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那年网站四月同题《人间四月天》——这不是第一次关于四月的同题,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年是2016年,距离现在还不到十年。我们常常用十年来形容一段较长的时间,是啊,人生多不过百年,最长者也只十个十年,这一生也就过去了。从这点来讲,十年,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可谓重大,可是相较一个时代来说,十年,似乎又微不足道。而在时代的洪流中,卷入其中的人们的确也不过如人间草木一般。四十载的变迁,对于有五六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来说,似乎更加微不足道。但是改革开放的四十载,因为与我们息息相关,对我们来说和过往的历史相比,自有它不同之处。闲话少说,还是说说《人间草木》吧。
读过此书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书中写了不少爱情。我要说的是,是的。一本写了四十年山村巨变的小说,书中主人公从童年到壮年,如果没有爱情,肯定就不正常了。爱情终归是美好的,不管结果如何,对于每个人来说,尽管是书中的人,有总胜于无。除却爱情本身,我在此想说的重点不是爱情,虽然爱情必不可少,在我看来却不是小说的全部。就像看过了《红楼梦》的读者,如果只看到了爱情,那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哪种意义上的爱情,不管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青春年少懵懂清纯的,还是成熟之后较为理性的,在此小说中,作者为之痛为之欢欣的那些背后的事,远远要超出表面上看出来的爱情。爱情可以看作是冰山一角,爱情也是故事情节推动的需要。从某种写作动因上来讲,爱情之于某些小说来说,可以看成一种幌子。
如果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家乡在记忆中浮现的时候,曾经青山绿水,草木繁盛,然而经过过度开发,使得青山变秃山,绿水变臭水,居于此间的人对于大自然只剩无尽的掠夺,一味使它不断失掉原本的鲜活,而又假装看不到,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而我们要思考的是如果大自然在人类手中变得千疮百孔之后,依附其上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换个不大恰当的说法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小说中出现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似乎可以看出些端倪。
一首诗是南宋翁卷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小说中多次描摹了这首诗所体现的意境,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乡村实况,动人的山村景色和农民四月间的忙碌,如诗中所写,历历在目。
童年的爱可以喂养人一生,童年的山水亦会影响人一生。不管再苦再累再悲伤的童年,成长在大自然的怀抱和亲朋好友的关爱之下,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和心灵也会是异常富足的。而作为童年之爱象征的女性孙茜恰似一剂中草药,她生于斯,养于斯,归于斯,而她的爱与美一样纯粹、包容、无欲无求,给人永远的无声的力量,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给养,可以成为补给心灵之泉的动力和支撑力。而作为草木的存在,她需要好山好水好环境,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她存在的必要前提。而我们的童年终将逝去,我们从童年的经历里可以寻到无穷无尽的力量,然而有一点也可以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那就是童年,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去。而随着我们的成长和成熟,童年的一切注定要与我们分离。而那个属于我们童年意义上的过去,也不可能如月光宝盒打开时光通道那般任由穿越或者从头再来。我们只有正视来所来去所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孙茜可以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却不可能伴随左右。我们所拥有的现在,虽然来自过去,但是现在和过去,终将告别。从这种层面上来讲,孙茜的离去是必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新生。当我们看到她的大爱得以在故土发扬广大,虽有无尽憾意,但总是觉得她所有的努力和牺牲绝对没有付诸东流,这点是足可欣慰的。她虽然病怏怏的,但并不妨碍她拥有超凡脱俗一样的美。如果可以如诗里所形容“绿遍山原白满川”,她的离去也大可以用这一句动人的场景来想象,如果故土的山山水水可以美好如初,并且焕发新颜,她若泉下有知,定会会心一笑。
再说另一个女主角顾鸿影,她的名字和意象来源自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鸿影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又何尝不是男主角的陆子规某个时期的心理历程的缩影呢。如果不单单从男女性别的角度来看,杜子规何尝不是也曾如斯人般孤独寂寞过。比如青少年时期求学不成到求学成了又无从施展抱负的那段历程。这段历程可以说是一种现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投射。作为全家的希望他却名落孙山,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被人误解恋爱误事儿,捕风捉影绝对胜过身正不怕影子歪,而且没有道理可讲,没有人愿意听你,就算事情清楚了也知道了实情,却也会因为影响不好偏偏冤枉好人,他的失落无处可诉无人可倾听,那时他无比落寞,胸中充满无人理解的苦闷;学有所成之后却又被乡里排斥,潜台词就是“你不就多读几天书,就开始在这里指手画脚?”书上那一套在现实的面前不堪一击,乡间的人情世故也不是几句便能说透,工作之后因为没有关系又始终不能一展才华,逼死好汉,这种事儿在现实里多不胜数。
读过书的人变成常人眼里纸上谈兵的家伙,光知道指手画脚的家伙,无人理解的苦闷谁个能排解?诚如书中所说,“我回县城不是为了她,而是在农村,有些东西我不太习惯。这不是我忘本,忘记了自己出身农村。是因为对农村太了解,所以有时候更失望。”陆子归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让他意识到发展经济的同时,真正做企业的少,冒领国家资源,破坏环境,向大自然索取的多。“怕的不是政策,而是乡民的思想。”他感到痛心的是“做的人心安理得,旁观的人也觉得理所当然”,他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现状,更不能改变乡民思想,但他更不想同流合污,他不想随波逐流。
爱情显然也不能解救他。虽然那场爱情很美,动人的回想起来就如“绿树白花的篱前,轻易地挥手道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也不是空中楼阁,放到现实中,归结到婚姻,就不得不考虑到经济和双方的家庭等问题。古今中外,能跳出这些框框的婚姻应该屈指可数。“其实有时候,我们愿意用一生去爱一个人”,但是落实到现实,彼此的差距,感情也许只是一个人的苦闷,但是如果涉及到婚姻,可能随时会演变成一家子的苦闷。这方面的状况书中也有描述,陆子归面临的现状是青螺镇上上班时,拿的钱少,和旁人对比,尤其是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对比,父母很不开心;从青螺镇上到县城上班,拿钱同样少,开销变得更大了,而且相比镇上还不自由;而从县城到北京城,第一次住旅馆就来了一个下马威……这是一条多难走的路,他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所以饱受了人情冷暖之后,他深深感到“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根基不牢”“门当户对不是俗气而是现实”……他和孤鸿影的渐行渐远似乎成了必然。顾鸿影最后的凄楚结局也说明苦有志向而罔顾现实只会误人又伤己。顾鸿影的结果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结果,令人唏嘘,令人叹惋。
如果一个人陷入空有抱负而与人渐行渐远,必定也是一种误区。清高永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孤寂地走着这条路也必是凄凄惨惨戚戚。所幸的是写幽人孤鸿影的苏轼并没有陷入这种孤苦不可自拔,而书中的陆子规也没有一条道走到黑。从思想历程的发展变化也能看出他和顾鸿影不是一路人。
拨开层层迷雾之后,陆子归究竟走的哪条路呢?书中有了交待,就是脚踏实地做实业、办实事,虽然做这些一开始会起效甚微,但他总算找到一条可以施行的道路,同时也找到了这条道路上可以实施事业的合伙人。这下又算回到翁卷的诗“子规声里雨如烟”。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除了感情,要顾及的还有很多很多,而脚踏实地地做实事永远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尽管难尽管曲折尽管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算回应了那句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乡间的生活绝对不是田园诗歌一样宁静美好和风景如画,它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做闲人,忙完一事又一事,才是我们可以抓得住眼前把握住未来的不二法宝。看到陆子归做这些的时候,想着这样一步一步的前进,是不是就距离那个曾经的梦“绿遍山原白满川”,越来越近了呢。所以我说,书中的爱情不全然是爱情,却也因为爱情而成全了人间草木。