界推演出养生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军事、历史、宗教、玄学、医学、天体学、自然学等大量学术理论。本人既不赞同也不抗拒任何一个学派,毕竟《老子》文章本身就具有博大精深的意义,而我们伟大的中国文字换角度思考就会有变通余地,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只是借个俗语,从道的本性自然原则讲,仁和智的运用都是背道而驰),对事物欣赏的角度和欣赏者原有的理解力、思想、文化底蕴等不同也会让作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释义。本人学识浅薄、影响力微不足道,所作的理解仅供爱好者探讨,如果无意中冲撞了那位专家的高见,万望海涵。

  道,了解《老子》以前,我们习惯上把它理解为道路、途径、线条、种类、规矩、方法、说话、道教等多个释义。当然,还有人把它理解为别的替意字,这个我并不反对,毕竟“道”字本身只是一个符号,《老子》文中也说勉强用“道”表示。原文中“有物混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抟而不得”“玄之又玄”,勉强把那个无形、无相、无声、无色,又玄妙深奥的事物变换规律叫做“道”,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规矩、规则、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包涵着阳(天)和阴(地)二种气,阴阳二气调和才有了包括人在内的生命,人为万物命名,连接原句的首尾就是“道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万物都有阴柔和阳刚相对相辅相成的性质,靠阴阳二气的调和而发展。通俗点说就是:万事万物由道而生,按道成长,这个“道”就是万事万物由其本性自然而然的从开始到结束,没有外力干涉的发展过程。或许也是因为这个道理,自然科学界把“道”看作推动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阴阳无极学说则根据道的从无到有演化,浑然一体的宇宙空间是无极(即无限),再把无极具体化为太极(有限体),太极生成阴阳两仪,阴阳和合生成生命,继而有万物,而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则是把道的规律更具体化。中医运用的“阴阳二气调血经脉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主脏腑盛衰”与《老子》中的“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理基本上一致,也正是因为两者相近,后来很多人道医兼修,传承并发扬了深邃奥妙的道文华和中医学。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用,本人赞成把道理解为事物顺应本性自然而然发展的规律,而不必为“道可道非常道”钻入无限循环的争执,大道至简或许也是这意思。

  德,在象形文字的释义是“行得正看得直”,后来演化为高尚的行为(外在操守)和心性(内在品质),还有与“得”通假;从文学作品中引申的释义也有很多,本人认为已经加入人为色彩,仍然保持不赞同不抗拒的态度。先哲们喜欢把道和德分开讲,说道是“无”德是“有”,道是德的“本体”,德是道的“表现”;“道德经”的名字大概也是因此而来。原文把德作为道在具体事物中体现的性质,也是事物本源具有的性质,因为道(自然而然)的作用才体现出来。也有把佛、道、儒放在一起讲,说圣人的心意是相通的,甚至把仁义礼智信与《老子》中的“德”画等号。在这里咱仍旧不争不辩,只把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部分根据前人注释直译出来:人性本源的好品质(德行、德性)不表现出来,实际上拥有这个好的品质(上等德性);为了表明没有背离“道”而表现出来的德行,这种行为已经脱离本性的德行、德性,守着形式上的好品质(下等德行),实际上已经没有人性本源的德行、德性;人性本源的好品质是顺应道的自然规则作为,不刻意作为,形式上的好品质是没有违背道的自然规则的有心(刻意)作为;按照人性本源的仁慈、良心、爱心去作为而不刻意表现的是上等的仁,不具备人性本源的仁慈、良心、爱心去作为表现出来的公正、合理是上等的义,用教化引导出的形式化礼仪、礼节(上等的礼)作为还不能做出回应,只能强行扶持着(硬性帮助);所以说背离道的自然原则就会追求形式上的好品质,形式上的好品质守不住才会凸显仁慈、良心、爱心,仁慈、良心、爱心守不住才会标榜公正、合理,公正、合理也表现不出来才会用礼仪、礼节粉饰;礼仪、礼节是(人与人之间)忠诚、信任不足的表现,是灾祸、混乱的开始。这里有一点小小的说明,本人认为《老子》的说法没有针对任何人批评指责,而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论述道德沦丧、社会混乱是背离“道”的原则;再一个文中没有相对于“上仁”“上义”“上礼”的言辞,有可能是不屑提及或流传的过程中遗失;把部分原文和释义拿出来也不是断章取义,只是提供参考方便读者有自己的理解。

  原文中反复强调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由运行,“天道无亲”充分说明道对任何人和事物都保持不偏不倚、不迎不拒的态度,只要顺应这个规律行事就能感受道的“利而不害”。然而,人们的行为远远偏离这个自然规律。大道荒废了,显得推崇圣贤、提倡仁义的重要;因为利益关系广泛运用智慧和机巧,伪善和欺诈也随之盛行;家庭不和亲情出现危机,才显得孝悌慈爱的重要;国家混乱管理者昏庸,才显得忠臣的重要。这正是偏离道的原因,所以《老子》形象地用婴儿描述出人性本源具有的好品质(上德):淳朴自然、精气纯正充足、阴阳平和柔顺、无知无欲、清静无为,多次提出返归婴儿的状态;又把水至善(无私奉献,滋养万物生长)、至柔(能圆能方能散能聚)、谦下(谦虚、处弱,不在乎地位身份)、不争(没有功利心)、包容(泥、沙、石、污垢来者不拒)、清静(默默无闻越静越清)、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等特性形象地阐述出来,明确告诉我们学习水的特性就是接近道。只要我们愿意学习水无私奉献、没有功利心、方圆适度、谦虚处弱、包容、默默无闻、顺势而为的特性,纵然不能复归婴儿般好品质,还是有希望做个“勤而行之”的“上士”。

  当然了,人们自然本性的好品质遗失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从人类开始尚贤,划分善、恶、美、丑、是、非、功、过,就在渐渐偏离道,技术和器具的不断更新,加剧人们对物质、感官享受的追求力度,利欲逐步代替人性本源的淳朴,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混乱。老子显然是看透了其中缘由和难度,所以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点明事物发展总是从小到大、积少成多、由近至远有序进行,鼓励我们从基础做起。重视这点还有一层含义——不好的事情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的,如果不注意根源上的细节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大的祸害。从基础做起最好是从思想的源头心做起,“致虚极,守静笃”到达心灵的虚空极点、恪守心底宁静,既是境界也是方向;就是让我们排除心里追求物质、感官享受的杂念,保持宁静平和的状态。然后“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复其根”,反复观察万物各自回归它们的根源,也是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这个规律作为就是逐步接近道。这个道理容易理解,实施起来也容易,但真正愿意去理解的人却不多,因为人们被利欲迷惑太久陷得太深,所以老子感慨:“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或许这也是他之所以出关的原因。然而,这个道理终究流传下来,几千年来被各个领域奉为经典。

  前文说欣赏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释义,这里着重说本人从中理解的修身与治世。从小往大说,纵然是十万万的国家也是由单个个体组成,每个人的思想行为都会影响家庭、亲友、周边甚至国家。个人修为首先要“贵生”,要了解从生到死是自然规律之一,更要了解生命的可贵。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意思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经历整个过程寿终正寝的(《黄帝内经》把古人的正常寿命定义在过百岁)占十分之三,早早夭折的(疾病天灾造成早死)占十分之三,起初好好的因为行为过分死的(利欲造成的身体衰败、战争、犯罪、自残等,也说违背自然法则得不到好死)占十分之三;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求生之厚”,是贪图奢侈生活,后文“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人民不重视生命因为上面人贪图奢侈生活;可见欲望过重确实是个导致不重视生命的大问题。“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并不是说犀牛老虎会挑人、刀枪有眼睛,而是善于生存的人不轻易涉险,不会为了利益捕杀猛兽、加入战争,是对“富贵险中求”理论的批判。“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贵?得与亡孰病?”,名誉与生命谁更可亲?生命与财物谁更可贵?得与失谁更有害?这几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怎么回答,可当我们面对利欲诱惑的时候还能这样反问自己?我们要记住事物有两面性,要记住“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道理,对事物过分喜欢(痴迷)必定有很大的浪费(财物、时间、生命),过分的贮藏必定受到重大损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以知道满足不会受屈辱,知道停止不会受伤害,生命可以长久;这个知足和知止就是关键,关于知足常乐和适可而止的话我们也听过不少,可什么程度该满足?什么程度该停止?“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感觉吃粗茶淡饭很香甜、穿朴素衣服很漂亮、住简陋的房屋很安逸、按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很好,简单说就是没有差别心,不刻意追求物质和感官的享受。

  欲望减少了,我们再回头看道,“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指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对立相辅相成的性质,两者的调和作用非常大。“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了解事物的刚强、明亮、荣耀等阳性面和柔弱、昏暗、卑下等阴性面,继而守住事物的柔弱面,就能成为谦下归流的溪、执中表率的式、节敛含藏的谷,这样才能归复于道的质朴无极状态。而了解事物的两面性就要反复仔细的观察事物发展过程,认识并允许事物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不能凭个人喜好倾向某一方面。比如我们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玩手机不看路,不喜欢是可以肯定的,但也无需抱怨,我们要理解他们可能是身体有病、心里有急事顾不上、看重要内容等因素造成的失当,除了善意提醒,更多的还是要包容。就像我们看到散发香味的花朵、散发臭味的野蒿、鲜亮的果子、杂乱的草,抱怨起不了作用。何况这世界很大,比这些行为更恶劣更奇葩的多不胜举,还是保持平常心好了,不仅能全面欣赏事物的色彩斑斓,更有利于把自然界平衡发展的道理融会贯通。

  当心沉静下来,行为自然会逐步的与心协调。我们再看《老子》的三宝:“慈”是来自母性的伟大力量,是全心全意滋养子女(也指万事万物)使其更好的发展,是无私奉献精神;“俭”是对有形事物(吃穿用度)的节省和对无形事物(精、气、神,诚信)的敛藏,是实现满足和奉献的先决条件;“不敢为天下先”可以说是谦下不争,实际上当你拥有了物质、精神方面的积累又有奉献精神,就会默默无闻的帮助他人,只是不贪功、不炫耀罢了。有必要说明一下,这里的奉献和帮助他人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类似扶老太太过马路还想要谢谢那种肯定不是,明面上捐款捐物暗地里巧取豪夺更不行;关键在于心底“无私”和“顺应自然”,比如看见小树折断用绳子木板加固好走就行,没必要挂牌子标注谁谁谁什么时间如何做的,更无需比较其他的人为破坏、高调修复、标榜功名。在我们透彻了解自然发展规律的同时,会不自觉的顺应这个规律。知道阴阳二气的调和作用了,就不难明白身体精、气、神与它们的关系,有经验的人按阴阳对立互补以及随四季温差转换的规律修养生息,把大自然赋予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与身体和四季的关系调节的相得益彰。比如春夏早睡早起多做户外活动来养阳,秋冬早睡晚起少做户外活动来养阴;根据动植物适应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的原理春天养肝、夏天清心、秋天润肺、冬天护肾;用时令蔬果、五谷、蛋禽、汤、粥调节体内过剩的六气。简单说就是了解我们的自身状况与自然变化规律,进而调节情志、作息、饮食以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如果透彻了解了道的自然发展规律,思想方面做到恬淡静虚、清心寡欲、包容无私;行为方面也能奉献、谦下、不争、不辩、不持、不逞强、不妄为,减少对物质与感官享受的追求;作息饮食再按阴阳对立相辅相成、五行相生相克、四时应季生长收藏等理论适度调和;就是在顺应道的自然规律,能不能与道合一、返璞归真咱不敢说,要说达到身心健康、乐享天年应该不难。

  看原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大量的“圣人”,从字义上可以说是圣明、高尚的人;先贤们分别理解为统治者和以道行事的人,本人更趋向于文字的原义德行高尚的人,像前文理解“致虚极,守静笃”既是境界也是方向一样;文中还有“天子”“侯王”“王公”,这些更像管理层,而德行高尚的人既可能以管理层身份出现,也可能是避世闲人;真正德行高尚的人往往不在乎“圣人”这个称谓,个别自称“圣人”的,只怕赢得的鄙视比尊重多。老子或许就是看透人们这点名利心才倡导大家积极表现,至于每个人到哪个地步大彻大悟又或是执迷不返,真要见仁见智了。要达到“圣人”的高度不容易,简单说圣人治世是“无为,则无不治”,也就是顺应自然而作为、不妄加作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拿烹煮小鱼比喻治国,过度的干预会把鱼搅碎;“以道莅天下”是了解道的自然规律并作为准则,“神”“鬼”才会“两不相伤”。要想上下的德行和谐,还要做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不推崇贤能功名使人民不争、不重视财物使人民不起盗心、不炫耀诱发欲念的事物使人民安稳。可是凭什么让人民听你的?这就需要一定的声望、权力、财富支配力做基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进而引导人民少思寡欲、增强体魄。这样以来,有一定财富积累和号召力的“天子”“侯王”“王公”就成了倡导为“圣人”的主要目标,关键这类人通常都有强烈的名利心,他们成事的几率高有利于区域良性发展,受益民众也更多。纵观历史成大事的有几个市井小民?无论后来怎么沦落灭亡,起初总是喊着为人民谋福祉,所以说口号没问题实践太少。这也正是《老子》倡导“圣人”的原因,缺乏真正的治世良才,呼吁真正的无为之治。

  其实,治世与修身所需要的品质和操行差不多,只是管理者实施起来难度更大些。就拿清心寡欲、减少物质和感官享受来说吧,一个享受惯的人就比很少享受的人抵抗诱惑的能力差,就像劝有钱人放弃财产比劝没钱人放弃财产困难一样。再拿知足来说吧,大多数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有不知足作动力,知足往往意味着停止追求;奉献精神就是要停止自己的追求进而满足大众的需求,理解对是从自私到无私的升华,转不过弯的就会搞形式、阳奉阴违。所以说作为管理者,更需要透彻了解道的自然法则,《老子》反反复复阐述阳与阴、强与弱的对立互转关系,多次强调雌、柔的力量,就是希望管理者善于洞察事物的两面性和多面性,以此保持平衡。掌握事物“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对立双方抱合为一的规律,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要谦虚,不要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自然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成功治世?“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们有复杂的器具不需要使用,珍惜生命(安居乐业)不愿往远迁徙,有船和车用不上、盔甲和兵器没有地方存放,满足于粗茶淡饭、朴素的衣服、简陋的房屋、传统风俗。有人说这个“小国寡民”是假想国、乌托邦,本人认为它既是境界也是方向,国大小、民多少都不是重点,器具、舟车、甲兵也不是具体的形和量;重点是人们没有差别心,没有对物质和感官享受的欲求,才能完全融入无忧无虑的淳朴境界。可怎么消除人们的差别心?怎么抑制人们对物质和感官的欲求?按道修身的人是不用说,可那些对道有怀疑和听到道哈哈大笑的人怎么办?“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里边断绝抛弃机巧和利益能使盗贼改性,自然能让普通人收敛物欲;断绝抛弃仁和义(形式上的)能归复人性本源的孝和慈,管理者要彰显“天地不仁”的大仁不仁,顺应自然“守中”不过多干涉、不标榜公正;断绝抛弃圣贤和智慧让人们获利这点也不难理解,难在大多数“天子”“侯王”“王公”是靠做“圣人”为动力,如果连这点从自私到无私的精神追求都没有了,不等于给气球撒气吗?这或许也是自古到今达不到淳朴境界的原因。

  说的这里,想必有人会说:看吧,前后矛盾了,你怎么自圆其说?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性质,只有认清对立点才能准确找到相辅相成的面。换个角度讲,正是因为做不到抛弃圣贤的名谓,才达不到淳朴境界,一旦达到淳朴境界自然就不在乎圣贤的名谓,对立和相成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而《老子》文章中的蕴含的道理也远不止这些,所以有人从中理解出养生、社会学、哲学、政治、军事、历史、宗教、玄学、医学、天体学、自然等相通又截然不同的理论;甚至有人揣摩出升官之道、经营之道,本人仍保持不赞成也不抗拒的态度,只出于好奇的问一下:您是怎么把倡导少思寡欲、清静无为的文章理解成谋求名利的工具?又是怎么说服自己相信这是顺应道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思想,道的自然规律里肯定也包涵这点,所以无论修身还是治世都不能完全杜绝思想的运作,而《老子》提倡的少思寡欲、清静无为就是减少思想中的个人欲望,以纯正质朴的心去顺应道的自然规律行事,我们大可不必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规律里钻牛角尖。本人阅读《老子》最大的心德是了解自然,顺应自然,自然而然的对人对事。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自然 老子 浅谈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大学生活

查看更多大学生活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